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

发布者:周芳     所属单位:南昌市新世纪小学     发布时间:2015-10-23    浏览数:0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已经有几年了,经过这些年的积极探索和发展,信息技术正在步入普及化、大众化,中小学生获得的信息素养已经和正在发展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适应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改革新形势需要,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特点是什么,以便我们更好的把握好信息技术教育的规律,驾驭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改革。
我认为,要搞清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特点,要首先搞清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
陈至立同志在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一个创造过程。在学生完成一件作品、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极好的途径。我们万万不能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那将窒息孩子们的创造精神。”
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是一种动手实践能力。是中小学生新的终生有用的创造发展的基础能力。我认为这就是信息技术的特点,它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动手实践的能力;它是一种基础能力,是创造发展的基础能力,是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我们谈信息技术离不开其存在使用的主体----人,在中小学就是学生。信息技术的特点就是中小学生的一种动手实践的、创造发展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校就是中小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动手实践、创造发展、终生有用的一种基础能力。认识到这个特点,对于我们进一步改革教育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我们认识到信息技术的这个特点,那么我们就很容易地搞明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特点----这就是,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过程,应当是一个动手实践的过程,围绕中小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并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高效地让学生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具备信息技术能力。
当然,中小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时间和空间应当可以伴随着中小学生所有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这不仅仅限于学习信息技术的时间,而是要自由扩展应用到学习其它各门学科的过程当中。这个过程是作为一种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创造发展的过程。这是中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根本目的所在。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