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职教师岗位适应培训(101)
  1. 作业标题:【中小学】研修结业成果截止时间:2016-02-28
  2. 作业要求:

    内容: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中小学】研修结业成果

提交者:唐桂连     提交时间:2016-02-23    浏览数:1     

通过本次研修,我将对窃读记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与反思,及对今后教学提出建议。

《窃读记》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脚,饥饿,惧怕,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皱眉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激发学生求知的渴望,。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表达。

【教学准备】

1、  与学生课前谈话;2、印发教材;3、PPT课件

课前谈话

聊有关古人刻苦读书的故事: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牛角挂书

【设计意图:通过讲古时读书的故事,了解古人读书的刻苦与不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好课文学习准备。】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课前咱们聊了聊古人读书的故事。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也是一个关于读书的故事。

1.板书课题:窃读记(学生和老师一起书空“窃”字)齐读。

2.通过预习,说说窃读是什么意思——偷偷读书。

师:窃读就告诉了我们课文写了何事。板书:何事

3.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还有什么疑问?(何人、何时、何地)

4.初读课文: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出示词语。指名读,(根据情况纠正发音)齐读。

6.问题反馈

(手指黑板:这些问题都找到答案了吗?)

何人:林海音(出示林海音简介)林海音 原名林含英,原籍台湾, 5岁时随父母来到北京,父亲是一个教书先生,虽然家里供她读了书,由于条件比较差,根本没有闲钱给她买书.她心中酷爱读书的情结一刻都没有放松,她想尽办法读到了许多梦寐以求的书,为以后的写作道路铺下了扎实的基础。

何时:放学后

何地:书店

7.概括主要内容:谁能将问题的答案串起来说一说?指名说课文主要内容。

师: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学们,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只要我们围绕题目多问几个为什么就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读题质疑并通过读文自己找答案。通过质疑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整体感知。】

 

二.围绕中心句,品读滋味

1.师:一件事往往表达着一种情,林海音想通过窃读这件事表达一种怎样的心情你知道吗?(文中有一句话就概括了她的心情)

出示: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师:这是全文的中心句,我们就从中心句入手来学习课文吧。
2.指名读: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师板书:快乐  惧怕

指名读,问学生读后感受发现这是一种矛盾的情绪。

3.快乐的为什么又会惧怕呢?在书店读书有什么不便之处?(你擅于读出自己的体会,追问学生从哪个地方概括体会出来的)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全文围绕中心句表情达意。教师采用“直奔中心法”引导学生从中心句入手学习课文,围绕这一句返顾全文,减缓了理解坡度。】

 

4.师:这么复杂的滋味让我们跟小海音一起到书店去体会体会吧。

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5.自由默读,用横线和波浪线画出你体会到的快乐和惧怕。

①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

a.读,想象画面,出示动词,通过踮的意思联系生活感受惧怕。

b.踮是怎么个走法?脚尖点地走。

c.你平时去书店都怎么进去?

d.小海音为什么踮着脚进去啊?怕老板发现

这就是窃读的滋味啊!一个踮字诉说着她的惧怕。她走得这么的小心翼翼,我们应该读得——轻一些;声音小一些。

  e.朗读感悟。

②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a.师:小海音,你为何快乐?你头发都挤乱了,不理理吗?

b.师: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这份快乐。齐读。

c.师:她说出来了吗?这是——(心理活动)

e.师:用这段话中的一个词概括这样的快乐叫:暗喜

 

③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a.师:昨天明明放在这,怎么不在了呢?我找啊找,突然眼前一亮——

     b.师:千万不能卖掉了,昨天看到了那个女孩一个人走了,还不知道故事的结局呢。那本书呢?抬头一看——

     c.师:总算找到了。就像和老朋友重逢了。开心得叫出来吧。——

     师:能叫出来吗?

     师:这种快乐叫:暗喜。

     师:那我们就在心里大叫吧。

     指名读:直到最好的肯定后全班读。

这就是窃读的滋味啊!一个啊诉说着她内心的快乐。

这就是窃读的滋味:我很快乐,也很惧怕。齐读。

d.师: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和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道出了快乐而惧怕的窃读滋味。

三、自主学习,交流感受

1.同学们:课文中有还很多这样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都在诉说着我的快乐和惧怕,请你们也到课文中去找出这样的句划出这样的词,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一会儿来交流。

    2.交流关键句:

师相机出示相关句子。(课件展示)

 ①“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a.这是一个什么句:比喻 

b.那一只饿得要死的狼会怎么吃东西呢?——

这就叫贪婪。

c. “我”在贪婪地干什么?读书。

伟大的作家高尔基也说过类似的话::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d.这样的比喻让你品出了什么?

爱读书,完全沉浸在了读书的快乐中。这就是窃读的滋味。

谁来读一读?(还不够贪,再贪一点)饿狼扑食般的读书让我们感受到了她读书的快乐。

 

    ②“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作者怎样写出高兴的心情的?——动作、心理描写)

a.哪句是她的真心话:怎么喊?指名读

b.那那句假话该怎么说:指名读。要装得像点。

指句读,全班读。

这都是为了什么?读书

c.心口不一的心理活动让我感受到窃读的快乐。

③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呑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a.我想问下:你吃饱了吗?

b.依依不舍,那是对书的留恋啊。对知识的渴望啊。全班读。

④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但我却浑身轻松。

这不是很矛盾吗?知识和智慧的丰收弥补了身体的劳累。

 

3.师: 是什么让她一次次战胜惧怕坚持窃读的呢?

生:因为爱读书。板书:热爱读书

一放学,我就急匆匆赶到书店是因为:热爱读书

为了读一本书我要走几家书店,是因为:热爱读书

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是因为:热爱读书

为了读书我想尽办法,那都是因为:热爱读书

 

四、拓展延伸

1.再识林海音

师:正因为热爱读书有丰富的阅读经历才为她奠定了扎实的写作基础,长大后——补充林海音简介。成为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曾任《世界日报》记者,主编、创办了好几份颇具影响力的报刊杂志,一生创作丰厚,出版了十八本书。她将北京的生活点滴写成《城南旧事》一书,深得读者喜爱,被译成多种文字并拍成电影。

2.理解关键句

师:正如她的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两个长大分别指什么?“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心灵,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书籍的滋养。

3.小结:我们通过学习“窃读记”品味了作者快乐又惧怕的读书滋味。认识了热爱读书的小海音。也让我们明白了——PPT:我们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

[板书设计]


何人  

何时(何事)窃读记

何地

        又快乐又惧怕

 

                热爱读书

教学分析与反思

1、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体验文本的语言特色。课堂上让学生直面文本,品读重点词句,充分感受小女孩在窃读过程中饥肠辘辘的劳苦,经历担忧、恐慌和惧怕的痛苦,体验惊喜、快乐与满足的幸福。并结合文中语句,联系自身感受概括出窃读那种苦乐交织的复杂感受。然后再次研读课文,以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为散发点,从具体语句中咀嚼作者是怎样写出窃读的滋味,体会作者动作和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

2、关注学生言语现象,让学生学语文教学的主目标是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欣赏、品悟课文语言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交流中充分体现了高段语文的表达特点,不是片言只语,零敲碎打,而是活用课文的语言进行大段语言铺陈叙述,从而实现课文语言向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在这过程中,训练了语感,培养语文素养。但本堂课也存在诸多不足:

1、扎实基本功。在这节课中暴露出自己一些问题:如课堂语言等组织能力有待提高,语言表达不够清晰准确,书写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等。

2、课堂上对学生的朗读不够重视,读的声音较小且次数少,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首先让学生浏览文本,整体感知故事内容,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揣摩精彩而富有深意的语言,把握主旨。而朗读,对于学生加强文本的历届,人物感情的把握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教学中若能重视朗读,重视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具体的指导,将帮助学生更深入体味人物心理和感情,理解文章主旨及意图。

3、本文在写作方面突出作者善于通过自读自悟及细致入微的动作、心理神态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值得学生借鉴何默芳。教学中如果能更好的关注这方面内容,引导学生在这方面加以借鉴,将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极大的提高。

    以上就是我对这一课的教学分析与反思,对于不足是我今后需要加倍努力的方向。

 

附件

  • 新建 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     下载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