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完成一篇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9-12-08 2019-12-23

所属计划:初中语文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根据部编教材人文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单元编写特点,写一篇教学设计。

要求:1.体现单元教学重点。

      2.教学设计中要用具体环节落实本单元的知识重点,在课堂上进行具有实效的人文素养培养。

发布者:胡珊珊

完成一篇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赵俊波    所属单位:东方市八所中学    提交时间: 2019-12-10 23:18:32    浏览数( 4 ) 【举报】

初一上册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植树的牧羊人》是人教版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提示中写道:拥有美好而人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本单元课文,从不同方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对人物美好品行的礼赞,有对人生经验的总结思考,有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彰显了理想的光辉和人格力量。

本单元在学习要求中提到,继续学习默读,在课本上勾画出关键语句,并在喜欢的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标注。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在课文“预习”中指出:默读课文,注意做些圈点勾画。可以圈出关键词语,画出重点语句,标出段落层次。在课后的“思考探究”里,编者又写道: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与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默读课文,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填写下表。因此,教材始终把“默读”作为训练的中心,因此把默读作为训练中心,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如何去有效默读,学习准确概括,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在前面已经接受了系列阅读方法的训练,但对于默读的认识还仅停留在表面,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深入的默读为重点,正如钱梦龙先生所言:“语文课,就是要认认真真教会学生读书。”

本文相对篇幅较长,面对全新的学生,如何在45分钟内以公开课的形式完成教学,本节课我采取抓关键词,设计主问题式教学方法,以“读”为抓手,以主问题、关键词贯穿课堂,尽可能扩大课堂容量。

【学习目标】

1.练习默读,圈点勾画关键词句,学会抓住关键词梳理文章内容,进行准确概括。

2.通过品读精彩句段,感知人物形象,感悟人物精神,领会人物行为的意义。

3.感悟人类的伟大力量、人性的美好,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

【重点难点】

重点:继续练习默读,抓关键词语,准确概括内容。

难点:使故事表达真实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法国高高的阿尔卑斯山,有一片茫茫的不毛之地。这里曾经有一些泉眼,可是早就干涸了,这里只留下了一些倒塌的房屋和几乎没有生命迹象的废墟。然而有一位老人却默默地在这里创造了奇迹。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植树的牧羊人”。

二、整体感知

1.积累知识

(1)积累重点词语

(hé)塌( tān )   (chuō)  劳(chóu)  山毛( jǔ )  

树(  huà )  薰衣草( xūn )  废墟(  xū  )   不(毛)之地  

刨( páo )根问底  沉默(寡)言

(2)积累重要词义

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

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

干涸:干枯,没有水。

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

刨根问底:追究底细。

2.初读文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

3.了解内容,理清思路。

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的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勾画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填写下表。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

初遇牧羊人



再见牧羊人



最后一次相见



4.分享与疑惑

(1)我的收获与分享

(2)我的疑惑

预设:标题,段落首尾,结构,人物的补叙,人物的精神……

三、探究赏析

(一)体会精彩句段,感知形象。

结合课文中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

示例(1)“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这一细节运用了动作描写,“戳、放、盖上”这几个动词以及“轻轻地、仔细”两个修饰语生动具体地写出了牧羊人对橡子的爱惜及种橡子时的认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人。

1.请从文本中再找出能体现牧羊人精神品质的正面描写的句段进行分析。

“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这一生活的细节,形象地写出了牧羊人干净利落,热爱生活,表现了牧羊人一丝不苟的生活习惯。

“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挑出、分开、数、拣”等动作细节描写,表现了牧羊人一丝不苟、认真仔细的态度,这也是他日后成功植树造林、改造环境的重要条件之一。

“三个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颗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从牧羊人叙述中可知,树苗的成活率很低,突出贡献了牧羊人非凡的毅力。“三年、一直、一个人”等词语强调了牧羊人是独自,体现了他顽强的毅力。

示例(2)“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这一精彩的语段写出了牧羊人的房子结实、不漏雨,房间的整洁,从侧面表现了牧羊人有恒心、有毅力、勤劳的特点。

2.还能从文本中找出对牧羊人进行侧面描写的句段吗?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高原的变化之大,从侧面烘托了牧羊人的“慷慨无私”的奉献精神。

“一路上,我碰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写出了现在村庄的生机与活力,从侧面烘托了牧羊人的慷慨无私、不图回报,也体现了牧羊人植树造福大众的巨大成就。

示例(3)“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运用了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手法,让我们认识到了一个具有顽强毅力、执著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的牧羊人,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牧羊人的敬佩与高度赞美之情。

直接评价人物形象:通过议论、抒情、记叙等表达方式用主观的情感倾向直接表明对人物的看法。

3.请从文本中找出作者直接对牧羊人进行评价的句段并做简要分析。

“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作者用“慷慨无私、不图回报、难得的好人”直接点明自己的看法,对牧羊人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充满了崇敬、赞美之情。

“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安静,忠厚,不张扬”表面上写狗,实则直接突出牧羊人的性格特点。

“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作者直接点明牧羊人的“自信、平和”的特点,同时运用了比喻修辞,把牧羊人比作神秘的泉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牧羊人在“我”绝望之时给“我”还来希望,同时也暗示他将让这个荒凉的地方变得滋润和丰饶。

“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作者通过议论,写出牧羊人凭借他的勤劳和毅力使这片荒地蔚然成林,表达了作者对牧羊人的崇敬、赞美之情。

(二)品味语言,明确效果。

1.遇上牧羊人之前,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荒原的毫无生机?

2.课文中多处对高原的环境进行了描写,请你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3.赏析下面的句子

(1)“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2)“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三)感悟精神,领会意义。

1.课文首尾两段是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前后呼应。谈谈你对牧羊人精神和植树行为的理解。

四、积累迁移

1.牧羊人的精神对现在的我们有什么启示?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

2.当我们带着对牧羊人深深的敬意走出课文时,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我们将以怎样的生活方式来经营自己的人生,才能创造“人生的奇迹”呢?请按照下面的句式仿写句子。

例句:我也要像牧羊人一样仔仔细细地生活,把简单的事做到精致,就可以创造奇迹。

我也要像牧羊人一样静静地生活,安静的人才有深远的内心,才会创造出人生的价值。

                                                                                

五、布置作业

1.寻找“牧羊人”

我们所处的默默“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认识或听说过这样的人吗?试为他写一段文字,记录他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


附件

  • 初一上册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docx 下载 预览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12-15 17:24:40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