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截止时间:2016-03-18
  2. 作业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全面掌握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技巧和策略。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修成果提交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

    要求:

    1.内容要包括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其中教学过程中要把每一个环节使用的媒体及设计意图写清楚

    2.字数不少于500字。

    3.作业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作业,成绩为“0”分。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

吴风华 已推荐!

提交者:程小山     所属单位:南大附小红谷滩分校     提交时间:2016-01-08    浏览数:4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31 给予树》

姓名

程小山

工作单位:

南昌大学附属小学红谷滩分校

学科年级

三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四篇课文写的都是发生在儿童之间的故事,都体现了美的情感,爱的奉献这一专题,都是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这种感情。《给予树》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在圣诞节前夕,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是一个爱意流动的日子。在这样的一个特殊节日里,一个小女孩渴望拥有一个洋娃娃的愿望,另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金吉娅帮她实现了,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故事。金吉娅小小的年纪,却能够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中可以看到她金子般的心灵。整篇课文处处洋溢着爱的思想,美的情感,时时闪烁着人文的光彩。能很好地让孩子们经历爱的洗礼!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生字,会认10个,会写12个;理解“沉默不语”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语言,练习表达。
过程与方法:2.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学会阅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读课文,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思想感情,感受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等美好品质,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通过将近一学期的教学观察让我了解到大多数孩子们都会认真学习生字新词,新课预习基本到位,但语言组织能力不强。在理解课文内容上,他们能基本精准地找到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只是孩子们思考不够深刻,课文内容理解尚可,但缺乏阅读能力。孩子们品行良好,多数都能领会文章中人物的精神品质,感受美好情感。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采用多媒体,利用ppt、视频、音乐等信息技术,突出体验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在读中进行体验,在角色转换中进行“移情体验”,在体验中感悟;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重点词句多种有效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会金吉亚的美好品质,受到美好情感谢的熏陶和感染,实现阅读的个性化。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难点: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重点词句,运用此法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学会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读课文,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思想感情,感受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等美好品质,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揭题导入,检查预习 

(一)同学们知道是圣诞节?提到圣诞节你会想到什么?
   想到了圣诞节、圣诞礼物、圣诞老人。(出示圣诞节的资料和图片1225日是西方国家最中要的节日,相当于我们国家的春节。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个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吧。 

板书课题,给予树,齐读,读对字音。

   大家读的很对,“给”字今天我们知道它的另一个读音ji,我们大声地把这个词再读一遍吧!

   提问,“给予”是什么意思?(给别人帮助,使别人实现愿望)读了这个题目你心里有什么样的疑问呢?如: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呢? (讲解给予树、援助中心等概念。)

(二)教师检查生字读音。重点检查和指导下列几个字:
“援”——援还可以怎么组词?课文中还提到了“援助中心”,你了解援助中心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画给予树)
“糖”——这个字不太好写,怎么能写好这个字?谁来当小老师提醒大家。(左窄右宽,横多距离要相等)教师示范,学生自己练习。

(三)出示词语,读读记记。

 给予  试探  心意  祝福  甜蜜  担心  宽裕  前夕  提醒  立即

 兴高采烈  卡片  盼望  仁爱  拥抱  同情  体贴  如愿以偿

① 齐读所有词

② 指名读词,看看大家能不能完成老师给的词语考验。

③ 指名说说这几个词的意思或近义词

担心—担忧  立即—马上、立刻  盼望—期望

④ 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分享:与别人分着享受(快乐、幸福、好处等)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如愿以偿:心愿得到了实现。


 

学生对圣诞节可能会一定了解,比如知道是12月25日,但可能其他的就没什么了解了,因此结合课后知识链接让学生知道圣诞节对西方人的重要性。

给予因为之前有和他们说过,可能大部分都能读的对,但不一定知道它的意思。

平日教学生字时一般会教授写法,生字写法学生应该归纳的好。

 

本环节重在扫清字词障碍。此环节中,力求重点关注难读的字词,引导学生读准读好。如,对“援”字的处理十分巧妙,由组词引出来“援助中心”,自然而然地对该词进行了处理,理解了该词以后,为理解课文扫清了障碍。
在指导写字时,不是平均用力,抓住一个难写的“糖”字,进行了重点指导。通过关注它的字形、比例、间架结构等,对横多的字的书写进行了重点提示。在学习其它字词时,注意引导学生互相帮助、互相提醒。通过学生互相提示这一环节,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 整体感知,自读质疑
(一)谁愿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听的同学首先听听他们读得对不对,然后找一找,故事里都写到了谁?谁给你的印象最深?找出相关语句。
(学生找出多个人物,特别注意找出印象最深的几个人物)
(二)金吉亚做了什么事给你留下的印象这么深?
小结:大家看,在圣诞节前夕,金吉亚送给自己家人便宜的棒棒糖,却送给陌生小女孩一个洋娃娃,孩子们,面对着金吉亚的做法,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对课文应该能读得不错,相关语句也应能准确画出,难的是他们主动深入思考的能力比较差,可能一时半会儿找不到问题的关键。

一是在检查学生准确读准字词的基础上,看是否准确地读准了内容。
二是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写的主要人物。让学生对人物从整体上有一个初步的感知。符合阅读教学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规律。
三是引导学生提出疑问。

三、 精读品赏,解疑悟情
(一)精读第三自然段
1.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金吉亚的内心世界。先来看看买了礼物走在回家路上的金吉亚吧,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划出描写金吉亚的句子。
2.指名读读划出的句子。
3.理解关键词句:知道什么是“沉默不语”吗?自己表演表演。(学生表演)
4.那沉默不语的金吉亚究竟在想些什么呢?来,孩子们,自由读读1—3自然段,想一想。
(1)透过“沉默不语”我们体会到了金吉亚的内心,带着你的体会,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2)如果和哥哥姐姐的兴高采烈对比着读,就更能读出金吉亚沉默不语时的心情。谁愿意读一读。
(3)哥哥姐姐兴高采烈那会是什么样呀,那金吉亚沉默不语呢,一边想象,一边读,谁再试试。
5.教师小结。
(二)精读第四自然段
1.我们抓住“沉默不语”,联系着上文,体会到了金吉亚的内心,感到是那样体贴家人,爱着家人,可是她却只买了棒棒糖给家人,而给陌生小女孩的则是洋娃娃。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请大家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能不能解答这个问题?可以划出相关的句子。
2.圣诞节,多么让孩子们盼望的节日呀,因为那一刻他们会收到许多礼物,孩子们唱啊,跳啊,沉浸在快乐和幸福中。可是这个小女孩呢?她什么都没有。你想,她没有什么?
金吉亚,在我们的心小女孩多么可怜呀,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呀,圣诞节前夜他什么都没有,孩子们,现在你就是金吉亚,你走进圣诞节的商场,看到了那颗挂满心愿的给予树,小女孩的心愿卡吸引了你,来,金吉亚,你愿意摘下这张卡片吗?
多么善良的孩子呀,带着你的体会,再来读读这段话。
师:此时,金吉亚为什么只给家人买棒棒糖,却要给小女孩买洋娃娃,我们全明白了。那孩子们,金吉亚送给小女孩的仅仅是棒棒吗?

 

学生们应该能理解“沉默不语”的含义,应该能思考到金吉娅沉默不语并非什么也没想。

 

学生可能会质疑:“为什么给小女孩买的是洋娃娃,而给家人买的却是棒棒糖?”

找出词语—通过表演,理解词语—透过词语想象人物内心——体会人物情感——对比朗读,读出情感。
透过一个“沉默不语”,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如,动作表演、比较、透过词语想象内心、联系上下文、感情朗读等策略,引导学生理解了“沉默不语”一词,同时深入文本,很好地体会出了金吉亚的美好品质。

 

 

此环节重点抓住了“什么都没有”,在比较中先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小女孩的贫穷、可怜等,接着运用有效的体验式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换位体验:把学生当成金吉亚让其入境动情、深入体验,通过引导学生切身体验,深入文本,体会出金吉亚是一个善良、体贴、可爱的孩子。在切身体验中受到了美好情感的熏陶,真正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与作者产生了共呜,进行了心灵的对话,读出了小女孩的美好品质。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一)圣诞的乐章奏响了,给予树上,有着一个小女孩的梦想,给予树下,另一个小女孩——金吉亚帮她实现了这个梦想, 如果我就是妈妈,我担心过,生气过,可是现在,我高兴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亚。孩子们如果你也是金吉亚的家人,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是啊,作为妈妈的我,我会(范读最后一段)
作为哥哥、姐姐的你,(指读最后一段)。
还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动着,一起读。
让我们记住金吉亚,记住金吉亚给予我们的这一切,一起来背诵,背不过的可以看着屏幕。
(二)同学们,8岁的金吉亚如此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我们能够想象到小女孩得到洋娃娃时幸福的笑脸,那一刻她会对金吉亚说些什么呢?生交流。

学生们可能写不出什么深明大义的语言,但应该可以表达出小女孩对金吉娅的感谢以及自身的快乐。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学科,在教学中做到不孤零零的训练语言,也不是脱离语言去凭空感悟,所以在拓展中让经历情感洗礼的学生们写写领悟是最好不过。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

                         31 给予树

                 金吉娅     洋娃娃        小女孩

                            棒棒糖        哥哥姐姐

                 善良    仁爱    同情     体贴

九、实践反思

本节课依据学情以人物为切入点,从金吉娅入手直奔重点段,抓住一个关键词“沉默不语”,一个重点句,深刻体会出了金吉娅的美好品质引导学生上下联系,通过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有效对话,在学生理解、感悟和体验的过程中,发展了语文素养。
    抓重点内容——巧设质疑点,在探究中抓住了金吉娅给家人和陌生小女孩所送礼物的强烈反差,引发学生思考并质疑,学生提出了“为什么要给陌生的小女孩送洋娃娃?”这也是触摸人物心灵的重点和关键问题。这样的设计,有针对性地培养了三年级学生的质疑能力。
    抓重点词“沉默不语”——在学习本文时,教师抓住重点词语“沉默不语”精心进行了理解训练。既引导学生理解了词语,又学习了理解词语的方法,还透过神情想象了人物内心,体会了情感。从词入手,引导学生读出了文字背后的东西,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读出词语背后的内容。落实了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的课标要求。

抓重点句“可是……什么都没有。”——挖掘动情点,在体验中受到熏陶,实现个性阅读体验是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重点句入手,理解了金吉娅要送洋娃娃的原因,触摸到了她善良的心灵。在移情体验中做到了入境动情,受到了情感熏陶。从课堂教学的效果看,学生都被金吉娅的善良打动了,滋养了精神,提升了个性生命的价值。

巧妙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声光影等媒体让学生身临其境,教学效果非常不错。


附件

  •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 .doc     下载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