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5)”——江西省中小学(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1. 作业标题: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截止时间:2016-02-28
  2. 作业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全面掌握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技巧和策略。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修成果提交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

    要求:

    1.内容要包括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其中教学过程中要把每一个环节使用的媒体及设计意图写清楚

    2.字数不少于500字。

    3.作业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作业,成绩为“0”分。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

提交者:张西华     提交时间:2016-01-25    浏览数:0     

基本信息

课题

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作者及工作单位

 张西华——江西省新建县第二中学

教材分析

1.              本课时容量较大,但难度较小。通过展示世界各地及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图片,理解荒漠化的含义及荒漠化与沙漠化的区别。

2.      以探究的问题为依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而原因和人为原因。

3.      本课时地图较多,教学中要充分得用教材案例及图片,精心设计问题,注意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引导和培养。

学情分析

学生初步掌握了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地理特征的方法。

本部分要达到的 能力:学会进行区域定位的基本方法,掌握根据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推断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基本思路; 要求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较高, 从能力层次看属于应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学生而言,首先要全面系统分析一个区域的所要相关要素,得出区域特征,然后才能进行区域分析,最后还要探寻差异原因,体会区域分析方法。思维的发展有梯度,需要学生具备综合分析、对比、概括、抽象等能力,均属于属于高级思维能力培养范畴。 而学生实际能力与教学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正是本部分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4. 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 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教学难点:

  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3.激情学习,享受快乐,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知识结构]

1、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

2、西北地区东西水分和景观变化

3、荒漠化的因素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4、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

5、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内容:

 原则:

 重点:   

措施:

 [重难点解读]

1. 简述荒漠化的一般过程和荒漠化的概念(分布、成因、表现)。

2. 阅读教材图2.1和图2.2描述西北地区的自然牲(注意东西的差异)。

3. 为什么说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4. 分析说明荒漠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完成P20活动。

4. 阅读教材提出荒漠化的防冶对策和措施。

5. 阅读P24材料介绍苏联垦荒的自然背景、垦荒导致的严重环境问题及冶理措施。

 [练习检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 自主学习

 

 

 

 二、合作探究

 

三、课堂检测

 

 教师指导学生填好预学安案。

 

 

 教师设问。

 

 

 

教师展提问。

 

 学生认真预习,学生对不清楚的地方进行标注。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自主完成。

 让学生自主学,生成问题。

 

 

 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过程。

 

 

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

二、西北地区东西水分和景观变化

三、荒漠化的因素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四、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

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内容:

 原则:

 重点:   

措施: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组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

 

 

 

 

 

 

 

 

 

 

 

教学反思

本课堂在实施的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这些学生已经习惯了我的这种教学方式,而且是分好了组的。如果是换了另一个班,可能就不一定有这样品的效果。可能会遇到这些问题:

1.学情了解得不到位。

2.小组的建立,分组的科学性。

3.问题探究设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学生上课效果的评价和检测。

虽然会有很多问题同,但《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在悄然发生变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逐渐走进地理教学中。因此我们认为,开展本形式的课堂进行教学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新课程理念的精髓,可以积累经验,上升到理性高度,形成和完善相应的理念。

2、丰富和充实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3、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专业业务水平。

4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