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5)”——江西省中小学(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1. 作业标题:作业二:微课程及教学应用截止时间:2016-03-18
  2. 作业要求:
     

    近几年,微课以其短小精悍、针对性强,传播形式多样等特点受到了广大教师的追捧,也因其以视频为载体,呈现知识点的趣味性强获得学生们的广泛喜爱。请您选择并观看《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 、《微课程及教学应用》这两门课,谈谈您对微课的理解,以及您在学习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最好可以举例说明。

    要求:

    1. 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请老师们务必在截止提交日期之前完成提交,否则逾期将无法提交,这将会影响您的考核成绩!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二:微课程及教学应用

提交者:黎清娥     提交时间:2015-12-19    浏览数:2     

 

微课及教学应用

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左右(一般人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微课程是一种新型的“课程”组成单元。微课程的主要载体是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也可以是其他媒体形式的微内容,如文本、音频、动画、软件等。目前出现的微课程概念大多是由一个视频文件组成,以讲授一个“知识点”(包括概念、知识、问题等)为主体,它与学习对象相比较更加强调“视频”这一媒体的应用,这与慕课的核心内容——基于“视频教学”不谋而合。因此,微课程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媒体、工具和资源而存在,而是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组成单元而存在。

  微课程是一种开放性、动态性的资源结构表征。为了避免微课程存在着过分简化知识的表征倾向,允许在线教师与学生自由编辑,体现了微课程教学具有动态性、开放性的特点。微课程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动态性的资源结构表征,但它需要与相应的教学环节、教学模式相结合,才能体现其应有的教学价值。

  有人认为,微课程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因此,微课程在“知识点”教学内容组织的基础上,其相应的教学环节的选择就成了微课程整合教学应用的前提。所谓教学环节,就是指教学过程所涉及的各个阶段和程序。由于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所以教学环节所涵盖的内容相当广泛,但是,由一定的教学环节组成的教学活动就构成了特定的教学模式。

 微课程的教学环节——课前、课中和课后.根据普遍观点,微课程的教学环节应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主要教学环节,以及包括评价、诊断“两个”辅助教学环节,才能算是比较完整的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应用。

很多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学者普遍认为,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主要在课前与课后,而在课堂教学过程的几十分钟内,一般也难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还是要依靠教师去言传身教。笔者认为,这可能是与当时占主流地位的“大型课程”教学资源应用具有系统性和封闭性等缺陷有关,也可能是与当时课堂教学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教学资源类型有关,使得传统教学资源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没有被充分利用。微课程是为解决教学“一个小问题”而开发的,以扎根于学科教学为宗旨,具有易操作和使用灵活等优势,可以围绕着“知识点”设计成不同的课程资源类型,如基于问题学习、基于案例学习、基于情境学习等;也可以承担不同的角色,如概念教学、知识学习、问题解决、难题探究、课后练习等。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使教育产生了革命性影响,然而,课程变革最为关键,它是现代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缩影、一种尝试。目前,随着微课程在各种教学环节和教学环境中不断得到创新应用,很可能会导致我国教育领域现行的教学模式产生深刻的变革。

    目前,我们学校就经常有微课比赛。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