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怎样在课堂中体现学校综合音乐课应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宋珍琦

  发布者:宋珍琦    所属单位:祥符区教师进修学校    发布时间:2020-01-27    浏览数( -) 【举报】

怎样在课堂中体现学校综合音乐课应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

 

              ●宋珍琦

 

1.如何体现当代中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几个方面?(比如:自主音乐需要;音乐实践能力;音乐情感体验;音乐文化理解。)

音乐课核心素养包括自主音乐需要、音乐实践能力、音乐情感体验和音乐文化理解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自主音乐需要呢?

自主音乐需要是学生自觉进行音乐学习和音乐活动的基本动力,也是学生自主发展素养在音乐学科的具体体现。发展学生自主音乐需要有情感、认知和意志等不同层次,其一是对音乐产生兴趣爱好,将参加学习音乐和音乐活动作为获得快乐生活,满足审美需求的一种途径;其二是在有实际体验的情况下,主动将音乐作为保持心理健康和谐的工具;其三是把学习音乐作为提高文化修养、促进自我发展与完善的自觉追求,将参加音乐活动作为一种文明生活的方式。对于经过十余年学校音乐教育的高中生来说,自主音乐需要主要表现在:

a.能积极参加各类音乐活动;

b.对音乐具有一定的兴趣爱好;

c.能经常用音乐给自己带来快乐情绪;

d.能主动选择合适的音乐活动调节情绪、平和心理;

e.参加音乐活动时具有较主动的审美意识。

所以,我们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音乐教师,都要注重对学生自主音乐需要的培养,是每一个学生都具备对音乐艺术的需求和兴趣。

 

其次,什么是音乐实践能力呢?

音乐实践能力是学生音乐素养的重点。普通高中学生应具备的音乐实践能力主要包括音乐表达与表现能力、音乐欣赏与审美能力、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音乐交流与合作能力,其中最核心的是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学生掌握音乐实践能力应以用为本,围绕学生在校时和毕业后经常进行的音乐活动,重点培养选择合适作品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感受和表现优秀作品的能力,即兴表演和创作的能力等。音乐能力的基础源于音乐实践经验,因此,学生应具有较丰富的歌唱和聆听经验积累,应熟悉经典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应熟悉各类常用的音乐活动形式。作为音乐实践活动的基本技能,学生应能够准确地歌唱若干首中外著名歌曲和公共活动常用歌曲,能识谱歌唱或演奏简单作品,能较好地融入集体歌唱或演奏等表演活动,以便在需要音乐的场合选用合适的形式与作品参与音乐活动。

所以,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应该培养每一个学生获得这种音乐实践能力,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第三,什么是音乐情感体验呢?

音乐情感体验是指学生在听、唱、奏、动等音乐活动中,通过直接体验(音乐感知觉直接产生的情绪体验)和间接体验(音乐表象及联想产生的情感体验),用音乐表达与抒发情感,或从音乐感悟与激发情感,这是音乐从音响形式转化为情感本质的关键过程。音乐情感体验能力是重要的音乐素养。高中生的音乐情感体验有三种主要实践形式:一是音乐实践中体验美感;二是用音乐作品抒情咏志;三是通过音乐活动怡情养性。培养学生音乐情感体验能力应侧重高中阶段音乐课的实际育人功能:学生在兴致所至时能选唱昂扬、欢乐、抒情的音乐作品抒发自己向上向善爱美的志向与感情;在心理失衡时能选听励志、和谐、优美的音乐作品调节情绪和修养性情;在参加集体音乐活动时能有意识地从优秀音乐作品中感悟美德、陶冶情操;能对日常生活中尤其是网络、演出和影视中的音乐作品作出正确的价值评判。

所以,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在鉴赏音乐的实践中去进行音乐情感体验,深入地去感悟音乐,陶冶性情。

 

第四,什么是音乐文化理解呢?

音乐文化理解是重要的社会人文素养。高中学生对音乐做必要的文化理解,有助于学生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认识音乐,也有助于学生从音乐发展的角度认识社会。音乐文化理解应包括认知音乐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特征;了解音乐与其他艺术的关系;理解音乐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考虑到学生高中毕业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的实际需要,学生对音乐的文化理解应以四方面为重点:

a.识别中国与世界音乐的主要种类与特征;

b.认知音乐的主要形式、艺术特征与文化价值;

c.了解音乐在舞蹈、戏剧、影视中的应用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d.知晓音乐发展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意义。

所以,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去不断地提高自己对不同音乐文化的理解,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总之,体现当代中学生的综合素养就必须从自主音乐需要、音乐实践能力、音乐情感体验和音乐文化理解几个方面入手,并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这是我们每一个音乐教师的使命。

 

2.如何体现音乐属于每一个人的教育理念?

据我了解,在中国音乐教育的最高教学与研究机构——中央音乐学院,十年来正不遗余力地创立和推广一种不同于以往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的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新体系的一个最主要的理念就是:“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

那么,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为什么要将音乐教育定位为大众化普通化的学校教育呢?这是因为近百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进步,全世界的教育都在经历着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也正在经历着一个从面向部分人的提高走向大众普及的过程。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教育已成为法定的面向所有适龄者的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必须适应这个变化。把自己确定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化素质型的音乐教育,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对音乐的教育期盼和人生需要。由于大众化学校音乐教育的定位目标,新体系的教育理念定位“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即:音乐教育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音乐的美好,并能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实现这个教育理念有两个层次:首先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体验音乐的情感,进而能体会到音乐的美好。只有体验,体会到了音乐的情感和美好,才能够理解音乐的本质。其次,要让学生学会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才说明他能够掌握音乐的本质。对于普通学校非专业学习音乐的学生而言,达到了这两个层次,就可以表明音乐已属于这个学生自己了。

因此,我们要转变以往的音乐教育旧观念,认真落实新体系的学校音乐教育新理念,在具体的音乐教育实践中充分体现音乐属于每一个人的教育理念,并做出成效来。

 

    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宅家学习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