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5)”——江西省中小学(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1. 作业标题: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截止时间:2016-01-18
  2. 作业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全面掌握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技巧和策略。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修成果提交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

    要求:

    1.内容要包括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其中教学过程中要把每一个环节使用的媒体及设计意图写清楚

    2.字数不少于500字。

    3.作业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作业,成绩为“0”分。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

提交者:董小凤     提交时间:2016-01-08    浏览数:0     

一、加强信息技术环境建设与管理

        1、健全管理机制

        为保证信息化教育的顺利开展,我校成立了信息技术领导小组和信息教育教研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信息技术五年发展规划》和《教室多媒体管理与使用制度》《教室多媒体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校园网使用规定》《校园网管理员职责》《教师上网管理规定》《学生微机室使用规定》等多个配套制度,落实到位,规范管理,并且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研究纳入教学责任制,列为教学奖评的重要条件。

        2、配置先进设施

        建校以来,我校在信息技术硬件配备上不断加大投入,累积投资200余万元,配置了教师人手一机,开设了各60座的两个学生微机室和设施齐全的演播室,建成了校园网站,接通了因特网,建成了机器人实验室,多媒体设备全部进入教室。信息技术的网络化,满足了电子备课、网上教研、信息接收、存储、开发、转换、运用等多种教育教学的要求,实现了校内、校外教育资源的共享。现代化的教育环境,为我校教育,尤其是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创设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3、提高师资水平

        教师是运用信息手段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为此,我校开展了《在教学实践中,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课题研究,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课标,收看现代教育理论讲座,转变教育观念,指导课堂教学,在实践反思中提升信息技术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为了更好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我校有计划的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大多数教师已熟练掌握了powerpoint、flash课件制作、电子邮件收发、网络操作、网页设计、博客申请与使用等知识和技能,并且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研究能力。

        4、开发信息资源

        为满足教学需求,我校购置了大量电子图书,开发了与新课程配套的教学软件、专家讲座、优秀教案和各科教学课件和音像资料,建成了内容齐全的信息资源库。教师们根据教学内容,自制了许多教学课件,存入资源库让大家在教学中共享。音乐、美术教师还对学科内容进行了筛选整理,通过课件自动生成系统制成了系列课件,丰富了课程资源。

        “十五”期间,我校在《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新课程标准的网络资源开发与应用》、《小学生自主作业活动》《组织者与小助手谐动关系》等课题的实验与研究过程中,师生共同开发应用了一系列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功能。

        二、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策略的实施

        1、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误区

        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与传统手段比较主要具有以下优势:①开放性。信息资源丰富,传递快捷,不受时间、空间限制;②互动性。人机交互,便与合作,信息交流与学习效率高;③自主性。有利于个别化学习和独立性学习;④直观性。图文并茂,音像生动,便于观察,有利于调动形象思维和促进向抽象思维的转化;⑤先进性。能够进行远程教育和广泛传播,实现信息网络化、数字化。

        课堂教学是信息技术应用的主渠道,但目前在环境条件和作用发挥两个层面存在一些障碍和问题。环境条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学习环境与信息技术需建立的网络环境不适应。由于班额大,难以做到“人手一机”,进行人机交互、合作互动和个别化、独立性学习受到制约,信息技术的功能不能全面发挥。在作用发挥层面方面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形式主义,为使用而使用,教学目标不明确,不关注教学要求和实际效果,盲目追求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展示的内容热热闹闹,让人眼花缭乱,课堂教学成为信息手段的表演;二是“统领”课堂。课堂教学过程由信息技术主宰,单纯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按教师设计的内容和步骤展示,学生被动接受,既不能自主学习,又难以合作互动;三是代替思维。只重视形象观察,不注重引导思维,学生的认知停留在单纯的感知层面,而缺乏思维的启迪和深化,无助于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培养;四是哗众取宠。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示范课、观摩课、优质课追求的时髦和形式的包装,似乎没有信息技术手段就不能教学“创新”,而信息技术在常态下的日常教学中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甚至被拒之课堂之外……凡此种种,均背离了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歪曲了信息技术的功能,不仅难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甚至会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副作用。

        2、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

        (1)提升教育理念,明确教学目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新“课程标准”中也有明确规定,例如语文课标要求:“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因此,课改《纲要》和课程标准是信息技术应用的目标依据。

        在课堂教学中,我校积极引导教师的观念从技术本位向教学本位转变,信息技术的应用要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展示手段和方法,设计使用时机和过程,既落实于教师的“教”,又着力于学生的“学”,更体现于“在做中教”和“在做中学”,整合学科内容,优化呈现方式,变革教学方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2)开发信息资源,整合学科课程

        我校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去建构既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能发挥信息技术功能作用的教学结构,避免了把整合变成技术与教学的简单叠加。通过实践,我们初步探索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策略与方法。一是教材整合。即教材文本与需要信息技术呈现内容的整合和超越教材与用信息技术拓展内容的整合;二是资源整合。即课堂上学科基本课程资源与运用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的整合;三是过程整合。即课堂常规教学过程与信息技术运用过程的整合。这三方面的“整合”紧密联系,融入教学过程,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

        (3)深入教学实践,变革教学方式

        ①    优化教学内容呈现方式

        小学生的认知以形象思维为主,以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为基础,要让学生自主学习,首先要唤起学生对感知对象的兴趣,自觉进入学习境界。在课堂上,信息技术的首要作用,就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运用现代教育传播媒体创设教学环境,直观形象的,把无形的概念,转化为有形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耳濡目染,引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五彩池》一课,播出优美的音乐和“五彩池”美丽的画面,既展示了课文描写的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使文本与形象有机结合,为学生深入理解与感悟创设了条件。《沉香救母》一课,突出文章重点,让学生观看电影《宝莲灯》相关的片断,激活学生思维的着力点和情感的兴奋点,浓缩了认知过程,学习效果事半功倍。《拉萨的天空》一课,直接从网上搜寻并播放与课文描述的相关画面,把无法直接观看到的遥远风光展现在学生眼前,既突破了观察难点,排除了阅读障碍,又激发了学生的情感。美术《装饰画-----沙画》一课,将沙画的创作过程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分析和对照并进行操作,使教学过程成为“知行合一”的过程,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为日常教学和各种教学活动提供了方便。早读时,教师不用再往黑板上抄写需要天天背诵的内容,而是运用多媒体展示提纲和要求。天天练字时,教师不用黑板和粉笔做演示,而是通过液晶投影仪直接播放写字的握笔姿势与运笔过程,让学生边观察边练习,手脑并用,学做合一,增强了学习效果。

        学生的需求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前提,呈现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意愿,而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内容呈现的过程应当是学习自主观察主动思维的过程。为此,我校通过深入研究,认为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主要有:

        利用多媒体展示教学资源和情景,引导学生积极观察,深入思考。

        通过人机交互,引导学生对信息资源进行查询、阅览、检索,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取舍,加工处理。

        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发现并进一步探索新的问题。

        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仿真实验,并与老师、同学合作交流,深入探究。

        因此,信息技术作用于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不能只限于为学生提供直观材料和满足于单纯的形象感知,而是“信息输入(形象感知)----信息加工(深入思维)----信息输出(创新表达)”的认知过程。

        ② 优化课堂教与学过程。

        课程“纲要”提出运用信息技术变革教与学方式,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以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信息技术对于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过程的优化和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优势功能和显著的促进作用。为此,我校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要突出以下几点:

        一是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与学目标;二是根据知识重点,研制教学软件;三是明确学习难点,选择和运用信息手段;四是配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设计信息技术的使用过程;五是拓展学习空间,开发相关信息资源。根据教学需要,信息技术的使用要多样化,既可使用投影、录音、录像等媒体,又可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信息资源的研制与开发要多渠道,既可自制、引进、下载、整合教学课件,又可在课堂上直接利用“因特网”引进并插播相关资料。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和信息资源的开发不仅由教师设计和操作,而且让学生充分参与,尽量使课堂教学与网络环境相适应,创设更为广阔的信息空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方便。

        我校在课程改革中,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课堂为主渠道,把信息技术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发挥优化教学过程的作用,构建了体现课改理念和要求的课堂结构。例如我校通过在中央教科所立项的“十五”课题《小学生自主作业活动》实验研究,充分利用“自主作业”联结“课前、课中、课后”,实施“预习、探究、延伸”的学习过程,构建了“自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教学结构。

        简要流程如下:

        ①    课前预习

        教师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网上收集资料,制作电子课件,或确定在课上应用的课程资源。学生确定学习目标,设计学案或自学提纲,网上收集资料,或下载,或准备在课上提出要求引进的学习内容。

        ②    课中探究。

        师生共同确定目标,明确学习要点,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和主要问题并创设氛围,学生进行自学与必要的合作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需求,适时展示课件内容,或直接通过网络引进相关信息资料,引导学生“自主观察主动思维---创新表过”并进行质疑、评价与反馈。

        ③    课后延伸。

        教师进行教后反思,并做好下一节课的准备,学生自主设计课外作业,利用网络和信息手段,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习空间,进行生活实践,并搞好下一节课的预习。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