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小学数学作业三 作业周期 : 2019-12-17 2020-01-05

所属计划: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在数学抽象、数学推理、数学模型、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这六个核心词中选一个谈谈。)


发布者:吴中区管理员

小学数学作业三

提交者:学员陆瑜静    所属单位:苏州市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    提交时间: 2019-12-25 08:12:31    浏览数( 0 ) 【举报】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文中以解决问题教学为例,就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展开探讨,以期可以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良好的借鉴。 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一  

依托问题牵引,点燃学生探究热情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依托数学问题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利用数学问题的牵引作用,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进而主动去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的探究意识会有很大的提升.受到年龄的限制,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对问题的思考有很强的盲目性,很多时候抓不住数学问题的核心.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仔细研究教材,围绕教学重难点,提出指向明确的问题,这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才会更有针对性,效果才会更好.  

首先,明确知识点,围绕知识点进行提问.如,在讲授“平行线”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画出两条直线,并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证明两条直线是平行的?在生活中,存在平行线的事物有哪些?”这样的问题指向明确,学生有了思考的方向,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究,会加大思维的深度.其次,以数学知识为原型,创设问题.如,在讲授“圆的面积”这一内容时,可以提出问题:“圆的面积要如何计算?利用圆形的纸片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会觉得茫然,不知道应该怎样做.此时,教师可将圆转化成近似长方形,并提问:“圆的面积与近似长方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近似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与圆的哪部分相当?”在问题的牵引下,学生会自主学习探究,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点在于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锻炼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而非灌输多少数学知识.简单来说,数学模型就是一种数学结构,这种数学结构是以数学思维和特定的假设条件为基础,运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的.数学模型对于锻炼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有很大的帮助.为此,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增强小学生的建模意识,逐渐生成数学思维,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效率,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如,教师提出“单位水价为每吨1.75元,本月小明家使用了8.5吨水,求小明家本月应付水费?”这个问题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题目中的两个数字的具体含义,即单价和数量;之后,提问:“问题求的是?”学生会给出答案:“水费总价.”这时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以上述因素为依据建构数学模型,即单价×数量=总价,这样,学生很快会得出问题的答案.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已学的知识,增强建模意识,教师可以提出类似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练习,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会有明显的提升.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二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索能力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于学生的学习严重缺乏自主性,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集中在知识的全面覆盖上,而在这种被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不断地增加,这些问题也难以得到实时解决。在这种状况下,学生开始思索自身学习模式的不合理性,但是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依旧难以加以合理地接受,导致相应的学习进度十分缓慢,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步伐。教师在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实时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自主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索能力。  

比如,在学习立方体的表面积时,由于学生在以往已经学习过相关的知识内容,因而对于这一内容的学习,教师完全可以交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虽然学生在相应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之处,但是仍然可以通过自主的思考和研究,实现迅速合理地学习。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学生能够迅速地提高自身的多方面思维能力,尤其是数学知识的解题能力和探索能力。对于较为困难的数学问题,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合作解题,共同思考。而这样的独立思考对于学生成长的推动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教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  

2.改善学生学习认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在学习初中数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失去了以往的数学学习活力。教师可以在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努力改善学生的实际学习认知,探索不一样的教学方法,综合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学习不同的数学知识内容时,教师需要分别根据数学知识的实际状况,进行相应的数学教育。同时,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迎合他们的学习兴趣,探索不同教学方式的适用性和实践性。比如,在学习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直接展示出不同图形的轴对称状况以及轴对称图形的形成状况,进而给予学生最直观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实际学习质量。此外,对于不同的数学学习内容,教师也有必要开展特殊的教育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如果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多种不合理的地方,还应当进行迅速调整,以改善最终的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三  

一、加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读懂题意  

解决问题教学应从学生阅读理解开始着手,分步骤培养学生提炼、加工问题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从筛选问题信息到筛选有用信息,再到筛选有价值的信息。最初,学生表达的信息有可能是不全面、零乱的,但是这对学生今后面临问题时能够形成综合各种信息意识的形成有利。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问题中有哪些是有用的数学信息,让学生学会取舍,并让学生重新梳理想要表达的问题,进一步明确问题是什么,问题中有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而应该以怎样的方式、顺序进行表达[1]。比如借助“8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为例,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购物的情境,最初学生从这个情境之中获得信息十分模糊,超市里有各种各样的文具用品,文具盒8元,铅笔3元,橡皮2元,日记本4元……  

教师接着引出问题:文具盒8元是什么意思?它表示几个文具盒的价钱?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情境中文具盒8元的意思是指一个文具盒8元钱。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前应先思考再回答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将题目信息读得更准确。接着提问:你们能求出3个文具盒的钱吗?如果确保能求而出那还应加上那些信息,那其他信息有用吗?从而学生明白了问题之中有哪些信息是多余的,从而学会选择问题中价值的信息进行加工,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表达。学生寻找问题信息时仅仅是罗列文字信息,并未对问题进行深度的思考,在经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后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在根据题目顺序表达完整的题目,从而真正读懂题意。


二、解决问题中加强思维训练,化抽象为形象  

数学核心素养最核心的部分、最本质的特征是数学探究能力,而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提升需要通过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进行。针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可以借助图形语言来进行训练,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图形思维是形象思维的主要载体,借助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引导学生将问题之中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展开思维。  

比如下面这个问题:小朋友排队进美术馆参观,小小从前向后数,小小排在第8个。如果从后向前数,那小小排在第5个,请问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排队?针对这个问题,不少学生一时解决不了,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图形的方式来解决:用圆圈表示其他同学,用三角形表示小小,那上述题中描述的信息为:前○○○○○○○△○○○○后,就可以得出7+1+4=12(人)。这样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问题之中的数量关系,将抽象的题目信息转化为形象直观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更加简捷的方法。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四  

1.创设富有趣味的教学情境  

有效对话的实现需创设富有趣味的教学情境,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效培养其探索与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兴趣是驱使学生进行知识探索与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从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建立起有效对话,引导学生在足够的时间里发表自身意见,让其在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里,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进而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即使与所问问题相差很远,也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答案,要尽可能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从中学会如何探究和解决问题。  

所以,教师教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应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情感取向,设置适当且有趣味的问题,并引导其积极探索。例如,教师讲解“10以内加减法的应用”时,可以从创设情境开始,避免枯燥的理论教学。“小朋友们,现在小白兔有一个问题想要大家帮忙,兔妈妈在超市里买了7个苹果,小白兔吃了2个后,还有多少个苹果啊?”这个小出剩下5个的结果。通过创设富有趣味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其知识理解与运用能力。  

2.课堂教学中设置有效问题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设置有效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有效对话。有效问题的设置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并从学生角度出发,在课堂讨论问题时以其为中心,实现数学学习目的。在教学中适当运用生活实例,可以增加教师与学生间的对话内容,实现课堂多角度、多层面的有效对话。  

例如,教师讲解“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可以引导学生将加法算式改为乘法算式:(1)1+1+1(2)3+3+3+4(3)4+4+4,改写之前可以用生活实例进行引导,如4+4+4“小梅笔盒里有4支铅笔,小明和小红各有四支,问:三个人加起来一共有几支笔?”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可以顺利地将(1)(3)改写,对于(2)学生有不同意见,有些认为可以改写为3×3+4有些认为是3×4+1。问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学生使用不同方式进行计算,最后得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20-01-03 14:34:22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