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职教师岗位适应培训(101)
  1. 作业标题:【中小学】作业二截止时间:2016-02-28
  2.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

    请描述自己在日常教学中为某节课某一环节所设计的案例,并对其案例产生的教育价值进行分析说明。

    作业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中小学】作业二

提交者:刘丽琴     提交时间:2016-02-23    浏览数:2     

 

 12   《红军长征》

 

 

 

背景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即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

征。教材围绕从长征的开始直到长征的胜利这一主题展开。本课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前承“星星之火”,后启“抗日救亡”。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小学时,学过好多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如:《金色的鱼钩》

和《倔强的小红军》等。所以,这段历史学生还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却不是系统

的、完整的,特别是对于长征精神及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的认识更容易忽略,

且在广度和深度上达不到。所以,在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对长征有一个全面系统

的认识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谈长征的艰难险阻,让学生体会长征精神和中国革命

历程的艰难曲折。通过加强师生互动,设置历史情境,采用深入浅出,形象生动

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使学生逐渐体会历史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

 记住红一方面军长征开始和三路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时间,掌握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和主要内容,理解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的原因,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

 [能力与方法

 通过分析遵义会议前后红军所面临的不同革命形势,把握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发展的艰难历程,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的感情。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认识“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体会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力挽狂澜的伟大魄力,感受伟大人格的力量。欣赏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忆秦娥·娄山关》《清平乐·六盘山》等,体会一代伟人文韬武略的风采。

 教学重点:遵义会议,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

 教学难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朗诵毛泽东诗歌《七律·长征》

。(可配上音乐,营造气氛)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有一位美国记者说:长征是独一无二的,长征是无与伦比的,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所创造的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诗那么当年红军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发进行远征的?长征中红军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长征胜利的意义何在?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了解的主要问题。现在我们来学习第12课红军长征,请同学们把书翻到70页,(板书课题:第十二课红军长征)

 二、新课学习

 第一部分:

(课件播放)

(一)长征的开始:

 1、原因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后,红军队伍不断迅速壮大,形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部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到1930年,全国建立革命根据地15个,红军发展到10多万人。这使国民党惊恐不安,于是蒋介石调集军队,向我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发动了五次"围剿"。在五次"围剿"中,前四次能粉碎敌人围剿"的原因是什么?第五次反

"围剿"的结果怎样?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读第一部分内容"长征的开始"

 老师:总结,出示课件(图片和文字)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红军五次反“围剿”的情况表。

PPT 

①红军前四次能粉碎敌人围剿"的原因是什么?

 (红军采取了正确的作战方针——根据地军民按照毛泽东制定的军事方

针,采取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 

②第五次反"围剿"的结果怎样?

(失败了)

 过渡:我们从前四次反"围剿"和第五次反"围剿"的不同结果,来分析一下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看书回答)学生:根据书本可以得出,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执行“左”倾

冒险主义的方针和政策,排挤毛泽东的正确领导,红军反“围剿”一再失利,被

迫进行战略转移。

 教师总结:

 红军长征的原因就是由于""倾错误领导,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长征是一次危险的撤退,撤退的目的就是为了保存力量。就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的红军开始了长征,(课件播放)长征初期,红军受挫。

 2长征开始

 (课件显示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红色线条表示红一方面军长征路

线。

长征的时间:(PPT地图显示)193410月,一个从头到尾绵延16华里长的队伍,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①红军开始长征,敌人会不会让红军顺利地走呢?②敌人是怎么做的呢,红军战士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书上内容(P70 第二自然段下面内容)

 (学生看书回答):不会,设下了四道封锁线。左倾错误领导人指挥红军突围,红军因此受到惨重代价。老师:过渡:就在这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危急关头,红军在毛泽东的提议下,向敌人力量最薄弱的贵州前进。之后,强渡乌江,攻占贵州北部重镇--

遵义。红军这时得到了暂时的休整,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板书:召开遵义会议)

 (出示课件:点击"遵义"图标。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遵义会议会址"。)

 3转折——遵义会议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课本第71页议一议的问题自学"遵义会议"一段。

 过渡:我们知道,红军长征开始时,由于"倾错误统治,红军伤亡惨重,人数由8万锐减到3万余人。遵义会议的召开使红军和党中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了下来,从而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因此,遵义会议在我党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中国革命成败的转折点。所以说遵义会议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长征的过程:

 

1、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以后,红军在毛泽东等人的领导下,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导

下,灵活机动,忽东忽西,在赤水河这里四渡赤水。

 (出示课件:四渡赤水)

 解说:红军第一次渡过赤水河,很快又打回来,之后又杀回去,最后又

冲回来,反反复复,四渡赤水,搞得敌人晕头转向。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

兵真如神,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创造了中外军事史上的奇迹。

 2、巧渡金沙江

 四渡赤水之后,红军渡过金沙江。(出示课件:点击

"金沙江"图标)这是红军巧渡金沙江的画面。从此,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3、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4爬雪山、过草地

播放图片,请学生看完图片后进行小组讨论,总结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了哪些困难 

(①红军在大渡河上飞夺泸定桥:铁索桥被拆去木板,水流湍急,敌人炮火猛烈,红军冒、抓、冲、打、退。②大雪山终年积雪,山顶空气稀薄,使人喘不过气来。

③草地里到处都是淤黑的死水潭,很多地方水深没过膝盖,有些地方人陷不见头、马陷不见额,不少红军战士陷入死水潭牺牲了。④过草地时,由于粮食不足,红军只得挖野菜充饥。后续部队连野菜也找不到,只得把牛皮带、枪牛带、破牛皮鞋用水泡了煮着吃。)

(三)长征的结果:

 (出示地图)

红军走出了大草地,继续北上,突破了天险腊子口,翻越了六盘山,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1935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同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过渡:红军战士克服了长征路上种种困难,冲破了四道防线、召开遵义会议、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摆脱了敌人重兵的围追堵截,取得了长征的胜利。红军经历千辛万苦长征一路上困难重重、艰险重重,而人民军队能排除万难,取得长征的胜利,这其中到底体现了怎样的精神?(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成理即可)

教师总结: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等等。

自我分析: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课堂既生动又深刻。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