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数学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

  发布者:林翠萍    所属单位:八里湾镇内官营小学    发布时间:2019-12-18    浏览数( -) 【举报】

设计提问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就是提出的问题要体现两个“符合”:一要符合学科本身知识规律,二要符合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

儿童的思维活动多是从直观和表象开始,有关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他们记忆的特点是:由无意识记到随意识记,由机械识记到理解识记,由具体形象识记到抽象识记。教师熟悉这些特点,了解他们对有关旧知识的掌握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提问,为学生思维“点火”,“加油”,“导航”,“铺路”,以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发现。

具体地说,提问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具体性原则

因为儿童的思维活动大多始于一个实物、一幅图、一道题等具体事物,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造启动思维的具体情境。如教学“分数的认识”导入新课时的提问:

教师甲:我们都学过什么数?

教师乙:(先出示80.5两张卡片)80.5各是什么样的数?

甲的本意是让学生回答“整数和小数”,但学生对“数”还缺乏整体概念,头脑中无数单个的数,他不知答哪个合适。而乙的提问创造了具体的思维情境,学生就不至于答非所问。

二、明确性原则

即提问的意义要明确。问话应明白准确,题目不可过大,也不能用学生不懂的备课术语发问。如教师“真假带分数”时,出示提问。

教师甲:这些分数有什么特点?

教师乙:比较一下这些分数中分子和分母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特点,这样的分数和1比,大小怎样呢?

很显然,教师乙的提问明白准确,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比较和思维。

三、和谐性原则

即课堂提问要与学生思维特点相适应。学生思维的不同特点,对教师课堂提问有不同的要求。总的来说,课堂提问的和谐性原则,有以下几个具体要求:

  课堂提问要及时

及时提问,能适时创设有利的思维情境,使学生思维积极活跃,以便充分利用思维趋向性的驱动力作用,同时,由于学生思维程序特点,提问应与思维同步。问得过早,学生思维跟不上,破坏了学生思维的程序性;问得过晚,起不到提问的引发作用,失去了提问的必要性,不能充分发挥思维程序性的作用。

  课堂提问要引辨

学生为了解决问题,思维过程必然体现了反思维特点。教师应利用提问对学生的思维予以点拨或校正,使学生能顺利地通过反思,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既充分发挥提问的主导作用,又不破坏学生思维的主体作用。要特别注意对学生易混的概念,易生错觉的法则、逻辑关系或隐藏在学生头脑里的某些“潜在假设”提问,引导学生辨异求同,利用思维的反思性特点,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课堂提问要引探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学生思维的预见性特点,给教师提供了培养的前提和依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维实际,提问引导学生探究和挖掘思维过程中所得到的哪些可以继续拓深拓广的思维结果。即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习惯,又让学生享受到自我创造的愉悦,巩固和完善学生头脑里已有的认识结构,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之,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在课堂教学中,遵循上述基本原则,通过精心布疑巧妙设问,诱发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学习情绪高、注意力集中和思维活跃的状态,引导学生获取新知,引领他们一步步走向知识的海洋。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