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校本研修

  发布者:裴建忠    所属单位:范村乡第一初级中学    发布时间:2020-01-07    浏览数( -) 【举报】

1校本教研背景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过去单一的组内集体备课及讨论交流的教研方式已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呼唤新的教研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才能推动课改发展,为课改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教学教育管理阶层及学校老师新的课题。我区也积极研究、探索新的校本教研方式,因此以我校生物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主题校本教研,引领全区校本研修新方向。

    1.1基于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引领

    校本教研已成为各学校探索高效课堂的新课题新课改的核心是将课堂还给学生。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往往舍不得放手,似乎只有在课堂上能够把知识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教师才是好教师。笔者也有些茫然:课堂还给学生,到底如何还?整个课堂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不作引导?还是教师作引导后学生再自主学习。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所在的教研组设计了一组实验,由邾芬芬老师选择学生整体水平接近、实力相当的三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章节内容前测水平基本相似),由本校生物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召开会议,定主题,明确研究目标及课堂观察点。

    1.2基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化

    构建高效课堂,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众多一线教师研修课题之一。新课改也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我平台,特别是更加细化学生学习方法和规范了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活动就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转变应该由传道者、传递者转变为组织者、促进者、扶助者和激励者;课堂应该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高效课堂,是帮助教师摆脱传统权利依赖的最有效途径;学生自主性的高度发展是教师提高专业化素养的最大推动力。

    基于以上考虑,经过研讨,本组最终将主题定为“自主课堂不同策略的有效性探究”。本次教研活动历时两周,经过4次课前研讨,5次有生磨课,多次单独交流,围绕主题进行开课、研讨、培训。通过“教、研、培”一体化有效提高校本研修的效率与质量,让教师在活动中有所收获,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2校本教研活动过程描述

    本次主题校本教研活动以现行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九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为课题,以不同班级为实验对象,采取不同教学模式,试图解决问题。校本研修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为前期探究,选择合理的“自主课堂”模式。第二环节综合前两个实验班级的优缺点,再由邾老师开设“生态系统的组成”公开课,其余生物教师使用课堂观察量表记录相关数据。第三环节是本组教师的课后交流,得出结论。

    下面是本次活动详细内容。

    (1)分工:首先根据组内成员安排合适的老师分工进行各项活动。以本校教师为例,除上课说课的教师外,还安排教师担任教师活动观察员、学生活动观察员、来课堂观察和数据分析员(对前测后测相关数据、实验结果分析)。

    (2)前期探究:根据初二八个班的“生态系统的组成”知识点前测的结果,选择3个班作为实验对象。

    以前测的结果发现,3个实验班级的学生对生态系统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几乎是一致的。这就为教师提高了研究的可信度。另外,对于生态系统的概念、成分、成分之间的关系,学生掌握程度一致,均超过了50%,而学生对食物链已有知识相对较弱。

    实验班1:授课教师根据课前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确定“生态系统的组成”本节教学目标及重难点,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授课教师将每个知识点分析透彻,观察教师记录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兴趣浓厚程度、解决问题,从而掌握并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实验验班2:授课教师课前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以教师少讲或者不讲,学生自主学习模式进行教学。观察教师记录课堂中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并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3)公开课实践。

    数据分析教师回收量表,用柱状图对数据库进行分析。从数据来看不同的班级教师活动时间差异较大:在实验班级1上教师活动时间几乎填满了课堂;实验班2上教师时间极少,其中在成分之间的关系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中,教师活动时间为0,完全学生自学。组内教师对前两组实验对象的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前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围绕主题,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再次探究。选择确定实验班3作为公开课对象。

    实验班3:结合前面课堂的经验,将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为“教师引导、展示交流、训练提升、评价小结、检测反馈”等环节。课堂中再次观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4)课后研讨:

    环节1.课例介绍。由授课教师介绍自己的教学思路,分享教学心得。

    环节2.数据汇报。由各观察教师从不同的切入点,分析相关数据。两位观察教师根据量表对3个班的学生活动时间及方式、教师活动时间及方式进行汇报。然后由数据分析教师对相应数据进行分析。

    此环节对3个班的学生在“目标达成”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相关试题后测。后测结果帮助教师较为准确地了解教学效果,从而更好地指导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环节3.教研组长根据实验结果对本次教研活动总结。综合以上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教师完全的讲解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实验班级2、3的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较好,其中教师适当的点拨会有助于学生对生态系统成分的理解。对生态系统成分之间的关系的学习时,教师的引导显得很重要,后测题目中的这部分知识比较灵活。在实验班3上,教师给予了学生有关知识的拓展,而学生完全的自学和教师的完全讲授并不能帮助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这说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外知识链接也十分重要。食物链的后测题中,学生自学和教师完全讲授出现的情况相似,教师参与下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更加有效。

    3校本教研反思

    有关专家认为,所谓校本教研也就是教师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在自己的教室里发现了某个教学问题,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追踪或汲取他人的经验解决问题。本案例中的校本教研是以学校教研组为研修平台,以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课堂中的学生为研究主体,旨在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将学校校本教研落到实处。以下是活动过程中一些感悟。

    3.1于备课中落实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以教师为主要研究主体,以解决发生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主,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所进行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具有明显的校本性、人本性、科研性、依托性的特征。本次校本教研以一堂“自主课堂”为研究的主体,形成研修主题,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聚焦课堂。从确定研究主题到最后数据的得出,每个教师对每个自主课堂中出现的问题都探讨得非常深入,都感到很有收获。这样的教研活动模式给生物教研组带来了群策群力的机会,使教师们对“自主课堂”教学模式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3.2于交流中渗透校本教研

    本次教研活动中,全组教师积极寻找校本教研突破点,在交流中不断成长。全区生物教师就主题活动和此次公开课情况进行深度剖析,兄弟学校教师对本次活动以及公开课加以肯定,也提出了一些质疑,这些质疑让我校教师深受启发。

    3.3于实践中构建自主课堂

    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积极参与探究,积极踊跃发言,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另外,在课本上都有明显划的痕迹,并有详细的记录,这些充分说明学生在课后花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行了预习。这种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合作与探究,极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自主课堂”真正实现了“两个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

    课改之路,一路探索,本次校本研修生物组内每个教师都有了不小的收获,深刻地感受到校本研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校本研修过程中,每位成员群策群力,发挥集体智慧,寻找更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潜移默化中,教师们的专业文化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