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者:李丽红     发布时间:2019-10-15 浏览数( 0) 【举报】

美国数学家皮利亚曾说:“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解决问题与数学教育密不可分。做为小学生,虽已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但只有把这些知识用到实际中,才能使知识内化,同时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呢?我的做法是:

一、从学生心理需要出发,把问题情境故事化。

由于学生好新、好奇、富于想象,对于生活中一些经常接触的事物,往往急于求知,根据这一特点,我们把数学的问题故事化,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引起猜想。如教学“远的周长”时,教师先给学生介绍了我国最近发射“神舟号”飞船试验成功的消息,当学生知道“飞船”进入轨道绕地球运转十四周后,按拟定区域返回地面时,赞叹不已。这时老师提问:“你们知道飞船运行的轨道时什么形状吗?这个轨道的长可以计算吗?”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议论纷纷,并根据自己的猜想,提出了各自的想法,“是一个近似的圆吧”,“如果是一个圆,它的周长该怎么算呢?……”老师话锋一转说:“这就是我们本节学习研究的内容。”这时学生带着种种疑问迅速进入了学习的“角色”,自觉参与探究新知的过程。

二、结合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寻求最佳途径解决问题。

数学的知识比较抽象、概括,学生的认知则比较形象、具体,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把数学知识生活化,结合一些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选择最有利的信息进行解决。例如解决问题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像“春游中怎样派车才合适。”或给出一些数据让学生预算应什么时候出发使学生感到解决问题不陌生,就像发生在身边的事,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具有多样性,但总有一种较科学的方法,所以在解决过程中要善于分析、比较、寻求最佳的方法。

三、通过生动活泼的活动课,培养学生生活实践的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使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在教学中常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例如在上“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小小烹调师”的教数学活动课。课前让学生到农贸市场调查各种食物价格。上课时,各组派代表汇报,教师按照学生的调查结果公布农贸市场今天物价表,然后发给每个小组50元,让小学生按照上表的价格进行购物,并且自己设计中餐的菜谱,规定必须安排三菜一汤。学生讨论设计完后汇报怎样安排,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可以从价钱、口味、营养等方面谈),再让学生根据上面的活动编一道数学问题。这样的活动能让学生明确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促使他们不断地去探索数学,并能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学会生活的能力。

四、借助现代媒体,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形成过程,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教育学媒体有利于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强化学生的感知和注意;有利于问题情景的再现,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这样学生就会保持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设计这样的电脑课件,把一个圆依次平均分成16份、32份、64份,展开分别成为163264个小扇形,然后依次拼成近似长方形.通过画面的变化、平移、组合,使学生感知圆面积与拼成(近似)长方形面积的关系,并从长方形的求面积方法中推导出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既帮助学生攻克学习的难点,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又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新知识的形成过程。

五、综合运用知识,拓宽思维空间。

教学中,我时常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去思考、分析问题、开拓思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个问题,能突破原有的解法,有新的想法,新设计,表现独特,就是创新意识的基本表现。在教学中,我尽量创设一些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求异的机会。如:

1、一题多解。就是对同一问题,由于思维的起点不同,分析的角度不同,会得到不同的解法。一题多解有利于纵横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开拓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独创性、深刻性等。解题后要注意比较讲评,讲出算理及哪种解法简便、较优、有独创性等。如教学“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后,学生在“做一做”的练习时,教师要求每位学生做出两种解法,做完后先在四人小组汇报并说一说解题思路,然后教师把各组解法进行反馈比较。如:“一种铜锡合金中铜与锡的重量比是5:7。现在有350千克铜,需要加多少千克锡才能制成这种合金?”有的根据比的知识,用按比例方法解答;有的用正比例方法解答;有的用归一法解答;也有的根据分数的意义或用方程等知识进行解答。

2、一题多变。可给出部分条件,再补充相应的条件和问题;或把问题与其中一个条件对换,再求结果;或把原题变换已知条件,再探求问题的结果,等等。这种训练,给学生提供思维空间,有利于沟通知识联系,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思维流畅性和变通性。如:_____________,运来的大米比面粉少_____________?”补充不同的条件和问题,编成几种不同的分数问题,并解答。

    总之,解决问题的教学,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创设各种有趣的教育活动,使学生产生“精神满足感”,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增强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