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核心素养 作业周期 : 2019-10-11 2019-10-30

所属计划: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国际数学教育的共同目标,是当前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次作业以《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核心素养》主题,请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要求:1、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如何渗透数学核心素养。

                    2、内容须按照要求撰写且是自己的真实感受及认识,提倡原创,字数要求500字左右。

发布者:邱锦辉

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核心素养

提交者:学员彭柳婷    所属单位:五华县第五小学    提交时间: 2019-10-14 10:11:26    浏览数( 0 ) 【举报】

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以培养人才作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和素质作为内容,以教育方式作为手段,将学生打造为一个可以适应时代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掌控数学学习的思维方法,这是一种技能、观念、品质等多方面的能力,可以让学生站在更高的位置去学习数学。尤其是在小学这一基础阶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下面结合本人平时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动手操作,激发兴趣,渗透核心素养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而数学知识本身又是枯燥、抽象的,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符合儿童自身的特点。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动手操作,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求知者面前,从而发现新知,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教师先让学生想:圆锥的体积会和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的体积有关?当学生说出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有关时,再让学生想它们的体积间会有怎样关系?猜想后分组实验来探究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关系,老师提供各组圆柱圆锥 A:等底不等高;B: 等高不等底;C: 不等底不等高;D:等底等高 让学生用圆锥装满沙土倒入圆柱中,几次可以装满,各组做实验,把每次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记录下来。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参与其中一组。集体交流实验现象及结果。这样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活动,同时发挥动手操作在学生主动建构中积极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在操作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积极实践,主动建构了知识,提升了学生的思维。

  二、合理猜想,培养创新意识,渗透核心素养

  对数学问题的猜想,实际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一种创新精神的体现。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猜想,创新地学习数学。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例如:《圆的周长》,在探究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的环节中,先引导学生提出猜想: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猜一猜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接着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滚动一周。并让学生指出哪个圆的直径最长?哪个直径最短?哪个圆的周长最长?哪个圆的周长最短?最后总结:圆的直径的长短,决定了圆周长的长短。又如:在教学“3的倍数特征”时,大部分学生受前面学习的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影响,会有个位是3的倍数的数的猜想。这时,教师出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验证。第1列中“73、86、193、199、163、419、763、176、599”中9个数的个位都是3的倍数,它们能否被3整除?通过验证,学生发现先前的猜想是错误的,于是就会产生疑惑,并有了探求新知的欲望。这时教师利用错误,引导学生观察第2列数“9、21、105、237、27、78、42、591、843、534”。第二列的数能否被3整除?再观察观察,你想到什么?接着指出:看来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不能只看个位,也与数的排列顺序无关,那么,究竟与什么有关,具有什么特征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又能重新作出如下猜想:(1)可能与各位数的乘积有关。(2)可能与各位数的差有关。(3)可能与各位数的和有关等等这些猜想,这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验证,将大错化小错,小错化了。

  三、訓练思维,培养探究能力,渗透核心素养

  数学探究能力是数学素养最核心的成份和最本质的特征,数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来完成的。例如教学《圆的面积》在提高巩固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甲、乙、丙三人在草地上各围了一块菜园(甲围的是一个边长为6.28m的正方形,乙围的是一个长6.56m、宽6m的长方形,丙围的是一个半径为4m的圆)。(1)它们各用了多少米长的篱笆?(2)谁围的面积大?谁围的面积小?(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要使用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该问题的精彩之处在于通过对面积和周长的对比,猜测、发现一条规律:同样的周长,围成圆形的面积最大。这样的练习题既有利于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又有利于能力的提升。这些练习题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较强的适应性,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得到不同的体验和收获。

  四、重视生活化,提升实践能力,渗透核心素养

  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数学学科、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和判断推理,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问题。因而,有目的地开展与生活实际联系的课外活动既深化所学的课内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能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在逼真的问题情境中展开自主探究的过程,充分展示学生的数学才华,促进学生的应用数学技能得以提高。比如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进行“步测、目测”的教学,让学生亲自走一走、量一量。

  总之,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老师评语 通过

评语时间 :2019-10-14 20:30:23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