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作业二
提交者:刘烽 提交时间:2016-02-28 浏览数:1
教学内容:六年级总复习空间与图形第1课时(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系统整理学过的图形,沟通各种图形之间的联系,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构建各种图形之间关系的网络。
2、复习所学的各种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特征,总结探索图形特征的方法,巩固所学的识图、画图等技能。
3、复习直线、射线、线段、互相平行、互相垂直
3、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建立知识之间的网络图,进一步体会各图形之内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系统梳理,形成所学图形的知识网络图。
1) 说一说我们学过哪些图形(包括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2) 分类.那么,我们如何给它们进行分类呢?
A. 总的上讲,可以分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大类。(幻灯片)
B. 师演示分类过程:(幻灯片)。并提问:
1. “平面图形又可以分成哪几类呢?”“这是按什么来分的?”
2. “多边形又可以分成几类呢?”“这是按什么来分的?”
3. “三角形又可以分成几类呢?”“这是按什么来分的?”
4. “四边形又可以分成几类呢?”“这是按什么来分的?”
C. 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1. 师引导:“比如,(幻灯片)三角形中,有一些很特殊的三角形如等腰三角形(点击幻灯片出示)”
2. “其它图形中,还有哪些分类有类似的关系呢?(点击以下2张幻灯片)
D. (在分类的过程中应注意两点:一是图形与名称结合起来,在整理时应鼓励学生根据图形的名称画出图来。二是通过分类,再次深化学生对图形之间的联系的认识。)
二、理解“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1) (幻灯片)出示问题。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2) 集体讲评。出示(幻灯片)
三、结合你熟悉的物体或图形,说说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用实物展示台进行教学)
教材呈现了三幅图,是从不同的角度提示学生沟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
第一幅图呈现了一个正方形,是从“视图”的角度沟通联系,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面在体上”;
第二幅图呈现的是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一个长方形),是从“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角度沟通联系;
第三幅图呈现的是一个圆锥的截面(一个三角形)是从“截面”的角度沟通联系。教学时,教师本文来自: 放放假(www.fangfangjia.com)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fangfangjia.com/thread-70983-1-1.html要引导学生从这些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小学阶段学过的几种立体图形,沟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虽然是学生已学过的内容的复习,也注意让学生适当动手操作,以实现所学内容的认识上的提升,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四、课堂练习:
1) 画出直线、射线和线段,并说说它们的联系与区别。(讲评:幻灯片)
2) 画出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互相垂直?什么情况下互相平行?讲评:幻灯片)
3) 判断题。(幻灯片)
五、全课总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接下去几天,我们将分别用几课复习“角”、“平面图形”及“立体图形”的详细知识,请同学们能做好预习,以提高听课的效率。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
1.以现实生活中的大量实例为背景,让学生感受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
在图形的认识的教学中,应尽可能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从实际例子引出所要讨论的对象;在图形变换的教学中,应要求学生能够用变换的观点来解释现实世界中与图形有关的现象;在坐标教学中,应选择生活中与物体位置有关的例子。
2.让学生经历观察、动手操作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探索图形的基本性质。
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本学段有许多内容需要学生对图形进行观察和动手操作,从中发现图形的性质。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性活动,创造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