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职教师岗位适应培训(101)
  1. 作业标题:【中小学】研修结业成果截止时间:2016-02-28
  2. 作业要求:

    内容: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中小学】研修结业成果

提交者:李玉兰     提交时间:2016-01-23    浏览数:0     

教学设计方案展示:

【课题】地理八上第二章  第三节  河流

【课标要求及分析】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课标分析: 

    1、本条标准是在运用《中国水系图》,了解我国主要河流的位置、流向、最终归宿,能根据我国主要河流的最终归宿判断河流所属的水系,并将其分为外流河和内流河两类。结合《中国内、外流区分布图》,归纳其分布特点。

    2、本条标准是分别运用长江和黄河的水系图,了解长江和黄河的基本概况。其次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整理、归纳长江、黄河的水文特征,理解长江、黄河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开发利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利、弊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材及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八年级中国地理下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的内容,在本册书中上承地形、气候,启下水资源。

本节教材从我国的河湖概况、母亲河——黄河、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等三大方面介绍中国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和对人类的影响,体现了河流在中国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展现了地形、气候及人类活动与河流之间的相互影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

教材在介绍长江、黄河时,采用了例举现实材料的方式,能从实际生活出发,清楚的表现长江、黄河的问题所在。对于课文中所给材料虽然典型,但不够新颖,可适当补充一些近年的相关资料,来让学生意识到河流流域环境岌岌可危。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思想开放活跃,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已掌握一定量的世界地理知识和中国地理基本概况,能从网络、电视、科普书籍等信息渠道,对中国的河流有一定的了解。在中国自然地理的学习中,学生较为熟练的掌握了学习自然地理的方法,具有一定归纳总结自然地理知识的能力,并能初步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然而,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认识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还有一定困难,需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入手进行推理分析。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根据河流的归宿区分外流河、内流河,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运用资料,比较我国南、北方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3、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以及各河段的主要特征。

4、举例说出长江、黄河的开发利用;感悟它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5、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知道长江、黄河存在的问题与治理的对策,感悟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特征;长江和黄河的开发和利用。

难点:长江、黄河开发和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式与方法】启发式教学、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资源】课本、图册、多媒体课件、空白水系图。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1、导入:《美丽中国》中关于漓江和黑龙江的介绍。

2、探究主题一:我国主要的河流,展示亚洲水系图,提出问题:

①找出A-长江、B-黄河、C-黑龙江、D-雅鲁藏布江、E-额尔齐斯河、F-塔里木河,将代表字母填入空白图中;

 ②说出它们的流向、最终去向;归纳其所属的水系。

 ③根据河流的最终去向将河流分类;概括分布特征。

教师归纳点评:

3、探究主题二:水文特征

    探究外流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北方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播放视频,结合课文,分小组限时讨论,完成任务。

本环节将学生分为流量、汛期、结冰期、含沙量四大组,每一大组负责一个主题。每组要找出南、北方河流在这个主题上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4、探究主题三:我国的湖泊

读《中国水系图》,概括湖泊分布的特点。 找出湖泊最为集中的两个区域,将图2.21中的湖泊分类。

【目标检测】   

1.我国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    )

  A.怒江                 B.雅鲁藏布江      C.额尔齐斯河           D.伊犁河

2.关于我国河流和湖泊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季风区的河流多为季节性河   B.东部地区的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

  C.外流区的湖泊多为咸水湖   D.外流河大多流入太平洋

3.我国内流区域大致位于                    (    )

 A.北部半湿润地区       B.南部湿润地区     C.东部季风区           D.西部非季风区

4. 我国最大的湖泊及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    )

  A.鄱阳湖,江西省      B.青海湖,青海省      C.洞庭湖,湖南省      D.太湖,浙江省 


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一,从教学设计角度分析。首先,这节课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学生上课的备课理念,从内容特点出发,在教学设计中就体现在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教学目标明确。在教材分析中将本课题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出来,在学生分析中,要掌握好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掌握好学生的兴奋点,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呈现怎么样的教学模式,解题方法与思路确实有效。美中不足之处是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把握不够,示例缺乏层次,教学中采用了探究式,但是学生参与度不高,可以先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热烈,效果也更好。

第二,从教学策略角度分析。该课采用了“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由探究、

相互支持的课堂气氛,题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则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思考讨论问题,并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探究,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新课程理念上来看,这种策略开展得很不错,毕竟这样才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现代教育是非常注重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的联系的。但是本节课教学过程没有采用学生分组讨论模式,建议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举一反三,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作用,针对性补充,并且按小组分解一下内容,明确讨论目标,推举一人代表小组作答,其他同学补充,时效会更好,也更易达成共识。

第三,从教学测评角度分析。教师通过正确、积极的教学测评,可以准确的把握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以进一步修订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本课因是河流的知识,综合性强,思维能力要求高,从学生回答情况来看,测评效果很不错,但一节课不可能全面测评全体学生,虽然初二年级中考压力没那么大,但教学测评方面应该增加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习题或者问题,让学生在课后马上进行分析,学有所用,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在解题中的运用。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