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5-05-29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5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信息技术赵建华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邱敏双     所属单位:普宁英才华侨中学     提交时间:2015-05-29    浏览数:0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摘要: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后,人类的学习方式也在要求着新的变化。自主学习,终身学生对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让学生愿学、乐学,调动并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增加学习的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到自己角色的转变,教师要在这过程起到引导,辅导,顾问,合作和提供帮助的作用。自主学习可让学生在自发,自觉,自律中轻松的学习。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要从多方面考虑出发,既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智力因素问题,也要考虑到非智力因素问题以及客观环境条件等等。

 

关键字:自主学习,信息技术,教学

 

当今社会进入信息网络时代,随着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获取的手段更为宽广,更为快捷,也更为多样化。过去计算机只能处理逻辑,数学运算,而如今计算机发展到多媒体阶段,又增加到文字处理,声音处理,图像,影视,三维动画等等。1995年,全世界电子百科的销量在历史上第一次超过用纸张印刷的百科全书。1

一、 信息时代要求学习观念的变革

互联网把全球通过信息高速公路有机的联合在一起,形成人类“智慧”的联网。每天我们的生活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要在这样变化激烈,发展迅猛的社会环境下生存,就必须要学习一定的学习能力,就要懂得不断去学习,从学习中懂得人生的智慧,掌握知识及各种生活技能。

 

二、 自主学习对学生发展的深刻影响

 

1)为个人学习,获取信息提供了条件

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和其它电子媒介的出现,随着各种现代交通方式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2我们能通过网络手段很快地获得全球各地的任何消息。这就为我们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大环境,通过网络这个大平台,进行远程教育,网络上有很多的资源,一个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便能从网络中获取到很多宝贵的学习资料。

 

2)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一句老话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听到的终身学习的一种简单思想,有这样观念的人,必定有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我们在学校中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想让学生踏出校门之后仍能在生活中保持学习的态度就显得相当重要了。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就要考虑到一个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能够教给学生的知识也是毕竟有限的。如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那么将会是影响学生终身的一个好习惯。教育的成功不单单是单纯的知识、文化的传承,而应该是在这传承的基础下图发展、创新。

 

三、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 学生者本身

 = 1 \* GB3 学生已掌握的知识

高中生已经有一定的人生经验,有一定的知识,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他们从小学,初中所掌握的一些知识,为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包括对于一些问题开始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电脑知识,能够利用网络,查找一些资料等等。他们完全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根据具体的情况,在某些新兴的学科的教学上加以运用,例如信息技术,确实能收到一定的效果。自主学习的目标定位是: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在认知主义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型学习观,它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3

 = 2 \* GB3 学生的智力因素

培养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一些智力因素方面的能力,例如像注意力,记忆力,思维方式等等。(1)注意力:比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说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方面去,教师就要及时的发现问题,指导学生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以规范自己的行为,加强意志的锻炼,以提高学习的效率。(2)记忆力:我们记忆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会遗忘,所以如果对于所学的知识没有反复的复习加以巩固的话,很容易会学了新知识,忘了旧知识。这时一方面要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一方面要学生安排好适当的复习,以加强巩固。(3)思维方式;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大一样,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有思维的独立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学习,也可以更为的灵活一些。

 

 = 3 \* GB3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除了智力因素方面的能力要注意之外,当然也不能忽略了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能力,例如学习的态度,学习的自制力,学习动机,兴趣,性格等等,从多方面出发,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2)教师作为引导者

自主学习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情景设置法,个案分析法,实验法。4根据这些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好转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一个引导者,辅导者,顾问,合作和提供帮助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角色的转变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的角色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获取知识不只是单纯的依赖教师的讲授,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的目标,在确定学习目标的前提下,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例如:在讲授信息的加工的时候,直接跟学生讲授信息是如何加工的,可以加工成什么效果,学生的态度多半是听得很不耐烦的,也激发不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但是如果先呈现一个加工好的电子报刊作品,图表报告,或者多媒体作品给学生看的话。学生看到基本都会很有兴趣,很想知道这些作品是怎么制作得来的,也就是给他们创设了一个情景,引导他们想自己动手来制作的意愿,只要学生自己想学,问题也就变得简单一些了。这时教师就要好好引导学生来仔细的观察这些作品了,引导学生自己来制定学习的计划,选择自己学习的方法了。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所以一旦进入自主学习,一开始学生反而觉得迷茫,不知所措,因此这看似教师在其中的作用可有可无,但是对于教师的要求反而是更高了,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期要充分的考虑到各种情况,在学生没办法确定学习目标的时候,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例如:我们给他们提供好学习的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接受的能力进行自主的学习。并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素养,以方便他们为自主学习增加一些学习手段,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能一步步的适应自主学习的模式,慢慢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问题,老师再给与帮助。这也让一些学生在学习中获取了一定的成就感。

 

刚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由于学生还不适合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自律性并不是很好,偶尔会偏离学习的目标去做其他的东西,这就还需要教师加于参与,加入到他们学习的行列,在其中适度的监督,比如通过作业的检查,小组成果的展示等等,让学生学会在竞争中自主学习。并在必要的时候给与帮助。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有时可以发现,有些学生对于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呈现出一种“吃不饱”的现象,对于这类学生,可以适当的提供一些拓宽的资源供他们自主的学习或者引导他们自己去获得相关的学习资源。当学生慢慢适应这样的学生方式的时候,教师的参与也就可以慢慢的减少了,慢慢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上,而这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3)环境的支持

要让学生自主学习也要给学生提供一些支持,例如:我们上信息技术课,在计算机室,这也是为他们提供一个学习的环境,他们可以利用已学的知识,轻松的在网络中获取到信息,以扩展他们学习的范围。

 

四、 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自觉、快乐的学习

要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利用网络的资源来帮助我们学习,首先要先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不是一遇到问题就求助于别人,求助于网络。这样久而久之也会形成一种惰性的思维,遇到问题自己没通过思考就一味只是去求知道。要知道我们获取了信息之后,要让信息在脑里进行加工处理之后才会行成我们自己的东西,那样我们也才可以对问题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我们也才会通过自己认真的思考和观察之后,再借助网络的资源,来帮助我们的思考。从而培养自己的兴趣,激发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端正学习的动机。例如:在讲授信息的获取的时候,要明白信息获取的过程与方法,如果让学生自己上网搜索相关的资料,学习可以很快就从网络资源中,找出相关的知识,但是有部分学生的学习的动机不是很明确,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找到资料之后也不好好去消化,理解。虽然是完成了老师的任务,可是却没有自己好好的去理解,这种情况下对知识的理解还是一知半解的。而有通过思考,分析,整理之后的信息,才能够比较系统,清晰的被我们所接受,所记忆。

 

人从一生下来就开始在被动的接受教育,也可以说是在进行本能的学习。人本身就有一种求生的本能,求知的欲望,看一个小孩,他看到的东西,他很快就会去模仿,在这模仿的过程慢慢也就学会了,例如吃饭,穿衣,说话等等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其实这也可以算是是一种自发的自主学习。学习出自于自己的意愿,出自自己的兴趣去学,就会是快乐的学习,也是不费劲的学习。作为教师就要积极的去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加自觉,自律,快乐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尼葛庞蒂:《数字化生存》,第8页,海南出版社,1996

【2】       http://baike.baidu.com/view/49256.htm#sub49256

【3】       朱品:《自主学习论》,第3233页,北京;研究出版社,200612

【4】       朱品:《自主学习论》,第45页,北京;研究出版社,200612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