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职教师岗位适应培训(101)
  1. 作业标题:【中小学】研修结业成果截止时间:2016-02-25
  2. 作业要求:

    内容: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中小学】研修结业成果

提交者:薛梅     提交时间:2016-02-17    浏览数:3     

一 说教材 
《元素周期表》是人教版教材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内容。本节从化学史引入,直接呈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在学生了解一些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基础上,以周期表的纵向结构为线索,以碱金属和卤族元素为代表,通过比较原子结构(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的异同,突出最外层电子数的相同;并通过实验和事实来呈现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帮助学生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元素性质与原子核的关系,并由此引出核素和同位素的有关知识。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根据《新课标》,本节内容要求达到“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结合《新课标》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②.在初中有关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③.通过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查找元素周期表发现史,学会运用查阅资料获取信息。 
②.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形成概念,发现规律的思维方法。 ③.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探究规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②.设计多种交流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元素周期表在初中化学中已有简单介绍,学生已经知道了元素周期表的大体结构,并会用元素周期表查找常见元素的相关知识,但对元素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还没有更深的理解。因此,本节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能够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实质,为学习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综合上述原因,本节的重难点设置如下: 
教学重点: 
(1).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2).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2).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和实质,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二.说教法 
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教育原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法,课堂合作交流法。  

三.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的教学目标,我对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导入新课。 
首先展示一张元素周期表,播放有关门捷列夫的录像,提出问题: 
门捷列夫的伟大成就是什么?门捷列夫开始是按照什么原则来排列元素的?现在的周期表编排的依据是什么?哪种依据更科学? (2)元素周期表 理论探讨 
要求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并讨论以下问题: 元素周期表有多少横行、纵行,共有多少族? 
把不同的元素排在同一个横行即同一个周期的依据是什么? 周期序数与什么有关?等问题 
向学生讲解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短周期,4、5、6周期称为长周期,第7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培养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化学学习。 
然后我会投影一个自己绘制的元素周期表,要求学生完成表格。并在学生的配合下,根据表格归纳出以下知识点: 
在元素周期表的7个周期中,除第1周期只包括氢和氦,第7周期尚未填满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碱金属开始,逐步过渡到最外层电子数为7的卤素,最后以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稀有气体结束。 
在这里需作说明的是:镧系元素,锕系元素,超铀元素。 分别讲解罗马数字Ⅰ、Ⅱ、Ⅲ、A、B等,代表的含义 
最后用一句话来概括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三短三长一全;七主七副Ⅷ和零。 (3)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让学生思考问题:我们知道物质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从碱金属原子的结构可推知其化学性质如何?是否完全相同? 
实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这里我会设计两个实验(1、钾和钠分别与氧气的反应,2、钾和钠分别与水的反应),由此来探讨同一族元素的性质, 
学生分组动手实验,记录现象。并根据实验讨论钠与钾的性质有什么相似性和不同。最终得出同一主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且还原性增加的结论。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究,产生好奇和疑惑,议论纷纷且探究热情高涨。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讨论,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同时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课堂总结 
1.我们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通过讨论周期中第一主族(碱金属)的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大家应该,原子的结构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存在必然的联系。我们可以说结构决定性质,究竟事实是不是这样呢?从结构能不能推导了元素的性质?我们将在下节卤族元素学习中验证一下。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