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实践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实践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9-12-17 2020-01-10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请将你在培训期间所学到的知识、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结合学校开展的相关教研活动,完成1篇实践研修成果,标题自定。不少于300字。(不含教学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发布者:吴中区管理员

实践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孔水才    所属单位:苏州市吴中区横泾中学    提交时间: 2019-12-23 14:17:09    浏览数( 1 ) 【举报】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在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要想提高语文成绩,就必须在古诗文鉴赏上下功夫。初中语文教师常常将教学重心放在古诗词鉴赏上,进行古诗词鉴赏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结合古诗词的情景和学生的感触,挖掘古诗词中蕴含的内涵要具有有针对性,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理解古诗词含义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1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问题所在

古诗词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但是,这样一种美好的文学形式,却很难得到学生的青睐,甚至成为了学生心中最害怕的语文学习内容。这是因为古诗词离学生的生活太远,学生很难感同身受的理解它的背景和含义。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必须要帮助学生克服对于古诗文的恐惧,教师对此必须加强重视。

第一,教师在教学中诗词朗读的重视程度不够。想要理解古诗文的含义必须反复阅读,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但是到了初中的语文课堂上,读字就变成了最不重要的部分,教师往往吝于花费时间让学生朗读,即使有朗读这一环节,也常会变成流于形式的一带而过。比如,在语文课上,有些教师会请班上的一位同学站起来朗读一首诗词。或者,他们会要求全班学生有感情地一起齐大声朗读读某一篇诗词。可是,在朗读或者齐读的过程中,前者流于敷衍的形式,而后者则只重视声音的洪亮与整齐。严格的来讲,这样的诵读对学生学习和理解古诗词的意义并不大,不能帮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理解诗词的内涵。

第二,古诗词教学模式刻板单一,过于传统难以激起学生兴趣。在初中语文课堂的古诗词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按照“介绍古诗词背景,诗词诵读,古诗词翻译,归纳中心思想,熟练背诵默写”的步骤来进行。学生容易对这固定的教学模式丧失兴趣,产生枯燥乏味的厌倦心理,不能提起学习的兴趣,学习积极性也无法得到保证。

第三,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形式,缺少对诗词中心思想的引导和启发。古诗词中的灵魂是作者想要传递的情感。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难免有教师忽略古诗词中情感的表达。比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是借景抒情的名句。但有的教师在讲解到这些借景抒情的内容时,过分强调了这种写作手法,告诉学生在考试中要记得这样的手法,但是对于作者如何借景抒情,借何景,抒何情,却是一带而过,未能让学生细致感受,而只是告诉学生考试的得分点,这就将导致学生对古典诗词兴趣的缺失和感受能力的匮乏。

2 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

2.1通过阅读,感受古诗词的内涵

诗歌的阅读不能和普通文章的阅读一概而论,而是需要透过字面意思看到实际内涵。古诗词的阅读关键在于把握诗歌的意象,因为作者情感的寄托常就体现在诗歌中的意象中。比如刘禹锡的一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在阅读到颈联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时,教师应该让学生看到诗词字面背后的深刻含义,作者把自己比作“沉舟”、“病树”,慨叹自己命运的可悲,但是接下来又表达了新事物最终可以战胜旧事物,事情总是在不断变化更新的,在感叹自己的不幸的同时又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下文的“怀旧空吟闻笛 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也有着更为深刻的含义,作者想要表达自己被贬之后,时光飞逝恍如隔世,一切都物是人非,但是在自然面前,自己是遭遇又那么不值一提。突出了作者豁达开阔的胸怀和乐观主义精神。这样深层次的理解,一定要在有感情的阅读中加以引导。

2.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理解能力还不够强,对古诗词的理解又困难是正常的,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是关键。具备较强的学习兴趣的学生不需要过多督促,他们会主动学习,学习效果也更能得到保证。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课件的制作一定要生动有趣,涉及知识面广,展现诗词中描写的意象和情景,介绍诗词写作的背景和作者的背景经历与性格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中最好有图画和音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关注,让他们自觉投入学习。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造生动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2.3结合生活经历,体验诗词情感

古诗词的存在,往往是诗人抒发内心情感的结果,汉末曹操的 《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体现的就是诗人壮志未老,不懈奋斗的人生态度,教师授课时可以结合当时的乱世背景,曹操的所作所为,和类似的历史人物或者现世中真实人物比较,体会作者在怎样的环境和心态驱使下做出此诗,并鼓励学生发言,畅谈心中感想或对作者的褒贬之情,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诗词中的情感表达。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12-30 09:01:06

实践研修成果

最新实践研修成果

推荐实践研修成果

热门实践研修成果

热评实践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