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学习心得 > 正文

儿童社会性发展中家庭教育的误区

  发布者:梅雨婧    所属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苏州石湖实验小学幼儿园    发布时间:2019-12-03    浏览数( -) 【举报】

儿童社会性发展中家庭教育的误区

    当今社会,在家庭教育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对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的教育,这也是很多问题儿童出现的原因。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应当引起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下面,我将简单谈谈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家庭教育的误区,以期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

    一、重视智力发展,轻视品德教育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家长把绝大多数精力放在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他们认为评判一个孩子是否优秀要靠他的成绩来说话。成绩好的孩子样样都好,成绩差的孩子一无是处。殊不知,比起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品德。意大利作家但丁曾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确实,一个人的社会性发展对他一生的影响要比他的智力对他人生的影响重要的多。很难想象一个意志薄弱、自私自利、缺乏毅力、行为散漫的人可以有多大的成就。即使从名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也会面临找不到工作的风险,相反,有些人学习成绩并不好,却可以自己创业、富甲一方。因此,单纯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而忽视了人格的培养是很不明智的。

    二、重视物质条件,轻视情感心理

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比较多,无论贫穷还是富裕,父母都愿意把最好的物质条件留给孩子。很多父母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满足他们所有的需求,拼命地赚钱,给孩子买各种新奇的玩具、名牌的衣服,以至于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大多数家长在被问及:“你觉得你对你的孩子好吗,为什么?”的问题时,都会斩钉截铁地回答:“当然好,孩子要卖什么玩具,不管多贵,我都会给他买啊!”“那是肯定啊,我给孩子买的吃的穿的都是好的,不比别人家差。”但是,很少有人会回答:“是的,我对他很好,每天下班我都会陪他一起玩,给他讲故事。”由此可见,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重视物质条件,轻视情感心理。在孩子最需要建立一种依恋型亲子关系的关键时期,忽视和孩子的沟通,会使孩子变得内向、不爱说话;因为工作压力而对孩子的言语表现出不耐烦,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回应则会激起敏感期孩子的逆反心理,严重的会导致一些心理障碍的产生,阻碍孩子健全人格的发展。

    三、重视书本知识,轻视动手实践

当今中国的教育制度使得分数成为评判一个人智力的绝对因素,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有语言智力、音乐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内省智力、人际关系智力和自然智力这八种智力,而现如今很多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分数,而把重点全都放在了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这些方面,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十分不利。再加上一味地急功近利,为了让孩子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过分依赖书本,剥夺了原本应该让孩子自己动手试一试的机会,导致了很多“高分低能”现象的发生。事实上,在多元智能中,“人际关系智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儿童成年后与人的交往行为和能力,以及他在人群中的受欢迎程度。

    四、教育行为背离,自身言行不一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可以有所作为,因此,他们都会对孩子要求过严,一旦孩子不符合他们的预期就会加以打骂,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期望发展。但是有些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很严格,对自身的约束却很松散。使得具有初步评判能力的儿童产生一种“上当”的感觉,他们会对父母的教育产生怀疑、不满,甚至厌恶、抵触,直接影响儿童道德观、人生观和社会心态的形成。因此,家长在严格要求孩子的同时,更要注重自身行为的榜样作用,用正面的、一致的言行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远比空洞缺乏说服力的说教管用得多。


学习心得

最新学习心得

热评学习心得

热门学习心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