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初中语文作业三 作业周期 : 2019-12-17 2020-01-05

所属计划:初中语文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发布者:吴中区管理员

初中语文作业三

提交者:学员赵志英    所属单位: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中学    提交时间: 2019-12-20 15:18:42    浏览数( 0 ) 【举报】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新的改革理念对学生进行阅读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要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从以下几点方面来着重加强:
一、先学后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阅读机会
    阅读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阅读习惯也是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体现,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中学生课外几乎没有预习阅读的习惯。为了保证语文学习的时间和阅读质量,可以将学生应在课前进行的预习阅读环节放在课堂内进行一篇课文,学生自己独特阅读感受与体验是任何高明的讲授所替代不了的,所以学生进行的预习性阅读非常必要;如果没有学生自己的阅读感受,缺少辨别力,语文学习也就变成了全盘接受教师讲解的被动式学习,学生会逐渐丧失阅读感悟和思维创新。因此,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究、质疑问题的习惯培养自主探究的习惯必须从质疑问题开始。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学贵有疑","疑者,觉悟之机也"。  

1."学前教"为"学后教"。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后教"应该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良策。让学生在自习新课之后教师才教,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课堂学习。    

2.抓住学生学习中已知与未知的矛盾,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关键。

3.抓住对事物的不同理解,调动他们发现问题的积极性。通过争论,辨清是非,学生会对问题发生兴趣,有利于调动他们发现问题的积极性。

4.要鼓励学生深入地发现问题,教师除了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矛盾外,还应设计一些能对理解课文起关键作用的问题。

5.把提问的机会留给学生

二、课堂交流展示阅读成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预习阅读的基础上,当堂进行交流、展示各自的阅读结果,既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体现,也是学生自主发展的体现。课堂交流与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如小组内可以集中解决字词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也可以把学生理解中的难点与误区进行必要的集中,待后在教学中解决。对于课文难点和学生提出问题,并不是教师进行直接解答,而是把问题在课堂公布,让已经理解和学会的学生进行解答,当学生解答不清楚的情况下,教师再进行点拨,这样可以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课堂交流和思维碰撞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深层次思维。其实,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有很大的发展,课文经过学生的自主阅读,大部分内容自己已经能够读懂,只有个别之处需要教师的提示、点拨,所以教师尽可能少教,让学生多读,以此来培养起学生独立的阅读意识、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

三、课外读物课内读,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只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课外读物的自主阅读时间,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但是在目前应试风气比较浓厚的背景下,课外阅读如果真的放到课外时间,基本是有名无实,所以课外读物可以课内阅读。每周至少抽出一节课来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

四、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分享课外阅读成果
    为了继续加强阅读兴趣,把潜心阅读的习惯能够继续延伸、巩固,把课外阅读多样化,使学生的阅读收益也最大化,组织开展一些读书交流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借鉴有些电视台“读书”栏目,每月举行一次图书交流活动。每次选取若干读书有心得的学生,以PPT的形式,把自己读过的书或文章向全班同学介绍、推荐。要求介绍作品的精彩部分,自己的阅读感受,以及作者基本情况与其它相关作品链接等,以此来对其他学生的阅读能起到引导、拓展作用,这样可以使一些优秀经典读物在学生之间快速传播、接受,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另外,还可以利用语文课前的几分钟进行读书推介活动,即学生可以将自己阅读过的作品进行简单介绍,挑选主要的段落、语句读给大家听。
五、利用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所以可以利用多种学习资源和途径,都可以实现语文学习。如今是读图时代,学生也很喜欢看视频资料,而有些视频图文兼有、声情并茂。许多语文课文,都是名家名篇,在学生阅读和教学之后,可以再补充一些课外映像资料,这样让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可以对某个作家作品有更详细、更深刻地了解,也能让学生对进一步的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兴趣可以巩固习惯。这样也可以使课文文本学习与视频欣赏互相促进,互相补充,丰富学习的手段。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种学习品质,可以使学生拥有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精神状态和生命姿态,也为他们今后过一种从容、优雅,有教养的公民生活奠定基础。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12-23 10:06:52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