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5)”——江西省中小学(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1. 作业标题: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截止时间:2016-03-18
  2. 作业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全面掌握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技巧和策略。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修成果提交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

    要求:

    1.内容要包括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其中教学过程中要把每一个环节使用的媒体及设计意图写清楚

    2.字数不少于500字。

    3.作业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作业,成绩为“0”分。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

提交者:许红     提交时间:2016-01-12    浏览数:0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案例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由于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而得到了广泛运用。本文结合自己的课例就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应用,设计了《轴对称图形》一课。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正确地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有利于小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小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有利于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借助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小学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运用信息技术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过程显示出来,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理解知识。

三、借助信息技术,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

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四、借助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还原于学生生活实际

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是简单的使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学科问题,又能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

以下是我设计的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案例---------轴对称图形

一、教学目标

1、利用学具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并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对称轴的含义,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通过利用学具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观察和概括能力。

3、通过轴对称图形的学习,感受数学的对称美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会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难点:体会轴对称的含义,总结和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操作学具、剪刀等。

四、教学过程

(一)请你看一看,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我们的祖国有迷人的风景、美丽的风光。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多媒体展示有关对称特征的一组风光画面。有北京的天安门、西湖中的塔和塔的倒影以及香山的红叶等等。

仔细观察这些图片,你能发现什么?

〔通过出示一组新颖有趣的风景图,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很快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让学生初步感知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又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请你剪一剪,揭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1、电脑由左往右缓缓出示:     突然,图形嘎然而止。  

师故作莫明其妙:哎,怎么不动了?是电脑累了吗?这样吧,请同学们猜想一下,接下来会是什么样子呢?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并用手在空中画出来。

谁能说出这个完整的图形是一个什么?(一颗爱心)

〔运用媒体给学生创设一个想象的空间,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而且使学生形成了清晰的轴对称图形的表象。〕

2、你能根据上面的图形剪出一个完整的爱心吗?〔注:学生每人一页不同颜色的纸〕比一比,看谁最有办法?

学生试剪爱心,并让剪得最快的学生说出是怎样剪的。(对折后剪)再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想到的。

〔通过学生自己想办法动手剪爱心,增强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和操作实践的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创造性。〕

3、让学生把剪下的爱心纸片对折,问:你发现了什么?(板书:完全重合)

像这样,对折以后两侧完全重合的平面图形,我们把它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

我们把爱心纸片对折后两侧完全重合,中间就出现了一条折痕,我沿这条折痕画出一条直线(画对称轴),你能给这条直线取个名字吗?(学生试取名字)

我们课本上把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为了区别于一般的直线,对称轴一般要这样表示:

4、请同学们用剪下的爱心纸片边演示边说一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学生试说)

我们一起来看课本上是怎么说的。(出示课本上的概念)

〔在揭示概念这一教学环节中,注重了教学策略的多样化。首先让学生对折爱心纸片发现两侧“完全重合”,为揭示概念做好铺垫:再通过让学生给对称轴取名字,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对称轴的理解,而且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挥自己创造性的机会;最后让学生在边演示边说的活动中,获取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说一说,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1、同学们,你们以前见过轴对称图形吗?请举例。

2、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精美的图片,你能否判断它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依次出示:蝴蝶、塔松、枫叶、鲸鱼、鸭子等图片)

〔根据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但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的特点,设计了一些精美的图片,再次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愉悦、兴奋的氛围有利于所学知识的内化。〕

3、同学们猜一猜,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几何图形中有没有轴对称图形?(学生猜想)同学们的猜想对吗?请同学们利用学具(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任意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任意梯形、等腰梯形、圆等图片)折一折,证实一下到底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又各有多少条对称轴呢?请把结果填入表格中,特别提出圆这个图形有多少条对称轴?可以让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得出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学生探讨完后,小组汇报交流。

〔在本教学环节中,先让学生猜想,在学生急于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的情况下,再让小组合作探究,学生积极性高,参与意识强,群策群力,发挥合作优势,既主动地获取了知识,又培养了合作精神。〕

(四)请你找一找,联系实际巩固知识

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地方用到轴对称的知识了?请举例。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天安门、飞机、汽车等等建造时都应用了轴对称的特征?(学生试着回答)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老师还上网浏览了一番呢。(电脑展示《美妙的对称》网页。)如果同学们想了解有关轴对称更多的知识,课下也可上网查阅有关资料。

〔这一环节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轴对称的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并被广泛应用。同时,又给学生提供了一种上网查阅资料的方法。〕

(五)请你和我一起做

请学生用开始剪出的爱心卡画上精美的轴对称图案去装扮教室。教师也动手剪出带有对称特征的“美”字图来,将学生的作品一一展现在黑板上,再在黑板上贴出老师剪出的“美”字。告诉学生,有了你们的这些对称美丽的图形,生活才变得更“美”了。

〔本环节是这节课的亮点和高潮。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无比高涨,创造出了许多出人意料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学生无穷的创造力。〕

(六)全课总结

看到你自己的作品,你想说点什么呢?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将评价的标准放给学生,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有所收获,从而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反思: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这是一堂集欣赏美与动手操作为一体的综合实践课,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因此,本课的教学我充分多媒体的作用,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动手操作中探究,在理解中创新,以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为主。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