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一师一课例 > 正文

作业标题:一师一课例提交要求 作业周期 : 2019-10-21 2019-12-30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作业要求:

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要求,以校为单位,通过教研组活动打造“一师一课例”。学员教师提交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课例的作品,包括教学设计、课堂实录,二者缺一不可。该项满分30分,作品提交得15分,被坊主批阅为“优秀”+15分、“良好”+10分,“合格”+5分,“不合格”不加分。

注意:

1.围绕自己的研修计划主题,在本学期所教授的课程中,选择一门课程,确定教学设计主题,完成教学设计。

2.按照工具模板来完成教学设计,模板请点击附件下载。

3.教学设计字数要求500字以上。

4.此教学设计完成后,实践于学校课堂教学,教学的过程,请同伴帮忙录制(借助手机、DV、摄像机均可)10—40分钟的视频,需是完整的教学片断。(无法录制视频的老师,提供相关的微课或者文字版的课堂实录)

5.提交的教学视频要求画面稳定、清晰,教师讲授声音清晰、响亮。

6.提交时,请在文本编辑框中编辑不少于100字的视频介绍或是在附件处上传提交视频配套的课件。

7.所有资源需在截止日期之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并会影响您的研修成绩。

8. 学员提交成果后,坊主要及时进行批阅,否则影响学员的成绩。

9.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且直接取消本次培训最终评优机会。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一师一课例提交要求

提交者:学员王少来    所属单位:康保县第三中学    提交时间: 2019-10-29 15:21:05    浏览数( 0 ) 【举报】

题目

《铁》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授课教师

王少来

工作单位

康保三中

教学目标

旨在通过教师创设情境,问题引导,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动手实验,互疑提升过程中逐步体会化学学习的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在课堂实施中践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理念

教学重难点

掌握铁的基本性质,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方法

讲解与试验相结合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多媒体

教学设计思路

①利用氧化还原理论学习认识铁盐、亚铁盐的性质及相互转化。

通过探究性学习掌握Fe2+Fe3+的检验方法,掌握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方法。并从中了解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升对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认知水平

通过阅读课文,了解铁的氧化物的性质。

体验合作与交流学习方式的价值与快乐。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板书设计

      

 

书设计:

一、铁的氧化物

二、铁的氢氧化物

1Fe(OH)3Fe(OH)2的制备

2Fe(OH)3Fe(OH)2的性质

三、铁盐和亚铁盐

1Fe3+的检验

2Fe3+Fe2+的转化

 

一师一课例模板:


附件

  •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课件1新版新人教版20190719450.ppt 下载 预览

老师评语

一师一课例

最新一师一课例

推荐一师一课例

热门一师一课例

热评一师一课例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