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5)”——江西省中小学(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1. 作业标题: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截止时间:2016-03-18
  2. 作业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全面掌握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技巧和策略。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修成果提交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

    要求:

    1.内容要包括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其中教学过程中要把每一个环节使用的媒体及设计意图写清楚

    2.字数不少于500字。

    3.作业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作业,成绩为“0”分。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

提交者:黄洁     提交时间:2016-01-14    浏览数:0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

    教学基本信息  题目 《刻舟求剑》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教材内容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三单元第11

    姓名 黄洁  单位  南昌高新区东方学校

   1. 教材分析      《刻舟求剑》是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讲读课文。它出自《吕氏 春秋﹒察今》。课文讲了一个楚国人坐船过江时,不小心把宝剑掉进江中,他在船舷上刻记号,准备等船靠岸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宝剑,结果却没有捞到。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不注意情况变化,不会灵活处理问题的人。

本课与讲读课文《张衡》《捞铁牛》《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构成一个单元,使学生从小就接触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产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本课教学的课堂上应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多次朗读中感知文章内容,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读趣学,学有所得。     

在课文的引入中通过对学生已积累的寓言故事的回忆,将已有的知识唤醒,强调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学习理解课文,同时提出寓言有借事喻人的特点。本课与讲读课文《张衡》《捞铁牛》《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集中在一起,承担着对学生的科学意识教育,引导他们热爱科学,并培养认真、科学的学习态度。 

2. 学情分析     

1.学生在第一学期已经学习过两篇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和《鹬蚌相争》,对这种寓言故事体裁的文章并不是太陌生。 

2.在教学中应运用观插图,查字典,找资料等方法学习,注意培养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自

 

  主学习方法的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的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使学生对故事蕴含的道理有一个大概的把握,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故事中蕴含的道理,能联系生活中的事件来进行故事道理的现实生活映射使课堂与生活相结合。   

 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4个生字,掌握4个会写的字。 2.能理  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 1.课前充分预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课堂上“边读边悟、以读促悟”,巧用“五读法”层层深入,让学生潜移默化掌握学习寓言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学生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问题,使学生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情况变了,处理的办法也要跟着变化。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句,懂得“刻舟求剑”的意思和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明白那个人的想法错在哪里。   4.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上学期我们学过了两则寓言故事,同学们还记得吗?找学生背诵并说明两则寓言要告诉给我们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则新的寓言《刻舟求剑》。  【本段导入语有旧知识导入法、谈话激趣法。通过对学过的寓言故事的回忆,加深学生对"寓言"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初步学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要求:(1)看拼音读课文,把生字的音读准。  2)新词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不懂的地方记下来。 (3)标出文章有几句话。 2、整体把握全文大意  ①学生试读课文,通过学生试读课文发现并纠正难度易错的字和句子。 ②教师范读,纠正字音。 ③齐读课文。(“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主线,应注意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文章。)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朗读文章,在读的过程中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并采用幻灯片出示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和易读错的字。字音字形的处理过程穿插在读文的过程中,选择学生朗读时注意兼顾好中差三类学生都有涉及。接下来教师示范朗读,提示朗读中学要注意的地方,如读文停顿。再由学生齐读文章,进一步巩固,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文章。】 (三)深入学文,情感提升 1、合作解疑  在小组里提出自己不懂的字和句子,互相解疑。教师巡视后学生提出在小组里仍未解决的问题予以指导和解释。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查询工具书的方法使初步理解文意,在小组里相互质疑解疑,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师通过巡视做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困惑。】

 

  2、分析课文  (1)宝剑掉到河里后,“那个人”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用原文回答) (2)“那个人”能找到宝剑吗?为什么?  (3)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这个人找到宝剑? 3、情感升华  (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故事。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课件出示: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3)你是怎样看待刻舟求剑这件事的?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或事?如果有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本课的教学紧紧围绕"刻舟"、"求剑"来设计,也就是抓住故事中的"那个人"不小心把宝剑掉到江里后,他的一系列做法和想法着手,帮助学生理解:宝剑从正在行驶的船上掉到江里,船不停地向前移动,刻的记号就失去了作用。所以船靠岸后,还从船上刻的地方跳到水里捞剑,是不可能捞到的。在学生回答"那个人"能不能找到宝剑问题时,采用电教媒体"演示船移动,而宝剑却不能移动",帮助学生理解。了解并且说出文章所蕴含的道理是什么,真正的把文章学习透彻。】 (四)、课外扩展:出示成语,通过查字典了解其含义,想一想与今天学习的成语有什么相似之处。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