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业周期 : 2019-10-05 2019-10-29

所属计划: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结合实际教学工作经验,谈谈您对情景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要求:1.内容必须按照要求撰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及认识,提倡原创,字数要求为300字以上。
          2.请先在文档中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谢谢合作。

发布者:廖丽方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提交者:学员周淑琴    所属单位:五华县长布镇中心小学    提交时间: 2019-10-07 19:16:28    浏览数( 0 ) 【推荐】 【举报】

说到情境教学,国内教育学界首先想到的就是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李吉林老师首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了情境教学法。她将毕生的精力都花在了情境教学上,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时至今日,几十年过去,情境教学依然被广大学者呼吁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但却很少能够取得相应的成绩,这又是为什么呢?本文选取了几例情境教学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例,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情境教学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相关应用。  一、情境教学的定义  国际上认同最为广泛的情境教学的定义是由美国教育部职业和成人教育办公室以及国家学校工作办公室所资助的一个全国性的研究项目提出来的:“……它可以帮助教师将学科内容跟真实世界的情景结合起来,并促使学生在知识、知识的应用以及他们作为家庭成员、公民和工作者的生活之间建立联系……”该定义认为在情境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通过设置包含某寓意的情境,引导将本学科的理论内容转化为实践性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在课程中所学习的知识。  笔者认为,以上二者对于“情境教学”的定义的解释都较为片面,并没有涵盖“情境教学”对于学生情感与认知两方面的影响。因此,笔者根据以上两种解释,并结合“情境”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情景、境地”,对“情境教学”做出了如下的规定性定义: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一致或类似的情境,使学生运用相关经验(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激发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建构自身独特的认知方式和结构,将学生的情感与认知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二、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例探究  正如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郑国民先生指出:“语文学科之所以分离并独立,就是要承担起现代教育赋予它的特殊任务。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个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个工具除了书面语言之外,还包括越来越显得重要的口头语言。”因此,语文教学本来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文这个交际工具,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而小学语文作为我中华民族基础教育中的重头戏,更是一直被我国教育工作者所关注。情境教学被引入我国之后,逐渐成为我国语文教学发展的一大助力。由于情境教学的优越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愿意采用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此,笔者选取了一些典型的情境教学实例。  

(一)表演情境  表演是情境教学的一种独特手法。这里的表演是指按照某剧本中演出或者扮演角色。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使学生扮演课文中的某一角色,必要时,还可在不改变原文意义的情况下增添某些角色(当然,这一做法也可根据学生的要求进行)。而这一方法正是利用了儿童与生俱来的表现欲与探索欲。孩子们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当学生表演时,担当不同的角色,会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新奇感,而这种新奇感则会让他们努力去扮演好这个角色。这样一来,表演必然会取得我们所期待的结果,因而教师的奖励或者表扬会令学生获得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根据斯金纳的学习动机理论,教师由此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其主动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采用表演情景,当孩子们活灵活现地扮起故事中的角色时,教室里的气氛开始变得热烈。每一个学生都会成为热情的演员或观众,轻松跟随教师的引导进入教材所描写的故事情境之中。  某教师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时,就采用了情境表演的方法。《小稻秧脱险记》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三年级的学生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其稚气未脱,教师恰当地运用了学生活泼、好奇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教学:教师找几位同学分别扮演“小稻秧”“杂草”和“喷雾剂大夫”。另外,根据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又添加了一些其他的角色,如“杂草老大”“稻秧妈妈”等。然后扮演角色的同学一起到讲台上表演给大家看,可以适当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些角色都会说些什么,用怎样的语气来说等。这时,作为观众的同学难免会有些失落。教师在此时恰到好处地提醒台下的同学,看看谁表演得最像,谁又有不足的地方。“如果是你自己去表演,你会怎样来表现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于是,台上的同学倾力表演,台下的同学仔细观看。表演结束后,台下的小观众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这个语气生动,有的说那个动作不标准,还有的说某某的神态不到位。有一位同学的发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某某没有将杂草‘有气无力’的样子表现出来!”这么一说,教师就进行自然引导:“你来表演看看!”小同学立刻站起来,在用语言表现的同时,还用动作与神态将杂草有气无力的样子表现得活灵活现。全班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该教师通过情境表演的方式,让全班同学迅速融入到课文的角色中去,不仅使学生体会课文中每个角色的心情和心理感受,加强了学生对于课文意义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方法和学习效率,还培养了学生对于表演这一活动的兴趣和表演能力,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音乐情境  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它充满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每当我们过欢乐的节日时,总是能够听见喜庆的音乐;每当我们思念某人时,哀婉的音乐总是将这种思念无限扩大;每当爱国主义情怀充斥我们的心灵时,壮阔浑厚的音乐总是能够让人想起我国壮美辽阔的河山……音乐将我们的现实生活情感无限扩大。音乐的旋律和它的节奏相互交融,形成一种独特的语言。通过乐曲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使人获得的感受较之于其他的艺术形式更为生动、更为丰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音乐渲染情境,更容易使儿童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以及类似的联想和想象,使其身临其境,心驰而神往。  一位教师在进行写景散文《桂林山水》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漓江的美景,先出示课文的插图:“……我们坐上飞机,很快就到了桂林,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山光水色,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你们看──”在对课文进行讲解后,结合图画,并将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加入情境,激发学生对文中重难点的理解:“体会一下‘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是什么情景?”在音乐的情境中,结合了美丽的山水图片,再加上教师优美的声音,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桂林漓江山水之间,同时展示更多现实中的漓江美景。随着美妙的旋律,教师充当导游,有感情地范读课文。此时,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秀丽的漓江山水,荡漾在学生耳畔的是优美的音乐和入情入境的语言,孩子们又怎能不为漓江的迷人景色所陶醉呢?在这优美的情境中,学生的想象也悄然展开。在这样令人陶醉的气氛下,闭上眼睛,师生一起轻轻哼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孩子们在此柔美的情境中,完全沉浸在了漓江宁静之美的体验中。至此,“身临其境”的感觉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这一教师进行教学时选择运用音乐辅助,从而引发学生的感官体验。音乐、图画加上教师优美的语言描述,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获得感官上的刺激,音乐的旋律使学生产生“通感”的感觉,而教师的语言则支持了学生丰富多彩的想象,从而将学生带入美丽的漓江畔的情境中,不但使他们充分体验到了“静”的感觉,而且由此培养出学生对于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老师评语 通过

评语时间 :2019-10-07 20:15:52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