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5-05-29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5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音乐王怀坚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陈雏尔     所属单位:澄海实验高级中学     提交时间:2015-05-30    浏览数:1     

“茉莉花的芬芳”案例 背景介绍: 本节教材是实施新的课程改革后高一的一节音乐鉴赏课。选用这节课的原因是因为在我校全国示范性验收工作中学校选用我这节课作为推荐课,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当时的授课方式为启发式教学;教学策略是引导体验,启发思考,关注参与;所采用的上课方式是组讨论式。希望通过这节课同过去的课进行比较。考虑到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先对后面的创编活动进行思考。 教学设想: 1、案例概要: 本节课我的设想是沿着《茉莉花》的传播、发展这条线索展开讨论,让学生在熟悉《茉莉花》的同时思考我们民族音乐的传承。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从视、听、唱全面感受音乐的魅力。根据学生理论、技能基础比较薄弱的实际情况,设计恰当的问题进行讨论,启发学生的思维,达到较好的效果。 课 型:音乐鉴赏课 授课年级:高一级 选用《音乐鉴赏》(花城版)第四单元“音乐与社会” 第一节“音乐的传播与交融”——“茉莉花的芬芳” 教学目标:教材: 1、对南北《茉莉花》音乐特点和风格的分析对比,了解民歌在传播过程的特点和影响音乐风格形成的原因; 2、了解歌剧《图兰朵》对《茉莉花》在世界上传播的影响; 3、了解重大场合中演奏的《茉莉花》,明白《茉莉花》的影响和国际地位,并能对“茉莉花现象”作出评价; 4、以《茉莉花》作为素材进行音乐创编。 教学重点: 对不同风格《茉莉花》的对比和分析 教学准备: 1、音视频资料 2、电脑课件一份; 3、《茉莉花》歌谱一套 教学策略: 引导体验,启发思考,关注参与。 3 教学建议 采用集体讨论、小组讨论的形式,以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教师组织、引导的方式进行。 4 建议讨论的问题 (1)如何在音乐鉴赏课上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2)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如何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都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 (3)如何在学生探究活动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使每个人各有所获,都得到发展。 情境描述: 在课前的这一段时间,我播放了凯金斯的萨克斯曲《茉莉花》, 画面上不断出现各种品种的茉莉花多彩的身姿。上课铃一响,我大步走上讲台:“同学们,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语言,是人类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越是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就越具有世界交流的价值,像我们刚才听到的着一首优美的萨克斯曲《茉莉花》,就是一首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经典之作,由美国著名的萨克斯演奏家凯金斯根据我国江苏一首好听的民歌《茉莉花》改编并演奏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体味《茉莉花》迷人的芳香。” 芬芳的《茉莉花》 (播放“茉莉花”音频,背景图片:江南水乡、苏州评弹、茉花) “请用一个词来概括你对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印象”。我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概括起来大概就是委婉、柔美、动听、纯朴。我紧接又抛出第二个问题:“那为什么《茉莉花》显得如此的温润委婉?”同学们一开始不知道如何回答,我提示:“有这么一句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于是同学们也讨论开了:“江南水乡温暖的气候”;“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秀丽旖旎的风光”、“演唱用的语言”“人的气质”······在热烈的讨论气氛中,我总结:“同学们,环境、气候、方言、人文,正是人杰地灵的江南水土孕育出了似水柔情的《茉莉花》。在江苏,还有一首《茉莉花》,虽然版本不同,但温柔、纯洁、美好的感觉是相同的。老师给你们唱一遍”。唱完以后,我让同学们跟着我的提示从歌谱上分析这两首茉莉花的区别,一首节奏相对宽松,一首比较密集, 旋律骨干音、旋律的走向基本相同,而落音是完全一致。 紧接着我又说:“刚才我唱的这首《茉莉花》在1804年的时候 被英国第一位驻华使者约翰·贝罗收集在他的著作《中国游记》里,是第一首以出版物的形式流传到国外的中国民歌。《茉莉花》是在明代流行于扬州的“鲜花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全国各地流传的小调《茉莉花》有几十种唱法之多。看看,南方的《茉莉花》到了北方后,有了什么变化。如果讲到东北,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十分兴奋:“小沈阳!”“赵本山!!”“翠花,上酸菜!”“大家知道小沈阳是干什么的?”“二人转演员。”看大家说得高兴,我接着引入:“在东北有一种老百姓非常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东北二人转。在欣赏东北的《茉莉花》之前,我们先聆听东北二人转《小拜年》。”听完《小拜年》以后,我让学生再聆听东北的《茉莉花》。“什么感觉?”我问。“旋律很像。”有的学生回答。我再问:“还是江苏《茉莉花》那种委婉柔美的感觉吗?”“不是”“那怎么形容?”“比较豪爽,热情”。“为什么呢”?“东北人吃辣椒,江苏人不吃辣椒”。同学们笑。“讲的很有道理呀,生活习惯不同嘛。它加上了二人转的味道,这是为什么呢?”“与当地的文化相融合。”“讲得非常好,《茉莉花》传到了河北,就有着唐山皮影戏的戏曲味道了。” 于是我引导学生一起归纳:民歌在传播过程具有“稳定性”和“变异性”特点。影响民歌音乐风格因素:方言、地理(居住)环境、自然环境(气候)、生活生产方式、历史文化差异等。 《图兰朵》里的《茉莉花》 “了解了《茉莉花》在国内传播的情况,接下来我们来听听,外 国人唱《茉莉花》,又是什么样子的”。接着我有引入下一部分。 (欣赏歌剧《图兰朵》主题歌。(背景:《图兰朵》剧照) “在这里我们又听见了《茉莉花》。剧种人穿的是什么服装?”“中国古代服装。”“你们觉得是哪里人?”学生有的说中国人,有的讲外国人。 “这是歌剧大师普契尼的《图兰多》,是一个外国人讲的中国故事,关于歌剧《图兰多》的创作背景及故事情节,我们来看一段文字介绍,大家同时还要注意背景音乐。”我接着说。 (播放《图兰朵》的文字介绍,背景音乐《今夜无人入睡》。) 当高亢雄浑的男高音响起时,同学们都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 “刚才大家听到的是剧中一段经典的男高音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大家是否能在里面找到《茉莉花》的影子。”大家都说听不出来,我给他们哼唱了《今夜无人入睡》的主题部分:“还是有《茉莉花》的旋律在里面,但感觉完全不同,因为调式不一样,一个是大小调式,一个是五声调式。”紧接着我又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选择《茉莉花》为歌剧《图兰朵》的重要主题音乐?”有的说因为《茉莉花》好听,有的说因为外国人比较熟悉。我进一步给他们分析:“《图兰朵》选材于《天方夜谭》,是一个属于西方人的传奇故事,普契尼用了我国的民歌《茉莉花》作为音乐主题,加上剧中人都穿上中国元朝的服装,就让这个属于西方人的传奇故事有了中国的色彩。大半个世纪以来,歌剧《图兰朵》成为了世界歌剧舞台上演出场次最多的歌剧之一,而中国小调《茉莉花》也因此香飘四海。” 香气四溢的《茉莉花》 “近年来,《茉莉花》以多姿的形象和迷人的风采频频出现在中外许多重要的场合中,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 (欣赏张艺谋的希腊奥运8分钟宣传片段童声清唱部分)。 “再听听一段音乐” (北京奥运会颁奖音乐) “大家在什么场景听过这段音乐?” “有点熟悉。”“春节联欢晚会。” 我点击了一下,出现奥运会颁奖场景,同学们恍然大悟。 “随着《图兰朵》的成功演出,我们中国《茉莉花》的清香已渗透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因此在很多国际场合上,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茉莉花迷人的芬芳和多彩的身姿,请大家看一组图片。” (香港回归交接仪式、香港回归庆典、昆明世博会、澳门回归交接仪式。背景音乐:宋祖英的《茉莉花》。) 在大家欣赏完这组图片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这么多重要的场合选择演奏《茉莉花》?” 同学们的回答包括了美好、友好、纯洁、芬芳、普及等等。 “那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个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设想为某一个事件或场景设计一种新的《茉莉花》音乐表现形式。要请说出具体的事件和表现形式”。同学们展开热烈的讨论,因为课前有布置大家先去思考,因此没过多少时间,就 有三个小组的同学自告奋勇地要来给大家表演。 第一个小组由一位男同学代表,他设计在升旗礼的时候,由仪仗 队来吹奏《茉莉花》,速度要变成进行曲的速度,鼓乐队伴奏,会很有气势。他唱的时候,全班的同学都很自然地为他打起节奏。班里的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 第二组的同学比较有创意,他们的意思是每天早上早操前有一段 起床音乐,用长笛来演奏《茉莉花》,柔美、明媚的长笛音色加上《茉莉花》委婉的旋律会带给大家一天的好心情。他们组由三个女同学上来,一位吹长笛,另外两位拿着杯子和鉄盆给她伴奏,很有意思。最让我惊喜的是第三组的同学,他们的设计是用潮汕话演唱《莉花》。他们的理念是:我们的潮汕文化也很有特色,我们要去传承它。因此他们设计用潮汕话演唱《茉莉花》,看看跟我们的地方文化结合起来的《茉莉花》是什么样子的。一个女同学先领唱,然后全组的同学齐唱,而且他们很聪明地把歌词比较拗口的改动了一下,整体听起来非常顺,又带有我们潮汕音调的味道。 永远的《茉莉花》 三组同学表演完,我就这节课进行了归纳:“一首简单的小调,成了一个国家的形象代表。有这样一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茉莉花》深受中外人们的喜爱,因为其香、其韵、其神来自民间民族的土壤,这是它拥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茉莉花》就如同一位文化使者,传播着中国音乐文化;同时,它也是开放的、动态的,在传播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得到融合和发展。在我们的潮汕地区,也有丰富的地方音乐文化,如潮州大锣鼓,潮州音乐、潮剧、潮汕歌谣等等。我们要试着去深入了解,去感受它,去传承它,才能使我们的潮汕音乐永远焕发生命的光彩!” 教学反思、研究 1 反思与回顾 (1)如何让学生在讨论对音乐的感受时超越语文的层面,从音乐的本身去思考。 (2)学生的创造力是让人惊奇的,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努力去挖掘学生的创作才能。 (3)如何在讨论中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动起来,而不是一个旁观、旁听者,也是今后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2 课后记 这节课尽量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引导学生朝某个方向奔,而是是让学生自己探索、讨论,在自己探索、讨论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创编活动中学生的表现让我惊喜和感动,从而也改变了我对学生创造能力的认识。接下来我要进一步理解新课标的要求,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改进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模式。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