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反思与感悟

发布者:冯孟柳     所属单位:汪墩中学     发布时间:2016-01-10    浏览数:0

初中语文反思与感悟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几年了,我校广大语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经过努力,语文课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在教改初期,仍然走了不少弯路。如: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以至于在一段时间里课堂上活动虽然很多,形式也丰富多彩,热闹是热闹了,可是热闹过后留下的却微乎其微----各种各样的活动及其丰富的形式让学生分散了更多的注意力。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在课堂上注入了大量的课外相关信息,让学生自己找出课文中自己最喜欢、最感动的内容,并阐述为何选择这些内容的原因,不管这些原因是否何成立,似乎都是课堂的“标准答案”,都应该得到老师的赞扬和认可。甚至有时,教师还会被学生的某些与课堂毫不不相关的观点牵着走,进入了盲目讨论的误区,而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字词标点、句子段落的具体分析,文学创作手法及规律的讲解在语文课堂上渐渐隐退了。一段时间后学生在作文中的错别字、病句数不胜数,他们甚至分不清什么叫表达方式,什么叫写作手法;不知道文章结构与顺序有什么区别,因此学生在语文学习的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上收效甚微。

一、语文教改感悟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非我们的教学目标,而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和途径。语文学习中用什么样的学习形式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都取决于教学目标的要求。

“语文教学应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之上”。这里的“平等”绝不是师生在任何事务上都是绝对平起平坐,更不是说教师与学生具有平等的知识水平。教师在尊重学生平等地位的同时又是高于学生的,他们要引导学生掌握更广泛且更有深度的语文知识。如果教师不加鉴别地肯定学生所有的言论,而不对其进行一定的点评和拔高,学生是很难获得进步的。因此,教师应在坚持学生平等地位的同时在某些方面又要高于学生。

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并不是要求我们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都要实现该教学目标,而是凭借语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课文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润物细无声”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佳教学境界。

很多教师认为,新课标的最终目标应是“学生的耳、眼、口、手等都动起来”,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下,达到大家都动起来的最终目的。其实不然,语文学习中的调动并不等于真正的激活,如果学生在调动的外表下内部的思维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这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动。不管课堂上采取哪些调动方式,只有那些能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学生的感情一直沉浸其中的方式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动”。相反,如果学生在热闹的形式下内部的思考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这样的“动”也无益。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任务是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的同时更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动学生的情思,这才是真正的“动”。

二、课堂教学注意的问题

1.教材。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探究”不仅是学生的探究,也包括教师自身对教材的探究和挖掘,如何挖掘好教材的深层内涵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千万不能课文还未读懂,就找来课外知识以拓展学生的知识。教师须知知识的迁移不是“见异思迁”,向课外延伸应有“度”的限制,很多时候,将延伸的内容作为课外作业完成,会更有收获。

2.教法。

任何一种课堂形式(包括电教媒体的运用)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活动要防止公式化、程式化:如有的课堂讨论或呆板单一,或信马由缰,或在枝节问题上争论不休;有的一节课则完全用鼠标代替粉笔,用录音代替教材等,这样的教学方法冲淡了语文教学的实际任务,难免有“做秀之嫌”。

3.师生关系。

我们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但更不可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只有教师适时介入,进行必要的点拨归纳,对文本作最后的拓展,才能将探究引向深入,也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层探究的兴趣,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和正确的观点。

三、课堂教学避免误区

1.不能让语文课变成朦胧诗,即阅读文章不求甚解笼而统之,了解大意即可。

2.不能将语文阅读变成警句摘读,即让学生只找出自己认为最精彩、最感人的语句,任意阐述缘由即可。

四、课堂教学建议

1.把预习、导读、复习、练习都纳入课堂。

教师指引,让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去实践,教师的主导作用则画龙点睛地突显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与指导和解决,使整个学习过程能把握重点,易化难点,激发疑点,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还可以让师生始终聚焦于教材,同时也节省了大量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时间,以便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更多的课外阅读。

2.要把握好课堂讨论。

在近几年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常见“你觉得哪里写得最精彩”,“文章的哪里令你最感动”等问题,这些问题本身提得很好,但我们在设计这些环节时常常忽略了目的性:你想让学生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得到什么?是对写作手法的了解?还是对内在含义的领悟?学生应该从哪个角度,用什么方法和思路去阐明“精彩”、“感动”的缘由呢?漫无目的的提问,随意的回答,只是在做低效劳动。因此,课堂上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此外教师面对学生的讨论时要注意适时调控。

3.朗读教学中要授之以“渔”。

朗读是品味文章的一个重要手段,好的朗读是建立在了解文章内容、揣摩文章语言和体会文章情感基础之上的,这些基础,只是反复朗读或空泛地评价朗读的好坏都是无效劳动。多问几个“这里应该怎样读”,“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语调来读”,“为什么要这样读”等,这样在教会了学生朗读的方法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文章的情感,可谓一举两得。

以上是我们在语文课改中的点滴感悟,从中不难发现,实行课改并非只是教学方法的转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思想、观念、方法等各方面的内容,它要求教师必须有一个脱胎换骨的转变,而转变的唯一途径就是钻研新课程标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更新,不断突破,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课改教师。 

 

 初中语文课改小结

这一学期以来,围绕“三案·六环节”课改的要求,本人进行了大胆地摸索和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有“破冰”的抵触,有行进的迷茫,有模仿的失误,还有感到一些成效的喜悦。说到课改过程,可说“酸甜苦辣咸”五味皆有。在此,本人对自己这一学期来的课改作一个小结与反思。

一、课改——改变了我的备课思路

    新的课改是以“三案·六环节”的呈现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的,所以备课也必须以这个要求为指导方向,这完全不同于我们所熟悉和掌握以及能在各种资料上能借鉴的备课设计方式,这完全要我们教师自己给自己“洗脑”,用一种全新的方式,从另一个角度来把握教材,进行教学设计,用“另辟蹊径”这个词不足以表达教学设计这个备课环节的艰难。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的“痛苦磨励”,逐渐寻到一些课文教学设计的门径,在这个过程中,也提升了自已钻研教材的能力。

二、课改——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形式

    对于本次课改,学习小组是重要的体现方体,也是课改的前提。只有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小组单位,才能真正实现小组的学习和管理功能。八年级的学生,自主管理和管理他人的能力都不强,但我们也在进行努力的尝试。“想唱戏,先搭台”对学生进行比较周密考虑后分成六人小组,再进行小组长和组员的培训,进行小组精神和制度建设,努力营造小组单位的氛围。


三、课改——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一直在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但怎么读书,怎么评价,怎么感悟,还是完全在老师的指挥之下。新的课改中,在“大板块”之下,进行“小组学”“小组展示”,学生的自主性增强了,自由活动的空间更大,于是,课堂上有了“我来说几句”,“我来评价”,“我想邀请”等这样一些以前老师说的语言。优秀的学生俨然就是一个个小老师的样子,让他们体验到了以前不曾体验的优越和自信。

四、课改——增强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小组学习与个体学习最大的不同在于需要合作,凸显集体的力量,作为独身子女的一代,自我为中心,不能与人正常交往,不会合作是一个通病,而“小组学”这种形式就必须要求他们在小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小组中与人合作,与人交往。开始虽然矛盾多多,正是显示出他们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欠缺。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这些学生在小组之中更能与人相处,班上同学之间发生矛盾的事情也减少了很多。他们多了些许宽容,少了些许尖刻,心中知道有我,也会明白还有“他人”。

五、课改——给了我更多的思考

    课改进行到此处,我看到了一些实效,同样还看到很多迷惑,感到很多不知所措,也还有很多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比如课堂的实效性、语文课本上细节的知识点、放手出去之后语文的基础不够扎实、老师对于学困生的把握、期末的千方百计 “抓质量”……这些怎样与课改更“和谐共荣”,需要更进一步思考。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