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材知识回扣

发布者:周卫东     所属单位:汉南职教中心     发布时间:2015-12-22    浏览数:0

教材知识回扣

一、宇宙环境

1.天体与天体系统:天体是宇宙间的物质存在形式,是宇宙物质特征的表现。天体系统则是宇宙运动特征的表现,是相邻天体相互吸引、绕转而形成的系统。

2.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包括宇宙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关键是自身条件,即有适宜的温度、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3.太阳辐射是促进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为人类的生产、生活直接或间接提供能源。

4.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其周期约为11年。当其发生时,可能会干扰地球上的短波无线电通讯;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两极地区会出现极光,诱发自然灾害,如水旱灾害。

5.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自转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地都相等,每小时15°;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位于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远日点时,公转速度较慢。

6.我们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将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区时。我国统一使用的北京时间为东八区(时区)的区时,也是120°E(经线)的地方时,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把此界线叫日界线。

7.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往返运动,所需时间称为回归年。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

8.除赤道外,全球同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夏至日这一天: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各地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且越往南昼越短,夜越长,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现象。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端降低;从天文看四季,夏季是一年内昼最长、正午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相反。

9.纵波比横波速度快。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的平均厚度是17 km。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称为岩石圈。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等,这些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二、大气环境

1.短波辐射与长波辐射

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太阳是太阳系中温度最高的天体,其辐射能集中于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被称为短波辐射。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指地面和大气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放射能量的现象。由于这两者都是温度较低的物体,其辐射能量集中于波长较长的红外线部分,被称为长波辐射。

注意:物体的温度越高,其辐射越强;大气和地面辐射最强时,即温度最高时。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三种削弱作用比较

3.大气温室效应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后,又以逆辐射的形式把热量还给地面,从而补偿了地面的热量损失。人们把大气的这种作用称为大气的保温作用,即大气温室效应。大气的温室效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太阳辐射使地面增温的过程、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的过程、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大气逆辐射是大气产生温室效应的关键。

4.热力环流与局地环流

热力环流: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大气环流。热力环流是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大气冷热不均。其中的因果关系是冷热不均→大气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大气水平运动的根本原因是高低纬度间的冷热不均,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存在。

海陆风:滨海地区,白天陆地升温快,空气膨胀上升,陆地上近地面形成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晚上陆地降温快,空气收缩下沉,陆地上近地面形成高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

山谷风:山谷地区,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大气温度高,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山坡比同高度的大气温度低,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

城市风:当大的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小型的热力环流。

5.风与风向

通常所说的风是指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向则是指风的来向。通常,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6.大气环流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地球上的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都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

三圈环流是极地与赤道间的热力环流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形成的,在地球表面表现为信风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交替分布。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现象,称为季风。季风环流指海陆之间因冷热的季节改变而改变方向的热力环流。东亚季风环流主要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南亚季风环流则主要是由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性移动造成的。

7.风带、气压带的特征

(1)全球的气压带。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特性

气流

影响气候

极地高气

压带(2个)

南北纬

90°附近

热力原因

冷高压

下沉

冷干

副极地低

气压带(2个)

南北纬

60°附近

动力原因

冷低压

上升

温湿

副热带高

气压带(2个)

南北纬

30°附近

动力原因

热高压

下沉

干热

赤道低气

压带(1个)

0°附近

热力原因

热低压

上升

湿热

(2)全球的风带。

8.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特征比较

9.锋面系统

10.气旋与反气旋特征比较

11.锋面气旋

锋面气旋指具有锋面结构的低压,即在低压中心向外延伸出的两个低压槽中形成锋面。锋面气旋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系统,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地区,多见于温带地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结构,从平面上看是一个逆时针旋转的涡旋,中心气压最低,自中心向前方伸展出一条暖锋,向后方伸展出一条冷锋,冷、暖锋之间是暖空气(暖气团),冷、暖锋以北是冷空气。锋面上的暖空气呈螺旋状上升,锋面下的冷空气呈扇形展开下沉。

12.气候要素与气候因子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在多年内的大气平均状态或统计状态。大气平均状态是用气温、降水等要素的平均值或统计量来表现的。气温数值和降水数值就是气候要素。气候因子是指形成气候的因子,即影响气候的因素。地球上的热量分布与季节变化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地球上的风向和降水与大气环流有关,地面状况的差异也会导致气候差异,加上人类活动的作用,气候因子共有四个: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人类活动。

三、陆地环境

1.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

岩石:矿物的集合体。岩石有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种类型,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地壳物质循环:指组成地壳的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为三大类岩石间的相互转化。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浆岩的过程,这一过程经历了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作用、冷却凝固作用。

2.两种不同的地质作用特征比较

地质

作用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作用结果

两者关系

内力

作用

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运动、变质作用

形成高山和盆地,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

两者在空间上相互联系,在时间上同时进行,通常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区的同一时期,总是以某种作用占优势,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地壳自形成以来,就是在内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的

外力

作用

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是重力能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削低高山、填平洼地,使地表日趋平坦

3.褶皱的两种类型

4.主要的外力作用与地貌

四、地球上的水

1.广义的水资源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狭义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2.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开源措施: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水库蓄水;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节流措施: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3.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包括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径流输送四个主要环节,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地表径流。从空间分布来看,水循环可分为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三种类型。

4.河道中水量的多少与变化取决于河流的补给类型。降雨、地下水、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和湖泊水是河流重要的五种补给水源。

注意:以降雨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不一定在夏季,如地中海气候区冬季为汛期。

5.洋流按性质可分为暖流和寒流。北半球中低纬海区形成顺时针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形成逆时针的大洋环流;南半球40~60之间的海区形成西风漂流(寒流);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夏季顺时针运动,冬季逆时针运动。

6.洋流对流经大陆沿岸的气候影响很大,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

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降低污染程度、扩大污染范围。

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这叫做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可以说,地理环境要素间的联系体现了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是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2.水平分异规律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谱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

3.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由热量的差异形成的。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由水分的差异形成的。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是由海拔的差异形成的。

4.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在中纬度表现的比较明显。

六、人口与城市

1.人口增长模式比较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特征

原始型

增长缓慢

传统型

增长迅速

现代型

增长缓慢

2.现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迁移形式

科技移民

劳动力输出

国际难民迁移

迁移人

口类型

高素质

人才

外国廉价劳动力

战争、政治难民

迁移

的原因

寻找更好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

发达国家劳动力不足,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

战乱、政治迫害、种族冲突

迁移

的方向

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贫穷国家流向富裕石油输出国,人口稠密国流向稀疏国

流向和平国家,能对其提供避难需要的国家

3.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最适宜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最早是从经济或福利角度提出的,主要讨论的是区域最佳的人口规模或理想人口规模;而环境人口容量主要研究一个地区可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4.城市地域形态特征

城市地

域形态

形态特点

优点

缺点

集中式

城市各组成部分都比较集中,连成一片

便于集中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方便居民生活,也便于行政领导和管理,并节省市政建设的投资

环境质量难以保证

组团式

城市由几片组成,各片之间互不相连

有利于环境保护

各片区之间的联系不太方便,市政工程设施的投资相对要高

条带

式或

放射状

受特定条件制约,城市沿主要交通干道发展

城市的各个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某一两个方向,运距很长

5.城市三大功能区的特征

功能区

地位

分布

特点

商业区

只占城市

用地的小

部分

大多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道路口

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之地;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密集;中心商务区内部经济活动存在明显的分异

工业区

占城市较

大面积

分布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河流的下游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住宅区

城市中最广泛

的土地利用方

式(40%~60%)

分布在最大风频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

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七、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农业的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环境因素,如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科技、劳动力等。

3.亚洲水稻种植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有地势平坦、雨热同期、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社会经济条件有劳动力丰富、市场需求量大。其特点是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4.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这些国家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家庭经营的。我国的东北和西北也有这类农业,我国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国营的。

5.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有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机械化水平高等。特点有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专业化水平高等。大牧场放牧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相比,最显著的自然条件差异是干旱半干旱的气候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

6.乳畜业是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商品化、集约化的畜牧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主要是奶牛,产品是牛奶及其制品。西欧乳畜业发达的自然条件有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平原地形。社会经济条件有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7.潘帕斯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有利条件: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有利于大规模经营;距离海港近,有利于商品经营。

8.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其东南部和西南部,其优越特点表现为: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安排农牧业生产,市场适应性强。

八、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除了交通、市场、技术、原料、劳动力等经济因素,还有环境因素、政策因素和乡土情感等。

2.不同的工业选择区位时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不相同。原料导向型工业要靠近原料丰富的地区;市场导向型工业要靠近消费市场广阔的地区;动力导向型工业应建在火电厂或水电站附近;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则布局在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技术导向型工业要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地区。

3.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聚集起来,形成集聚现象,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它还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成本。

4.传统工业区,如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一般都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传统工业区目前普遍面临着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

5.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特点是:以中小企业、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多分散;资本集中程度低;大多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但密切协作;专业分工明确。

6.美国“硅谷”的区位条件包括: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军事订货。

7.高技术工业的特点是:科技人员比例高,生产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高。

九、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1.生产活动中主要的地域联系方式有邮政通讯、商业贸易和交通运输。在五种交通运输方式中,运量较大的是水路运输,运输速度最快的是航空运输,灵活性最强的是公路运输。

2.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时间、运量或者运价,同时还要考虑是否具备相关的运输条件——河流、铁路公路等。

3.交通运输网中的线和点的布局都要受到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分析港口的区位条件时,主要从停泊条件、筑港条件、经济腹地和城市依托等方面分析。

4.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形成聚落的主要发展轴。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5.平原地区,交通便利,商业网点沿交通线分布,密度大;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线路稀少,运输方式单一,商业网点密度小。交通运输不仅影响商业网点的分布密度,还会影响商业网点的分布位置。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的原则,布局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6.山区地势起伏大,人口密度小,交通不便,交通线路少,所以居民点、商店沿地势低平的公路分布,商业网点密度小,商店规模小。

十、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人类社会在采集渔猎时代,人类与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进入农业文明,人类开始大规模利用土地等资源,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但是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问题逐渐从局部扩展到全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人类在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应该协调人地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环境问题的类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主要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造成的;环境污染则是由于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可能是造成生态破坏的原因,但生态破坏不可能引起环境污染。

3.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所以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

4.可持续发展有着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5.循环经济是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我国大力推行生态农业,以实现循环经济。

6.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例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土地荒漠化等,已经危及人类的生存。

7.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令人担忧和严重的环境危机。

十一、区域可持续发展

1.区域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产生很大影响,例如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农业生长期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两者热量条件、纬度位置、气候条件的差异。长三角与松嫩平原粮食商品率的高低差异,主要是两者土地条件差异和人口密度差异造成的。

2.随着区域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不断变化的。长江中下游稠密的水系,在开发的初期是人们交通的阻隔,随着经济的发展,其为区域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3.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林地退化、草地退化,引起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4.我国西北地区干旱自然特征包含荒漠化的潜在威胁。引起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一方面是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是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包括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5.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三项内容:一是预防潜在的荒漠化威胁,二是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三是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西北地区防治荒漠化的五项主要对策与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

6.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三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长江上游林区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城市行道树的作用是吸烟滞尘、降低噪音、美化环境。此外森林还有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维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因此人们称森林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7.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是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和东南亚地区。

8.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是人类的开发。在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主要包括过度的迁移农业、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的开发、商业性的木材采伐以及采矿和水利及公路的建设。

9.面对雨林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雨林放在第一位。保护亚马孙雨林的计划和措施: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加强雨林的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的选择性采伐和更新造林相结合;鼓励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区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10.人类使用的能源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非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11.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有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广阔、位置适中、交通便利。就全国范围来看,对山西省煤炭的市场存在挑战的能源工程有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和核电站。

12.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的措施主要有扩大煤炭开采、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和加强煤炭的加工转化。

13.区域的能源资源开发要因地制宜,不仅要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而且要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

14.晋煤外运向东的铁路大致可分为北、中、南三线,依次是大秦线、神黄线、焦兖日线。

15.山西省结合本区资源煤、铁、铝的优势,围绕能源开发,主要构建了三条产业链:煤—铁—钢、煤—电—铝和煤—焦—化。

16.变输煤为输电对山西省有利的一面是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缓解了铁路、公路交通的压力,不利的一面是加重了当地的大气污染和水资源紧张的局面。

17.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以及矿产资源的蕴藏状况,决定了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

18.田纳西河流域内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铜、锌和磷等。

19.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土地退化、植被破坏和环境污染。

20.田纳西河以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方面实现统一开发和管理。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21.长江流域水能丰富的流域条件:流域气候湿润,降水充沛;上中游地势落差大;支流多,流域面积大。

22.欧洲内河航运量大的条件:降水丰富稳定,水网稠密,水位变化小;多平原,水流平缓,流通里程长;地势起伏小,大河之间有运河相通;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

23.我国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气候条件主要是湿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形条件是多种地形,适宜发展多种经营;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工业发达,有利于推进农业机械化与产业化的发展,人口密度低有利于大规模的机械化,商品率高。

24.东北地区发展农业最有利的条件是黑土肥沃,最不利的自然条件是热量条件差。

25.东北地区作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其突出的特点有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和地区专业化生产。

26.东北地区农业发展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平原地区发展耕作农业,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发展林业和特产业,西部高原发展畜牧业。

27.20世纪以来,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有环境污染和农业生态退化,如黑土地的水土流失和松嫩平原西部的荒漠化、盐碱化、草场的退化。其主要原因有人口激增和土地不合理地利用。

28.东北地区的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29.东北地区的西部草原农业的发展方向应围绕的两大主题是生态建设和增加农牧民收入。

30.东北地区的山区农业发展方向:以森林保育为核心,在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多元开发特色农产品。

3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有利的国际背景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利的国内条件有对外开放政策、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沿海分布、毗邻港澳和东南亚。

3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的第一个阶段工业增加值增长缓慢,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发展该产业的优势是劳动力成本低。第二阶段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其原因有国内政策优势不明显,工资水平升高,国外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和发达国家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33.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和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针对上述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治理: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加强规划与管理。

34.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是区域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

35.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存在显著差异;调整能源结构;我国油气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36.西气东输对东西部协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有利于西部地区减少对薪柴的需求,从而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37.天然气的优点是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和比较价格低。我国天然气的分布特点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陆地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在新疆、青海、川渝和陕甘宁四大气区。

38.产业转移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此外还有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政策、地价变化、环境污染等。

39.产业转移对区域的影响有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40.发展中国家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的经济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步伐。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