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廖老师 已在 2015-09-13 14:20 推荐!

发布者:黄丽珍     所属单位:五华县安流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2015-09-11    浏览数:8

 

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只有 不断地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才能达到:思有方向,学有目标,获有新知,用有创造的目的。在数学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这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和关心的一个问题,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应当渗透每一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教学的全程。所以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并非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学习生活中逐步培养起来的,教材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手材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培养其信心,养成契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是新课程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

一、从增进师生感情中培养兴趣。

常听有经验的老师这样说“要使学生喜欢某学科,老师,首先要做到的是使学生喜欢上你,这样就会慢慢喜欢上你所教的学科”。理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爱心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份真情。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一是和学生一起树立“强烈学习数学的愿望”。二是热爱、相信学生。三是对学生有信心、耐心、爱心。

二、从新课的导入中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新课导入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课堂教学的展开,学生注意力的集散,都与新课的导入有关。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要根据数学本身的特点,吃透教材,精心备课,巧妙开头。现在的课程也越来越提倡一个“情景引入”这一环节,通过精彩的引入来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和引起学生的注意及激情,从而为课文的重点难点更好的突出和理解。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因而,设计一个简化的教学过程,将学生置身于数学家的地位,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或解决问题,在培养能力的同时,使学生的毅力和自信心逐步增强。

(一)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来设计新课导入。精彩的新课导入,不仅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起到承前启后、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每一节课的内容特点精心安排新课的导入。所以,在我们数学教学中常可发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本教材的特点来设计一节课的开始。

   (二)借助小故事设计新课导入。同样,根据课本的情景引入,也可以借助小故事或一些励志的科学家的故事来作为一节课的开端,同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借助数学实验设计新课导入。为了体现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强化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使学生思维与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实践,激发兴趣,使他们跃跃欲试。

三、运用生活化教学培养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教学中将复杂的数学知识转变为通俗的生活现象,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更须加强数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活动。让学生深刻领悟到数学的实用性,来坚定学好数学的决心,也可以生动的生活 教学情景,有意造成学生认知的矛盾冲突,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兴趣,诱发学生对数学情感的孕育。

(一)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实际问题即是生活中的我们常见的要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的问题,从实际问题中让学生明白,学数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当然,这也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追求的科学精神。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迎刃而解。

(二)以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与我们数学相联系,要使学生深刻的了解到学到的数学知识可以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并让学生去解决问题。让学生知道数学不仅是简单的运算,还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使学生乐学爱学 。

 人的思维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特别是小学生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性、形象性的特点。因此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非常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的。由于它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特别易于教师和学生接受,其明亮的色彩,真实的音响效果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去。课件在网上有很多,教师可以借鉴,同时要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地方特点,适当进行改良。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时,还应注意做到主次分明,适时地运用这一手段,避免一味地追求某种形式,而脱离教学的主要内容。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能一位只求美观,方便。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知识来确定。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想,创造和谐情感气氛,使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会越来越浓。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激励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取得良好学习成绩,而良好的学习成绩又能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增强学习信心,形成良性循环。这样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也将是他们刻苦顽强用功学习的最强大的力量,对自己有信心和自尊感!

评论
发布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