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5)”——江西省中小学(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1. 作业标题:作业二:微课程及教学应用截止时间:2016-01-18
  2. 作业要求:
     

    近几年,微课以其短小精悍、针对性强,传播形式多样等特点受到了广大教师的追捧,也因其以视频为载体,呈现知识点的趣味性强获得学生们的广泛喜爱。请您选择并观看《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 、《微课程及教学应用》这两门课,谈谈您对微课的理解,以及您在学习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最好可以举例说明。

    要求:

    1. 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请老师们务必在截止提交日期之前完成提交,否则逾期将无法提交,这将会影响您的考核成绩!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二:微课程及教学应用

提交者:万小敏     提交时间:2016-01-14    浏览数:0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区别于传统上课形式和拍成教学视频的教学实录形式,是在两者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研究形式。师生可以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辅助教学资源;也可以将其下载保存到电子终端设备上实现便捷的移动学习。因此,它具有如下特性:

1、灵活性:

一堂10分钟的微课,容量只有几十兆左右,画面设计优美、内容安排精当、节奏把控准确、讲解针对性强。学生可以在线观看课例,查看学案和课件等辅助资源,起到课前预览课后复习的作用;也可以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手机、MP4等)上,在课余闲暇时间实现移动学习。由于使用自由度高,学生更容易进入聚焦状态,提高了学习的实效性。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在时空及内容上自由选择所需微课资源,取长补短,促进提高分层、分类教学的效果。

2、精确性:

 “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微课例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或疑点,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微课内容以短小著称,但秉持有限时空,无限创意精神,可以在简短的时间内将微课做到别致、精致。如我们可以把语文课中的作者介绍、文体介绍制作成微课。

3、探究性:

 “微课开发不追求问题研究的系统完整性,但具有问题研究过程中调查研究、过程分析、结果论证等特征。这一特征既让过程具有探究功能,又使学生容易上手,为学生的主体发展提供了传统教育无法实现的广阔时空,发挥了人与环境交互融合的作用。在开发过程中,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按照自己的兴趣需要选择开发主题、制定开发方案、得出研究结论,自觉地获取知识,提高素养。

4、局限性:

微课不是课程,课程的两大构成部分是课业和教学进程,微课中有课业,在视频类微课中似乎也有进程,但是这种进程是虚拟的,并非是教师与微课使用者之间构成的真实教学进程,就是一种数字化学习资源。微课中需要设计一定的教学活动,有时还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来呈现微课的内容,微课中的教学活动是相对固定的,不具有真实课程中的生成性特点,因此也不能把微课表述为一种教学活动。微课的特点与课件的特点类似,只是这种课件的作用更多的是辅助学习者自主性的,而非教师的

可见,微课是一种可以辅助学习与教学的资源,基于微课资源打破了传统课程的概念,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充分拓展了灵活性,但是尚不能代替传统课堂教学。

     在学习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收获很大。比如,知道了如何使用多媒体,在备课中增强了对学生的了解,通过微课的开发,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了分享和合作,培养了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