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国培 分享收获

发布者:卢大冰     所属单位:琴海学校     发布时间:2015-12-27    浏览数:11

很荣幸地与来自全国18个省区的初中骨干教师参加了“ 2010 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初中地理的国家级培训。当接到培训信息的那一天,就期待着走进北师大的校园,做一回北师大的学生;当第一天走进北师大的校园,就期待着能以此作为起点,与各地的骨干教师们一起交流、学习和探讨,将所学所思应用于今后的教学实践。培训日程安排非常紧张,也很辛苦,没有双休日,没有固定的教室,每天穿行于北师大的校园之中,让我重新体会了当学生的不易。半个月的时间,北京师范大学精心安排了培训课程,培训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教育改革专题报告、学科专题讲座、教师心理学专题讲座、学科专题沙龙研讨、野外拓展训练、北京城市地理考察以及深入中学现场听课观摩、学员学习成果汇报等。培训结束,回想一下这半个月的学习经历,受益匪浅。

    一、理论提升,引领方向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更多的是参与教学实践,备课上课是永恒的主题,尽管也参加过理论培训,但往往是时间比较短,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现象比较严重,这就造成了思想观念上轻理论重实践的想法。在这次培训中,教育部的专家们以他们多年来对我国教育改革的研究与思考,高屋建瓴地为我们解读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政策纲要。像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周满生教授作的《学习贯彻〈纲要〉,推进教育改革》”、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资历深厚的顾明远教授作的《让懂得教育的教育家办学》、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发展处乔玉全处长做的《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等报告从宏观上深刻剖析现在阶段我国各级教育存在的弊病,分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原则、核心、方针、发展任务,给我们指明了今后教育工作的努力方向,尤其指出创新是教育的强大动力,教师应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人人成才观念,多样人才观念鼓励个性发展。

    从学科发展上,本次培训的首席专家、北师大的王民教授通过《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动态与反思》,让我们明确了我国地理教学要以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评估作为主要的关注点,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将地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这是我们每一位地理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专家们在教育科学理论方面的阐述简要而精辟,为我们的思想注入了源头活水。教育名家的讲座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饱享了高品质的“教育大餐”。

    先进的理论只有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才能发挥彰显它的作用,才能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起到引领作用,如何用这些先进的理论,促进我们的课堂教学,让我们的课堂是根植在理论基础上的课堂,我想这就是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思考并研究的课题之一。

    尤其让我感动的是80多岁顾明远教授、赵济教授,虽然年事已高,可思路仍是那么清晰,顾老对教育的执着和热爱,对教师寄予的厚望让我们不敢懈怠,把他的“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记在心间;赵老对中学地理教材如数家珍,让我看到了老一辈教育家们德高望重的背后是他们几十年的付出,是脚踏实地走出来的结果;两鬓斑白的王能智教授三个小时的讲座一直站着,虽然有那么高的学术成就,却是那么谦虚,那样平易近人,“我这么说行吗”,“我说明白了吧”,“我说清楚了吗”,老教育家们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付诸行动呢?

    二、专家指导,增强动力

    还记得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正好赶上换教材,当时的老教师们对新换的教材有诸多的不适应,不到十年的时间,我面临着的不仅是教材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从懵懂困惑中一路摸索着走来,付出了太多的艰辛,未来将何去何从,我也处于茫然之中,正当我要安于现状时,很幸运地参加了这次国培。本次培训中有二十余个学科培训讲座,从内容安排上看,本着理论——实践——反思这样的程序,让我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感受着学习的快乐,既使思想得到升华,又在专家的娓娓道来寻找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专家们所阐述的教育观点、大量生动的教学实例、言谈中闪烁着智慧的光彩,精辟、独到的见解令人折服,带给我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启迪、反省和思考,也为我未来的工作提供了动力源泉。

    之一:在这次培训中,北京市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的王能智教授拥有四十多年的教龄和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老教授,他主讲的《中学地理教师的PCK》专题是我第一次听到,所谓的PCK ,就是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是学科教学知识,是将学科专业知识转化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可以教给学生的教学知识,为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完善学生自身的发展,它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更有效。尽管没有将这一理论理解透彻,但王老师所强调的一些观点却给人以启发:

    如:什么样的算是好课?虽然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征,但通常一堂好课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是教师要有“诚”。即教师是否诚心诚意地对待学生。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师要视自己的学科为神圣,喜欢上这一堂课。二是对学生要有“诚”,能公平的对待学生,课堂上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的参与面尽量广一些,即我们所说的面向全体学生。

    2.对待学生要有“程”。教师能真实的看待学生的认知过程。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是怎样的?当时的思维状态怎样?对这一知识点,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是怎样的?认知能力如何?某一结论学生是怎样得出来的?是教师直接给予的,还是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得出来的?教师要善于“抓扣”即要学会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正确的诊断,抓相异构想,了解学生当时的思维活动过程,也是与学生进行沟通和对话的过程;教师和学生的交道重要的是诊断,这样提高才快;解扣即是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并能够将学生的需求转化成具体的目标任务,让任务驱动行动,解扣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到学生心中的点火点,即治疗的过程,教学中最重要的过程就是诊断和治疗的过程。

    3.课要有“魂”。就是有亮点,学生或教师在课堂上生成的亮点,课后能让学生或老师不断品味。   

    4.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有变化。一堂课好不好,最重要的是看学生,看学生能力的变化。怎么看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变化?就是通过拓展训练,看学生的知识的迁移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最高境界:怎样让学生进入琢磨的状态。当然这是要求的很高了,一堂课,一个班级里能有2—3个学生进入琢磨状态,那就已经是很成功的课堂了,学生会主动琢磨某一问题的实质或向外拓展,琢磨就意味着他要尝试,要有切磋,要有反思等等。

其中前四项是基本要求,后一项带有探究性质,仅仅用一张纸来评价一节课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已经过时了。

    之二:在这次培训中,有几位来自进修学校的教研员和一线教师,专门作了关于地球地图教学策略、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教学策略等方面的指导,如吉小梅老师在“地球地图教学策略”的报告,既有理论也有方法,她从课标的角度,分析挖掘教材。报告中有两次提问,对我们的影响深远,第一次她这样问我们,在我们的课堂中:

    认识地球形状的故事讲了吗?反复使用地球仪了吗?

    学生观测教室的影子了吗?与其他地方的同学交流了吗?

    使用现代的Google earth了吗?

    这些提问让我们反思,我们过去的课堂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以课时紧张为借口不给学生体验的机会,很少有老师能做到领着学生去测量影子,与其他省市区的同学交流。当我们淹没在繁重的教研、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班级管理中和生活中时,往往忽略了不断的学习滋养自己,尤其是对地理学科外的领域重视不够,比如很多教师对Google earth非常陌生,更难以做到熟练、恰到好处的应用到课堂教学;再如Mapinfor 等常用制图软件、Photoshop等软件的应用也是软肋。地理教师应该是个杂家,要追踪科技的前沿并占有、使用这些资源,为教学服务。

    现在,教师们都会说: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做得如何呢?吉小梅老师再一次向我们发问,在我们的课堂上:

    是谁给出证据证明地球的形状?

    是谁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描述了地球的大小?

    是谁用事实说明了地球的自传 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的?

    是谁运用地球仪说出了经线与纬线的划分?

    于是我们得到一种很好的反思课堂教学的方法:我的教学是以“谁”为中心设计的?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用了哪些教学策略?因为教学策略是上位的,是有思想观念统帅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它是为实现目标而设计的,它指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因而,有了教学策略为武器,就可以改进我们的教和学的行为,就可以改进我们的课堂,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

    三、课堂实践,拓展思路

    在培训中,来自一线的教研员和教师不仅带来了自己实践的经验和体会,也带来了他们新的思路和方法,无论是从录像课中还是从教学观摩课中,都感受到了他们对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和良好的教学效果无不建立在对课标的深度解读中。备课先分析课标,再细化成课堂目标,用课标作为课堂指南,避免课堂走偏,盲目性,这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过去,很多教师对课标重视不够,备课时一般只有备教材、备学生两个视角,这样做出的课会有时会感觉缺少地理的味道,或者仅停留在教材的层面,就教材教教材,难以顾及学生的长远发展。通过培训,弥补了我们在课标认识、使用方面的缺口。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在首都师大附中听了付迟老师的一节《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这堂课是地图一节的难点之一,但付老师利用一节课的时间,不仅使学生认识了各种地形、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各种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更重要的是他以身边的地理事物为例(香山、来访的泰国朋友),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为学生设计了学习思路。为了告诉泰国朋友香山的高度,同学们先后理解了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为了告诉泰国朋友香山的地表起伏状况,同学们认识了山顶、山谷、山脊、陡崖、鞍部等地形;为了将地表起伏状况告诉泰国朋友,同学们学会了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并能准确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而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而是利用现代的三维立体手段,将实物和等高线地形图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最欣赏的是最后的两个探究问题,一是利用已有的等高线知识为泰国朋友设计一条登山路线,并说明设计的理由。这个命题教师没有添加任何附属条件,就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讨论、思考。本来,付迟老师像我们大多数老师设计的那样,标准答案是从缓坡登山,省力但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却出乎他的意料,这几种地形,都有学生选择。本来他想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说出他预设的标准答案,但他临时犹豫了一下,让学生说出自己选择的理由,结果学生说的都很有道理,选择从山脊,跨越鞍部登山的同学的理由是“可以沿途欣赏更多的风景”,从陡坡登山的同学想体验冒险的感觉,从坡缓处登山的同学想省力,从陡崖攀登的同学喜欢攀岩……,其实事实上,我们生活中的登山,大多是从山谷登到鞍部,然后一转,从鞍部登到山顶,并不是从缓坡登山,这一点连我们很多老师都忽略了这一生活事实,但学生的开放性答案,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个课堂上生成的结果,说明学生不仅仅掌握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而且已经能够熟练的应用等高线地形图来指导生活了,这才是地理课的最高境界,是对知识的升华。第二个探究题目是野外遇险的逃生指导,也用到了等高线地形图,虽然时间不是很充分,但还是展示出了其设计意图,学生也最终理解了在山区(山谷)突遇暴雨或泥石流时的紧急逃生方法,这又是一种技能培养。当然这堂课也有其强大的三维立体多媒体的支持,使其将教师的意图体现的更加完美。总之这堂课整体下来,教师始终处于一种引导地位,学生始终处于有目的的自主学习状态,积极性也很高涨,与我们平时所见的地理课相比,更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的课堂。成为这节课的一个亮点,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大的调动。

    只有三年教龄的刘雪晴老师敢于向传统的课堂挑战,《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将课堂移到了篮球场,席地而坐,共享一张大大的铁路线分布图,让学生自己寻找铁路,感受铁路线经过的省区。学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时,借鉴网络中的种菜游戏,制作专门课件,让学生在中国的版图上种植各种农作物。学《西双版纳》一节,指导学生搜集各种资料,设计导游词,然后共同探讨旅游资源的形成原因……既有科学性,又有趣味性。

    还有人大附中赵咏春老师做的那节《中国自然资源》,以往这节课对我们很多老师来讲,内容简单,几句话可能就带过去了,但是,赵老师的教学设计,却让我们受益匪浅。她并不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也不是仅仅讲述知识目标,而是将课程标准里的情感目标,通过活动的方式,予以达成,效果很好。

    在讲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时,赵老师拿了一袋子糖果,把它比作地球上最后的石油资源,学生从第一排开始,分别扮演爷爷、爸爸、儿子、孙子、曾孙等等一代代人,把糖分给第一排的同学,让他们向后分发,并没做什么要求。结果学生在分发的时候,有的自己留了两三块,有的自己留了一块,还有的学生一点没留,都传给后面的了,然后教师找了几位不同情况的学生,问清楚他们各自的原因。这对孩子们的教育太直观了,学生们很深刻的感受到了非可再生资源越用越少,不可再生的特点,懂得了要珍惜非可再生资源。当然这里还有一点小遗憾,对于那些一点没留,都传给后面的学生,教师最好给他们讲解一下,节约并不是一点不用,而是要合理利用并十分珍惜。

    对于可再生资源,赵教师没有完全抛弃教材上的素材而天马行空,因为教材上给的黄河断流、淮河污染的素材很好,就拿来用了,做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时,教师从学生司空见惯的送、收贺卡入手,通过数据,来说明观点。每4000张贺卡就要毁掉一棵大树,教师先在班里对学生送收贺卡的数据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对于一年内收到10张、10--20张、20张以上的人数做了统计,然后以最少10张统计,每班50人,人大附中全校80个班,全北京约1200所学校,按1000所学校来计算,10*50*80*1000/4000=10000,也就是说,北京市的孩子,光贺卡一项,每年就要最少毁掉10000棵树木。事实胜于雄辩,我想学生们会记住很久,而且以后对贺卡的态度也肯定会发生很大改变。当然,教师并没有满足于这种震撼效果,而是简要的让学生讨论了贺卡这种表达友情的方式的利弊,并发动学生找出既节约,又能表达感情的其他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是,抛弃了一种不好的行为方式,同时也建立了好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这样,就能避免学生因为没有表达友情的方式,而无法将信念导之于行动。

    随后,教师又用google earth展示了全世界森林覆盖率的图片,学生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所处的位置,与其他地区比较,基本上是光秃秃的,那种图片对比的震撼,也是很强的。这些,已经足以让学生在心灵中种下节约资源的种子了。

    这是一节成功的情境教学的案例,让老师们感受到了这种活动式情境教学的真正魅力,也启发了教师们如何找到合适的情境切入点。

    四、调适自我,精诚合作

    培训的第一天下午,就由北师大心理学院院长许燕教授作了《教师心理压力的调试》的报告,许燕教授用她的研究、调查和实践告诉我们,减轻压力不意味着没有压力,适度的压力可以给工作注入动力,提高工作效率。但长期处于高工作压力下无法解决,又缺乏缓冲和外部支持的话,就可能会发展成为职业倦怠或者枯竭,而枯竭带来的多是负面影响。

    其实作为一线教师,大家普遍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有“圣人”情节,普遍存在心理压力,有心理隐患甚至疾病的也不在少数。我们应该通过合适的、科学的方法进行调试,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一个心理健康的智者。正像有老师说的那样:“平时工作真的有压力,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虽然也有自我放松,但从未上升到理论角度去思考,也没有想过寻求专家的建议帮助。要想有高的工作效率,首先要有好的身体素质,这要从自我心理调适做起。只有有了身心健康的老师,才会有身心健康的学生,不是说我们不能改变天气,但能改变心情吗?试试看吧。”

    本次培训安排了一天的拓展训练,在拓展训练师的组织带领下,进行了“雷区取水”、“电网逃生”、“盲人方阵”、“车轮滚滚”四个拓展训练项目,四项活动都是需要团队合作来完成的。在一项项的活动中我们感悟到:第一,无论多难的任务,总有它的解决方案,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设计,任何计划要尽可能的把细节设计好,细节决定成败,如果细节出现问题,要立刻进行调整,不能等靠,错失良机;第二,民主与集中要找到平衡点,群策群力,但最后的决策要由领导果断作出,并坚定不移的执行,这考验一个团队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一个团队,要有骨干成员,有让大家信服的领军人物,这个人物要在不断地行动中积累自己的威望,在关键时刻,能定军心、出主意,为决策者提供好的方案。第三,既然是一个团队,就不能放弃一位队友;第四,对待任何一个看似简单的任务,都不能掉以轻心,否则会为此付出惨重代价。这和我们的学校教学相似,教学本身就是一系统工程,需要团队精诚合作,如果没有一个向心力和凝聚力,就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成绩。作为团队的一个分子,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这个团队整体提升、强大。

    五、分享收获,分享感动

    为期半个月的培训,与走在教育改革前沿的专家、学者和老师们学习,这些天聆听着他们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享受着高层次的理念讲座,一次次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在与各位专家、教授的思维碰撞中,我们的思想得到了升华,理念得到了提升。培训过程中组织的沙龙活动,也为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提供了交流的机会,有了这种引领,会让我在今后的地理教学征程中有更大的收获。

    在分享收获的同时,我更被感动充盈着。虽然北师大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向往的学府,但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之前,多少还有些担扰。出乎意料的是,北师大的培训服务团队已经把我们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都想在了前面,学员手册上详细的培训时间、地点和内容安排;学习资料;北京交通地图、周边交通提示、生活中的意外解决等问题都想在了前面,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方便。

    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给了我大力支持,让我在学习培训的过程中没有后顾之忧。因我参加培训,组内的老师们在已经满工作量的情形下轮流给我代课,班主任老师协助代课老师组织管理学生;回来后学生们的掌声、脸上的笑容让我感动,孩子们和我相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经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都将是我教育生涯中永恒的记忆。

    虽然培训结束了,我知道,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探索追寻的脚步却不能停止。正像北师大王民教授说的那样,你们就象一个海绵在不断的吸取知识的营养,只有待回去后慢慢的在工作中进行释放。我会以本次培训作为新的起点,适应新课改的精神,领会《纲要》精神,确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观念,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自己作为一粒种子,形成燎原之势,在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骨干示范作用。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