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实践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实践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9-12-17 2020-01-10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请将你在培训期间所学到的知识、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结合学校开展的相关教研活动,完成1篇实践研修成果,标题自定。不少于300字。(不含教学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发布者:吴中区管理员

实践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徐红艳    所属单位: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小学幼儿园    提交时间: 2020-01-03 14:43:36    浏览数( 0 ) 【举报】

小班区域游戏开展的有效策略

《纲要》中指出的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其实就是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有限的空间划分为不同区域,让幼儿有自己自由选择的空间。幼儿能在这一宽松的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喜好,兴趣,能力去选择活动的内容,去体验游戏的快乐,在游戏中的成长。幼儿园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形式,已成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效手段。特别对小班幼儿来说,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区域活动无疑是更加适合他们的一种学习方式。但现实中,很多小班的孩子并不会玩区域游戏,他们只是摆弄着区域中的材料,不知道怎样来操作它们,并从中获得乐趣。从而不能达到开展“区域活动”的目的。因此,在区域活动中,就必须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对小班幼儿开展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为此,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开展:

一、适量投放材料,激发幼儿投入兴趣。

    材料的选择直接决定幼儿能学到什么样的经验,我们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些颜色鲜艳,形状奇异,体积小,分量轻的。例如:表演区我们准备了一些彩带,动物挂饰,面具等。幼儿大多数都有表演的欲望,他们对音乐存有很浓厚的兴趣,但是幼儿常常害怕在教师同伴面前展示自己,设计表演区的意图就是为了鼓励幼儿大胆的表演,乐于展示自我的才能。生活区是最接近幼儿生活的,在生活区中,我们准备了拉拉链,扣扣子等活动。小班的幼儿年龄小,在家里都是爸爸妈妈包办所有的事,所以生活能力非常欠缺,幼儿连自己要小便都不知道更别说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了。这个区域的设计意图就在于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了将这些看似无聊的活动设计得能吸引孩子的兴趣,将布料做成各种的形状,运用各种鲜艳的颜色。并且在活动中还不断投放的一些新的材料,例如:小刺猬换衣,小兔换衣,穿线洞洞板。目的就在于不断吸引幼儿的兴趣。

每个孩子由于家庭教育和环境的不同,孩子的需求也不同。个体差异造成孩子在学习、动作和心理发展上有很大差别,区域活动要适合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教师适时、适度、适量地投放不同层次活动材料是关键。例如在“娃娃家”的活动中,我们一开始准备了餐具、食物、家用电器等一些成品材料。让幼儿觉得有了家的感觉,让幼儿觉得温馨,喜欢在娃娃家游戏,扮演着他们熟悉的角色。随着游戏的深入,我们又为幼儿提供了奶瓶,让幼儿模仿妈妈的样子给小宝宝喂奶喝,新材料的提供立即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又如在“建筑工地”的活动中,开学时,我们为幼儿投放了大小各异的纸盒,让幼儿学习垒高、平铺的技能,因为纸盒面积大,数量不多,幼儿玩了几次很快就失去了兴趣,不愿参与到建筑工地中,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我们有提供了各种纸杯,让幼儿层层叠高,幼儿对新事物很容易产生兴趣,所以教师就要适时的提供新材料。首先小班幼儿正处于由独立游戏、平行游戏的阶段,因此各区域的建立应该要相对独立而不封闭。使幼儿意识到自己所在区域与其他区域的不同以及自己所担任的角色与其他角色的不同。其次活动材料的投放尤其重要。要选择颜色鲜艳、形象生动或者是生活化的,最好是能够活动的材料。同时要注重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提供应当以幼儿的生活经验能力水平为基本条件,尊重幼儿的经验创设与他经验相符合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再如,我们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及时开设相对应的生活区域,制作了各种拼图、手指套色、串珠毛毛虫、数板贴图、绕毛线等一起投放,在投放过程中,我们发现,起先,孩子们被各鲜艳的颜色吸引,但不久由于投放的拼图较多,幼儿玩的不多,我们进行了反思改进,用单一的水果拼图进行由浅入深,适合不同层次的幼儿,这样孩子们的兴趣又大大提高了。

二、适时指导幼儿,鼓励幼儿交流经验。

《纲要》中说,教师在幼儿区域游戏的过程中,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由此可见,教师的指导是幼儿是否能在活动区域中得到较好发展的关键。教师的语言应力求形象生动,拟人化。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句、拟人化的指导语对小班幼儿进行指导,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如,投放在美工角的涂色“水果”无人问津,看到这一情况我便说:“今天天气真好,等我做完操后就要去超市买些水果啦。”立刻就引起了幼儿的兴趣,激发了幼儿涂色水果的愿望。果然,在活动中,有许多小朋友都陆续到美工角“涂色水果了”。当孩子们看到我带着竹篮来“买水果”时,都显得非常兴奋。小班孩子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失去教师的指导会让他们在区域游戏中显得无所适从。因此,我觉得,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时要适当地帮助指导,以推进区域活动更好的开展。

教师作为一个游戏的参与者,需要加入到幼儿游戏中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指导。老师参与到幼儿游戏中往往更能吸引幼儿,幼儿玩的更有兴趣,特别是个别幼儿年龄小,能力弱,游戏的玩法比较简单,教师的参与往往使游戏的内容和情节更加丰富。例如,在小班开展角色游戏娃娃家时,由于这个阶段的幼儿大多习惯独自玩耍,或者抢着表演同一角色,不懂怎样分工合作,未学会和同伴合作游戏,所以,家中要么冷清,“爸爸”、“妈妈”和其他成员都各玩各的,没有任何交流。要么混乱,不知道如何来表达。这时教师可以以客人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去,对“爸爸”、“妈妈”进行帮助、指导,教他们要学会将物品归类摆放,家庭成员要学会分工合作,这样才能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同时也是推进幼儿游戏的情节和内容往更深层次发展。但作为教师始终不能忘记自己的角色地位,参与游戏的目的所在,所以当幼儿主动进行游戏时,客人要向大家告别,退出游戏。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进行有目的的指导。强调自主游戏,并不是对幼儿游戏的放任,也不排除游戏中教师适时插入地指导,如,幼儿在“能干的小手”区域活动时,他们用橡皮泥搓的汤团不圆,就想放弃的时候,此时教师可以教他们正确的搓圆的方法,使他们获得成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当教师观察到幼儿在活动时的声音越来越大时,或者影响到其他幼儿时,教师就应适时插入指导,以帮助幼儿,维持游戏的规则,使区域活动更好的开展。有的幼儿不愿意参加游戏时,教师要引导他们积极参加游戏。培养鼓励幼儿积极游戏的信心与兴趣。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一句温馨的话,一个亲切的动作,一个小小的礼物,都对孩子有莫大的促进作用。如,小班的幼儿在美工区里画画,教师看见以后,就对他说:“你画的真漂亮啊!”这个小朋友听了教师的话以后非常的开心,并对教师莞尔一笑。教师对幼儿的鼓励是在游戏当中,这种当场表扬鼓励方式,不同于在游戏结束后进行整体概括的表扬,对大多数幼儿起到促进作用,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培养了兴趣。

三、适当评价活动,帮助幼儿体验成功。

    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搞好活动区的游戏评价,是提高幼儿活动水平的关键。评价应该注重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做出的努力,注重活动的过程,关注幼儿在自信心、坚持性、独立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表现。通过评价,不但可以保证幼儿活动的结果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时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也因表达、交流而更加深刻。教师敏锐的观察力是进行个体评价的首要前提。有一次,小班幼儿在玩“娃娃家”游戏,我到“娃娃家”作客,发现“娃娃家”里的一个孩子随手将一个玩具仍到地板上,当时我没出声,想看一看这件事的结果到底会怎么样。这时一个小女孩进来拾起玩具,把它放在“娃娃家”的柜子上。我紧紧抓住这一闪光点进行评价,充分肯定这个小女孩爱护玩具、不乱扔玩具的好习惯,鼓励其他幼儿向这个小女孩学习,做爱护玩具的小标兵。通过这件小事,乱扔玩具的现象大为减少,即使有的幼儿乱扔玩具,其他幼儿也会主动拾起来放回原处。所以,及时抓住闪光点,有目的地进行评价,对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会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评价并不一定要通过语言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教师的一个细小的动作,一个温馨的表情,一个鼓励的眼神来传递,其中包含了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包括承认、赞赏、理解和支持。评价的时间可以灵活机动,可以在活动结束时进行,也可以贯穿在整个活动过程之中。评价除了让幼儿展现各自的作品与个性外,更多的则是引起幼儿的共鸣,因为小班幼儿年龄小,理解语言的能力差,教师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平等语气,引导幼儿自发进行交流,共同分享活动成功的体验和快乐。

    科学的评价能让幼儿增强信心,以更加愉快的心情去参加活动,而不恰当的评价只能挫伤幼儿的积极性,使之失去参与的兴趣。小班幼儿由于年龄特点的制约,不会做自我评价,多数以教师评价为主,教师在活动中要肯定幼儿,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进行不同的适当评价。能力强的幼儿,评价是为了下次更高层次的活动,因此,需要教师多激励其创造性的发挥:“你这么聪明,下次肯定还能做出更好的”等等,使其永远不满足于现状,追求更好的;能力弱的幼儿,评价是为了其自信心与积极性的建立与提高:“今天你真能干,这个问题都解决了,真棒!”这样的评价会激发幼儿继续在活动中探索的欲望,自然生成出他们自己的活动内容、方式方法。孩子们在活动区中更“活”了,兴致盎然,回味无穷,产生的效益常常是教师们所不能预想的。孩子是“活”的,让“活”老师,拿“活”的东西,用“活”的方法去教“活”的人,让我们的区域活动也活起来,使之成为幼儿自己的活动。照顾到每个幼儿的兴趣与需要。

    《纲要》指出,教师在幼儿区域游戏的过程中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所以教师要在关注幼儿的区域活动时发现幼儿的特长,了解他们的需要,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关怀每个孩子的发展,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促进其全面发展。总之,我们在实践中,学会了用幼儿的心去创设区域,不断的努力使自己具备敏锐及客观的观察力,科学合理的评价幼儿的活动,用幼儿的情去参与活动,让每个平凡的角落萌发不平凡的创造力。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20-01-04 14:02:27

实践研修成果

最新实践研修成果

推荐实践研修成果

热门实践研修成果

热评实践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