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的教学案例

发布者:曹来喜     所属单位:第三中学     发布时间:2016-01-11    浏览数:0

 

(1)谜语导课

以一则关于乙醇的谜语进行导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课堂趣味性。从谜语中可以引导学生去认识乙醇的某些特性。学生可以说说他们眼中乙醇的特性。从而过渡到探究一,即对乙醇物理性质的探究。

(2)观察体验,总结物理性质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桌上无水乙醇的颜色、状态,并闻其气味。用中性笔或圆珠笔(含有机物)在手背上写一个“酒”字,用蘸有无水乙醇的棉签反复擦拭手上的字。这个小实验采用直观的体验式教学,目的是加深学生对乙醇物理性质的感性认识,特别是用棉签蘸乙醇擦字,同时感受到乙醇的溶解性和易挥发性,实验简单有趣再提问:为什么不能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学生得出乙醇与水互溶的结论。然后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乙醇的物理性质。

(3)搭建模型,探究乙醇结构

从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出发,根据乙醇的分子式C2H6O和乙烷相比多了一个氧原子,让学生动手将乙烷模型改装成乙醇分子模型。

在此环节中,学生亲手搭建分子模型,可强化学生对乙醇结构的直观感受,在头脑中建立有机物的立体结构模型。

指导学生进行课本上乙醇与钠反应的实验,学生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与之前学过的水和钠的实验进行比较。最后进行归纳,在老师的引导下,以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通过提问推理出乙醇合理的化学结构。突破本节课的第一个重点。

为便于学生理解,用动画模拟乙醇和钠反应的微观断键过程,引出官能团和烃的衍生物等概念。

(4)关注生活,提出问题,引出化学性质的学习。

①创设情境1:加油站的宣传标语“使用乙醇汽油,节约石油资源”,引出乙醇的可燃性,让学生体会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②创设情境2:教师过渡,美酒可供我们引用,乙醇汽油可以驱动汽车,环保又节约,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教师播放酒驾视频,使学生意识到酒驾的危害性,同时也认识到酒对人类不利的一面。

观看完视频,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醉酒之人的状态和交警检验酒驾的过程,提出他们想继续了解的问题。学生相互讨论,提出的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是:(1)饮酒后,乙醇在人体内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变化?(2)交警检验司机酒后驾车的原理是什么?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乙醇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示意图,引出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笔者对课本实验做了简单改进:用酒精灯加热铜片至红热状态,立即撤掉酒精灯,此时用胶头滴管在红热的铜片上滴加2~3滴无水乙醇。改进之后的实验操作简便,所用乙醇极少,也便于闻到乙醛气味。体现了化学实验微型化、绿色化、简洁化的趋势。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学中的问题在问中解决”的学习习惯,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的思想。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铜的作用,并给出乙醛的结构,让学生从原子守恒的角度书写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的方程式。

学生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检验酒驾的原理,是课本上资料卡片上内容,笔者将其容改为学生分组实验。这样做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重铬酸钾氧化乙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高锰酸钾是有机化学中常用的氧化剂;

3、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让学生亲身体验乙醇的还原性的应用,使课堂学习最终回归实际生活。完成对性质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乙醇的性质,总结乙醇的用途,感受并赏析化学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5)迁移提升,归纳整理

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地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同时围绕本节课的重难点,布置相应的习题练习巩固。

拓展延伸饮酒的危害性,告诫青少年不要喝酒。同时完成作业布置。

教育价值:现代学习理论认为:认知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学习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在于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故而,我在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力求体现: 

1、让学生成为学习化学的主体。遵循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过程,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符合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规律,也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局面。让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有效的合作者。

2、注重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创设生活情境,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使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引领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生活中的化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皆化学”,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生活—化学—生活”的学科特点。

3、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以合作探究为手段。尽可能把一节课的各个环节设计得生动有趣、简单直观,最大程度地让同学们参与其中,不断撞击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在思索中学,在表演中学,在探究中学,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学到什么”、“学生是否会学”为评价课堂有效性的标准。

总体上看,该节课的教学过程围绕着一个中心点: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贯穿了两条线:一条生活线,一条知识线;实现了三个拓展:社会价值的拓展、学科价值的拓展、化学反应的学科拓展。这些最终都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在独立探究中冷静思考,在合作交流中积极思辨,在师生、生生互动中理解掌握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化学的乐趣。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