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职教师岗位适应培训(101)
  1. 作业标题:【中小学】研修结业成果截止时间:2016-02-28
  2. 作业要求:

    内容: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中小学】研修结业成果

提交者:孙杰洋     提交时间:2016-02-28    浏览数:0     

贯穿新教材的主线是:情景——探究——应用,其核心是“探究”。从过去教材过分强调灌输,叙述,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转向学生在情景中亲身体验感受,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由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获取式学习,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更具问题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对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方法与过程,认为探究式过程和方法适合在理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进一步指出:教师的新技术和习惯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自我摄取知识的能力。这种方法和能力的获取,其主要渠道就是在“探究性教学”为模式的教学之中。那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呢?笔者认为,这不仅要在学校的课外活动课程教育中有目的地进行探索与拓展,更应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地加以渗透和加强,为此,笔者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探究性教学模式”一般可归纳为五个环节:

下面通过课堂教学实例来说明“探究性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法。

一.实验探究模式的应用实践——“楞次定律”课堂教学实例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先引导学生回顾电磁感应现象中的三个实验并提问设疑:

(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2)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而产生感应电流方向如何判定?(3)将磁铁插入闭合线圈时,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又如何判定?

对于(2)的问题很容易用右手定则解决。而对于类似于(3)的问题,就无法用右手定则解决了。这说明右手定则具有局限性。那么有没有确定感应电流方向更普遍的方法呢?从而提出要探究的课题——寻找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更普遍的方法。

2.引导猜想,做出假设

要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应该找什么关系呢?教师适当点拨,尽可能地让学生进行思维发散性思考,并分析、比较、猜想,找出适合表达的物理量。条形磁铁插入或拔出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不同,从而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通量的增减有某种因果关系;而条形磁铁的n极和s极分别插入线圈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不同,又猜想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穿过线圈的原磁场方向有某种关系;感应电流要受到磁场力的作用,磁体和电流之间的互相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由此想到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和原磁场方向又有怎样联系呢?在此基础上作出假设——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通量的增减,原磁场的方向有关系。

3.实验探索,寻找规律

先指导学生观察清楚线圈的饶法,并选旧干电池用试触的方法确定电流的方向与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使学生明确:对电流表而言,电流从哪个接线柱流入,指针向哪边偏转。

学生每两人一组按实验示意图进行分组实验,分成四大组:1)n极下插;2)s极下插;3)n极上拔;4)s极上拔。并做好记录。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