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谈谈在小学数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作业周期 : 2019-10-09 2019-10-30

所属计划:通识

作业要求:

作业要求:

1.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国际数学教育的共同目标,是当前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结合实际教学工作经验,谈谈在小学数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内容必须按照要求撰写且是自己的真实感受及认识,提倡原创,字数要求500字左右。



发布者:史龙涛

谈谈在小学数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提交者:学员钟友芳    所属单位:五华县华城镇中心小学    提交时间: 2019-10-11 15:09:53    浏览数( 0 ) 【推荐】 【举报】

谈谈在小学数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所属单位:五华县华城镇中心小学   

     浅谈在课堂中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数学教育的影响,它是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内化而成的。它包括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意识、解决问题能力、数学信息交流、创新意识等。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担负着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教育小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尤其是从小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是他们能否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关键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也就是说,当前我们要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实现数学教育的总体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大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和数学能力,把新课标理念转化成一个个具体的教学目标,逐一落实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A.A、生活情境,启蒙数感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测的印象,原因之一是数学教学脱离实际。可见,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学习离开了生活,将会寸步难行,而数感更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为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同学们还记得在幼儿园上活动课时的情景吗?大家一起去滑梯,去荡秋千,去骑木马……”学生们对幼儿生活的美好回忆渐渐被唤醒了,这时教师适时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个欢快、温馨的幼儿活动的画面: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数数这个幼儿园里的活动器械吗?于是,小学生们开始兴趣盎然地数数:1只滑梯,2个秋千,3只木马……从而经历了一个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了数的意义。可见,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基础,如果较好地利用和创设情境,体验和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学生不但较容易将知识与生活经验建构起来,获得丰富的表象和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而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的数感意识得以萌芽。



B、认真观察,建立数感
    数学是一种运用思维的学科,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学生认识事物的基础,观察是形成和发展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之一。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目标有序、认真、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可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发现数学问题;观察规律,发现数学问题; 比如在新课程各年级数的认识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联系实际先观察再说一说。如:观察一张纸多厚,再观察10张、30张、50张有多厚,然后拿出一叠(1000张)纸,让他们观察有多厚。又如在教学“0的认识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在哪些地方见过“0”。这方面,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说出诸如在体育比赛的比分上见过0”在温度表上见过0”电话上有0”我的直尺上有0”……学生直观体会“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在温度表上、方向图上表示分界点;在直尺上表示起点;在日历上表示日期;在电话、车牌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这些都是学生身边的事,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样,学生在观察中不但体会了数的含义,而且初步建立相应的数感。


C、实际问题,
     我们知道,数学源于生活,更要高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应从现实的、有趣的或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的素材出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发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了解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反过来解决原先的问题,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发展。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后,让学生解决全班43人去划船,每条船限坐6人,至少需要几条船?怎样乘船合理?的问题,学生通过思考、计算,不难得出需要8条船。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可以怎样乘船,学生的方案有6×7+16×6+4+36×5+4×2+56×3+5×5等。在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找到答案的方法并非只有一种,答案也并非只是一个,知道如何选择合理的方案。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知道了计算的意义和如何运用计算的结果,学会如何选择适当的算法解决问题,学会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升数感。


D、 活动平台,发展数感

    皮亚杰说,活动是儿童发展的杠杆。通过实践操作,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就在身边,感受到的趣味和作用,对数产生亲切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始终把儿童的活动作为主体发展的基础与载体,提供开阔的活动时空,让学生有合作交流、积极思考、操作等活动空间,使学生的数感真正得到发展。如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设计一个让儿童数100根小棒的游戏,看谁数得又快又好的活动。数的结果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逐一地数;分组数;1010根地数。数完后老师提出问题:通过今天的数数,你发现了什么?数感强的学生会说出:我发现1010根地数比较快一些,还不容易出错。此时,教师应紧紧抓住学生的这种对计数原则的感悟进行发掘整理,让学生讨论为什么1010根地数不容易出错?然后告诉学生,在数数的时候我们给满10根的数找一个位置,让数满10根的数都放在这个位置上,现在我们给这个位置取个名字——“十位。儿童从逐一地计数到分群计数是对数的认识的飞跃,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F、估算教学,优化
    估算本身是数感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反映人对实际情境中数和数量及其大小范围的理解和把握水平,同样在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因此,加强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算能力,提高计算准确率,优化、巩固学生的数感。首先,教师要善于抓住各种时机,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内容,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会一些基本的估算方法,并说明自己估计的合理性。在这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方法,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其次,应用估算。如计算7.98×5.1,先让学生估算,可以看作8×5;所以积一定在40左右,然后再笔算;如遇到工程问题筑路队要修一条公路,甲队独修要60天,乙队独修要40天,两队合修要多少天?可以要求学生很快地确定大概时间,再进行计算,以提高计算的准确率。这样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老师评语 通过

评语时间 :2019-10-12 09:07:33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