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5)”——江西省中小学(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1. 作业标题:作业二:微课程及教学应用截止时间:2016-03-18
  2. 作业要求:
     

    近几年,微课以其短小精悍、针对性强,传播形式多样等特点受到了广大教师的追捧,也因其以视频为载体,呈现知识点的趣味性强获得学生们的广泛喜爱。请您选择并观看《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 、《微课程及教学应用》这两门课,谈谈您对微课的理解,以及您在学习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最好可以举例说明。

    要求:

    1. 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请老师们务必在截止提交日期之前完成提交,否则逾期将无法提交,这将会影响您的考核成绩!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二:微课程及教学应用

提交者:曹以山     提交时间:2016-01-14    浏览数:0     

谈谈我对微课的认识

一、微课的特点

 1. “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

      “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测。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

  2. “微课”的规模小、时间短、参与性强。

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生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3. “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二、微课的优点

1.微课时间短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在10分钟以内。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微课内容少

       微课”的问题**,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

3.资源容量小

“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

三、学习微课后的反思

     在此之前,对于微课的认识仅限于微课就是一个实验教学视频,只把它当做一些不方便或条件有限不能在课堂开展的演示实验,而用现有的视频替代演示实验的视频。在这次研修之后,我知道了微课是一个微视频,不只是实验视频,而且包括了与微视频相关的微课件、微教案、微说明、微习题、微反思以及重要知识点的“微小版”。微课有讲授、演示、实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多种类型,微课可以在上课,就一个知识点、一种习题、一个演示实验等进行讲解;可以用一个微课,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微课也可以就上课所讲的化学中很多学生一时难以理解计算题,老师通过在电脑或在草稿纸上将解题过程录下来,学生课后通过看微课视频,自行理解。

在以前的制作微课时,总是通过下载一些网上的演示实验视频,再结合视频讲解实验,这种形式的微课,学生在看了几次之后就失去了兴趣。在此次研修之后,我对微课的制作也有了一点了解。微课的制作可以通过一些教师自己拍摄的生活中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现象的简短视频,再通过课堂讲解,这种化学与生活的视频,即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让学生很好的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微课视频还可以老师在实验室自己亲自做一些演示实验,录制下来再在课堂上给学生看,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网上很多实验视频操作不规范,另一方面让学生感觉这是老师在现场做实验,而不是简单的照搬别人的。微课的制作也可以是教师课前将一些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或一些结题过程,通过录屏软件录制下来,让学生可以在家或在课余时间观看。

总之,我理解的微课,是一个微视频,不仅是实验视频,还可以是习题讲解、知识点讲解。微课是一种教学时间短、内容少、重点突出的小型课堂。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