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5)”——江西省中小学(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1. 作业标题: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截止时间:2016-03-18
  2. 作业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全面掌握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技巧和策略。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修成果提交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

    要求:

    1.内容要包括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其中教学过程中要把每一个环节使用的媒体及设计意图写清楚

    2.字数不少于500字。

    3.作业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作业,成绩为“0”分。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

提交者:万飞     提交时间:2016-01-04    浏览数:0     

探究滑轮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定滑轮和动滑轮,及两种组装方式的工作特点。

  (2)能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对滑轮进行理论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

  (3)通过活动,初步了解缺点列举的发明方法。

  (4)通过实验和分析,发现两种滑轮的作用和实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通过“发明”滑轮的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初步形成应用科学方法服务生活的意识。

  (6)通过了解简单机械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学情分析:        

    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有较为强烈的学科探究的欲望。在学习滑轮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增大与减小摩擦的方法以及杠杆的平衡条件等相关知识,并在部分同学在生活中也注意到了滑轮的存在,具备了学习的条件。

   考虑到学生的基础以及本课知识内容较为简单等特点,在重视滑轮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注重和杠杆的对比学习,注重通过活动学习科学方法以及情感态度方面的渗透。

重点难点 重点:

  (1)通过活动经历“缺点列举法”发明滑轮的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与理论探究,了解两种滑轮的工作特点。

教学难点:

    (3)  认识到动滑轮相当于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讲故事,建立情境 假期里,有两兄正打算在他们家三楼阳台上建一个小花园,可是这么多的泥土怎么运到楼顶呢?

弟弟提了三个要求:1、不想靠爬楼运上去;2、不在楼上阳台拉,3、不能太费力。

哥哥观察了一会儿,发现墙角有一根横梁,于是找来了一根长约两层楼高的木棒、一根长绳、一个小桶。

你能帮帮他们,设计一个可行的方案吗?

     活动2【活动】挑毛病,发明滑轮 

    (1)(学生可能会利用杠杆的知识)是这样的吗?我们来模拟一下。(结果挑战失败)看来杠杆的长度有限,并不合适,有其他办法吗?

    (2)学生可能会说让绳子绕过横梁向下拉,你能上来试一试吗?(模型的横梁在课前被锯了一般,并在将横梁制成了粗糙表面,学生在拉动时横梁会断裂,从而引出疑问,提出摩擦力的问题)。

    (3)引导学生进一步改进,学生可能想到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加润滑油或以滚动代替滑动等方式。

    (4)继续让学生体验成果,发现绳子总是掉下来,难以完成任务。

    (5)继续改进,提出在轮子的周边设计凹槽,于是顺利完成了任务。

    (6)继续找缺点,最终设计出有挂钩的滑轮。

    (7)通过以上活动,我们发明的这种新的机械,叫做滑轮。并且应用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发明方法,这种挑毛病,找灵感的方法叫做缺点列举法。实际上,早在公元前388年,墨子就已经在《墨经》中有了关于滑轮的记载,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多用这种挑毛病找灵感的思路,去发明或改进生活中的工具,以改善我们我们的生活。

     活动3【活动】细观察,初识滑轮  

 (1)  请你观察实验盒内的滑轮,并说出滑轮的基本结构!(学生观察)

  (2)  你认为滑轮有哪些部分组成的?(轮,轴,带挂钩的框)

  (3)   它能用在工地上提起重物吗?(不可以)为什么?(不够坚固)

 (4)采用高强度材料,可以制造出了使用更为广泛的滑轮。(出示图片)在生活生产中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滑轮呢?能说一说吗?(学生举例)

 (5)看来生活中许多地方都有滑轮的身影,不同情境中其使用方法也不尽相同,除了刚才这种方法外,还有别的使用方法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然后开始实验。

 (6)实验后,请同学们整理好器材。请一组同学向大家展示,向大家展示你们的设计,和他们的设计相同吗?仔细观察,和刚才的设计相比,滑轮工作状态有何区别?(一次滑轮的位置固定的,另一次滑轮随物体一起运动。)

  (7)物理学中,我们把工作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工作时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板书:定滑轮,动滑轮)

    活动4【活动】谈设计,进行实验 (1)从操作的角度上看,是否有所不同呢?(拉力的方向不同。)

   (2)物体上升,定滑轮拉力向下,动滑轮拉力向上。也就是说定滑轮和一些杠杆一样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对吗?(对)

   (3)那么它会像杠杆那样起到省力或者费力的效果吗?带着心中的猜想或疑惑,我们一起来探究滑轮工作的特点,设计实验吧。

   (4)要判断是否省力需要比较哪些物理量?(物体的重力和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继续引导学生考虑需要测量出动滑轮的重力。

   (5)需要哪些测量器材?(弹簧测力计)

   (6)如何保证结论的可靠性呢?(学生会回答多次实验。)

   (7)改变哪些实验条件进行多次实验呢?(学生要改变钩码的数量)

   (8)老师为同学们不同的组准备了不同数量的钩码,还有吗?(学生可能会回答滑轮的组装方式以及拉力的方向)

   (9)在具体操作上是否有需要注意的问题呢?(学生可能会回答要匀速拉动测力计,测力计使用前要校零,弹簧测力计不能超过量程等)

   (10)老师:很好,为了提高效率,我们采取分工与合作的方式,各小组按实验记录单的要求认真完成实验,实验后请记录结果并在屏幕上共享数据。现在开始实验,比比看,哪组最快最好。(学生实验,老师指导,分享数据。)

活动5【活动】析数据,得出结论  

 (1)  现在请同学们整理好器材(铁架台放回地面),同学们实验做完了,科学探究结束了吗?(没有)

没错,科学探究不仅是做实验,还要注重理性思考,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分析数据,面对这么多数据,我们应该如何分析呢?(控制变量)

    (2)如果分析第一行数据,我们控制了物体的重力相等,改变了拉力的方向。你得到的结论是?(拉力的大小和拉力的方向无关)其他几次支持你的结论吗?(支持)

   (3)这说明我们的结论是可靠的,如果综合比较1234次实验数据呢?(拉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有关,并且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可能会是拉力略大于重力,则要进行评估,误差分析)

 

   (4)也就是说滑轮省力吗?费力吗?能否用数学方法加以表述呢?(F=G)即定滑轮不省力,F=G。那么动滑轮呢?你能尝试进行数据分析吗?

   此处部分学生分析为主,老师适当修正。(以下为情境预设)

学生:分析第五组,使用动滑轮时,拉力大小与拉力的方向有关,倾角越大,拉力越大。

老师:如果线间夹角继续增大,你认为力会继续增大吗?

学生:会

老师:那么使用动滑轮一定省力吗?可以省力吗?什么情况下最省力?其他几组支持这个观点吗?

学生:支持

老师:还有其他发现吗?

学生:综合比较5678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

老师:同意吗?数学表达式是?F=G/2

学生:我认为应该加上两个条件:第一是竖直向上拉动绳子。二是G指物体和动滑轮的总重力。

老师:同意吗?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F=G/2,但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活动6【活动】验猜想,异形同质  

1)回到课前情境,我们组装的是定滑轮,如果组装为动滑轮,可以将泥土运送上去吗?(可以)

缺点是?(省力)优点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说起省力和改变力的方向,杠杆也能做到,如果杠杆足够长,能否以使用动滑轮或定滑轮同样大小和方向的力能完成任务呢?请同学讨论一下,并设计出方案。(老师板书两根杠杆,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

    (以下为此部分的教学预设,尽可能的展现出滑轮和杠杆的异形同质)

学生:设计杠杆。

老师:我们一起来分析两位同学设计的杠杆,这是一个什么杠杆,动力和阻力在支点同侧还是异侧,动力和阻力大小相等,物体向上运动时拉力向下。符合要求吗?

老师:好的,继续分析下一个,这是一个省力杠杆,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是?动力是阻力的两倍,动力和阻力在支点同侧。动物体向上运动时拉力方向向上,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符合要求吗?

老师:他们竟然可以以完全相同的方式提升重物,这是为什么呢?(手分别指向滑轮和杠杆)

学生:滑轮可能就是杠杆。(或者类似的意思)

老师: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它满足杠杆的定义吗?如果满足请你找出它的五要素!

学生:满足,因为定滑轮和杠杆一样可以绕着固定点转动。

老师:同意吗?杠杆是能够绕某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对形状没有要求。

老师:看来确实如此,你能否找出它的五要素呢?

学生:画图,找出五要素。

    (3)提出新质疑,(如果学生提不出,又老师提出让学生作答,再建立模型进行分析)等臂杠杆只能竖直向下拉F=G,但是动滑轮为什么随便拉F总是等于G呢?通过动画建立模型,当倾斜施力时,拉力的作用点发生变化,可以视横折的这一段为杠杆,观察拉力的力臂如何变化?(不变)继续改变拉力方向,力臂始终是滑轮的半径,所以力的大小不变。

   (4)质疑二、动滑轮的支点的位置为什么在滑轮与固定端绳子相切的位置。为什么不是在滑轮的轴心上?分析动滑轮中动力是什么?将物体提升,阻力是什么?如果0点是支点那么阻力臂是多少?这意味着阻力的大小不会影响杠杆的平衡,所以轴心可能是支点吗?

为了更容易理解,再次建立模型,当一根杠杆转过该位置时,下一根又补充过来,导致了它始终相等于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

活动7【讲授】作总结,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不仅发明了一种比杠杆更方便使用的机械——滑轮,并通过实验研究了其工作特点,它们各有优缺点,你能设计一个方案,让他们兄弟俩在地面上以较省力的方式完成任务吗?(学生应该会说滑轮组等)

    (2)鼓励学生的想法,指出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将不同的机械组合在一起,组成更方便的新机械,这也是一种重要的发明方法,称作组合发明法。滑轮与滑轮之间有哪些组合方式呢?组合后省力情况如何呢?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探究,并在下节课汇报你们的探究结果。另外请尝试用缺点列举法对你身边的物件进行改造,并完成课后作业!同学们,下课!同学们再见!

 

 

附件

  • 探究滑轮的作用.docx     下载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