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坛讨论

发布者:蒋霞     发布时间:2016-01-16     浏览数:0

     虽然我一直在教作文,但一直对考试不上心。从作文意义来讲,学校作文考试的要求的确是比较低的,哪怕是到了以后高考的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看图作文、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其要求也一是一,二是二,没有什么复杂的概念。所以我教学生,基本上不讲考试,我相信只要基本功打扎实了,作文能力形成了,考试就没有问题了。但是家长不这么看,家长们以为我一直在教考试,因为孩子们的考试成绩的确都蛮优秀。但我总是说,学习作文,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做人,作文可以培养逻辑、思辨、审美、文明、智慧,作文学得好,就是一种做人的修养。现在我还是这么认为的。
       但考试也是个事儿,不做不行。有幸得到老师们的信任,我常常为老师分析课本上的单元习作,也常常指导考试作文和竞赛作文,参与考试作文命题和竞赛作文命题,有些经验。眼看又接近期末考试,有些老师对作文复习颇头疼,所以特开此专帖,专门聊聊这档事儿,供老师们参考。我写东西多有感而发,少推敲,有不当之处,请多指正。
       若你有什么作文应试教学上的困惑,也可以在这里提出来,我会尽量助你一臂之力,与你一起探讨解惑之法。
       下面是我刚才理的一个提纲,后面我会按这个提纲一招一招往后聊。列出来了就得写下去,这对我自己也是一个督促。:

决胜九招:指导学生作文考试所向披靡
1、眼到心到才开窍
        ——如何指导学生积累材料
2、信手拈来都是宝
        ——如何指导学生感悟生活
3、有的放矢效率高
       ——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考试标准
4、排兵布阵第一炮
       ——如何指导学生审题构思
5、千军万马循栈道
       ——如何指导学生做好选材立意
6、妙计制胜觅绝招
       ——如何指导学生创新突破
7、细微之处情思到
       ——如何指导学生形成细节意识
8、花红柳绿春意闹
       ——如何指导学生展现文采
9、临阵磨枪也有效
        ——如何指导学生考前准备
一、眼到心到才开窍
——如何指导学生积累材料

       写出好作文的前提是有材料可写,特别在考场上,短时间内要审题构思书写,如果平时没有大量材料积累,考试时就发晕了,免不了胡编乱造,或套路,或模式,陷入机械应试的悲剧。这是语文考试的巨大悲哀,好成绩就免谈了,还因此毁了学习语文的基石,悲剧甚至可能蔓延到整个成长过程。
       材料怎么积累呢?都知道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但是,生活人人都有,可为什么有的人提笔就有材料,有的人搜肠刮肚也找不到习作素材呢?难道是有的人记忆力超强,将生活中的所有事物和经历的所有事情都记住了?恐怕谁也不敢吹这样的牛,生活的纷繁复杂,怕是没有人能说得全面、说得清楚。只是,有的人特别善于积累素材,聚沙成塔,从而达到了信手拈来皆文章的境界。

1、习作素材积累不同于知识积累
       习作素材的积累与知识积累有很大的区别。知识积累是习作积累的基础,知识积累依靠记忆和经验,习作素材的积累依靠思考和感悟。没有知识,想写好习作是空想,有了知识,没有思考和感悟的习惯,想写好习作还是空想。因为习作不是知识的堆砌,而是自己的情感表达、思想抒发,只有善于将知识转化为认识生活、感悟世界的能力的人,才能真正积累习作素材,写出好的习作来。

2、看见了与体会了的区别
       生活中各种事情,各种现象,在身边发生的时候,一定会引起我们注意。比如走在路上,阳光投下的树荫,迎面吹来的凉风,有一个人在大声喊叫,一只白色塑料袋在风中翻滚,等等,是我们能看得见、感受得到的,但是事过之后,基本上就被忘记了。有些突发事件,让人吓了一大跳,或让人笑得肚子疼,总之是那些特别刺激的,就会给人留下一些印象,比如一个人走路摔了一跤,一条虫子突然掉在脖子上,等等。留下印象的事情,往往过一段时间还会想起来,但时间久了,也会忘记的。还有一些事情,别人好像没怎么留意,可是自己印象深刻,事情过后,还要跟自己的好朋友说起。这样的事情,往往印象更加深刻一些,保存在记忆里的时间更久一些,就是因为这样的事情自己留意了,有了真切的情感体验,并且思考过的缘故。
       平时养成思考的好习惯,探求一些事情和现象的起因和发展方向,让各种事物和现象在自己的脑海里留下更深的印象,就可以说是在进行习作素材积累了。当然,如果勤于动笔,将自己思考的内容都记下来,就实现了更有效的积累。
       不论知识的积累,还是习作素材的积累,都是一个逐渐聚积的过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积累不起来的。并且,人的脑袋瓜只有经过反复思考和感悟,才会越来越聪明,懒得思考的人,就会慢慢地变成笨蛋。

3、从神奇的名词开始
        名词是一个事物的名称。每个名词后面都有一个神奇的世界,在直感中,这个世界是静态的,特别利于培养积累素材的好习惯。
       直观感觉中的静态世界,是构成生活环境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孩子观察条理性与逻辑性的最佳内容。不论看图写话,还是现实场景,传统作文教学中讲究观察的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的顺序,都是对培养观察基本条理的积极探索,可惜只停留在顺序本身,生硬的观察方法让孩子们感觉索然无味,自然就无心观察,导致了只有培养形式,没有培养效果。需要扬长避短,融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将对世界的认识变成了一种紧密结合生活的快乐。
       身边的静态世界,是一个无声的神奇世界,城市有城市的心事,乡村有乡村的想法,山有山的理想,湖有湖的愿望。身边的每一幢楼房,每一条街道,每一棵树,每一株草,它们静静地守在自己的位置上,默默相望,共同感受着大地传递的信息。因为它们不会到处乱跑,以一种相对稳定的顺序构成我们的生活环境,甚至影响了人们很多生活习惯,到学校读书,到电影院看电影,到家里吃饭,到床上睡觉,等等,已经成为理所当然的生活习惯。可见,这个静态世界其实与生活融为了一体,聆听心跳,感受呼吸,偷听梦呓,陪伴成长,对我们的喜怒哀乐了然于心。这样的世界,怎么可以忽略?
不过静态世界虽然相对稳定,却是非常复杂的,不单构成的事物繁多,而且各有各的形状,各有各的颜色,谁也不会屈从于谁,所以乍眼一看,实在是乱得很。怎样从这看似乱糟糟的世界中整理出一些条理和逻辑来,是习作素材积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逻辑是一种思维上的规律,是合理的基本保障。
       静态世界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世界。能否顺利建立完整的概念,决定了对静态世界的顺序与逻辑的把握程度。完整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认识,每个年龄段需要达到的要求不一样,是从身边生活和自身体验开始,最终达到可以容纳整个世界的胸怀。所以,完整不仅是习作素材积累的方法、习作表达的技巧,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培养和追求。
       这种完整的意识,就是从一个一个简单的名词开始的。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