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5)”——江西省中小学(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1. 作业标题: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截止时间:2016-03-18
  2. 作业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全面掌握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技巧和策略。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修成果提交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

    要求:

    1.内容要包括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其中教学过程中要把每一个环节使用的媒体及设计意图写清楚

    2.字数不少于500字。

    3.作业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作业,成绩为“0”分。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

提交者:万飞娥     提交时间:2016-02-20    浏览数:0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是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子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的第二节,前面一节已介绍了有机物是光合作用制造来的,那么绿色植物如何对有机物进行利用呢,就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从上节到这节的过渡很自然。在这节课中教材阐明了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它附合课标中的第四个主题中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在课标中,它属于理解层次。贯穿教材安排了三个演示实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知识结构的安排来看,它包括三个方面:1是有机物对生物体的作用,2是呼吸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3是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绿色植物的类群、形态有了初步的了解,也知道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这都为学习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

三、教学策略

      在充分利用了教材的同时,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化静为动,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有机物对于生物体的重要作用。 2、描述呼吸作用的过程。 

3、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观察能力。 2、学会运用归纳方法归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初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认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难点: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有重要意义。

六、教学过程

导入:组织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在复习的基础上设置问题让学生探究:制造这么多有机物有什么用呢?这样的引入比较自然,也很快可切入主题。

新课学习:

提出问题:制造这么多有机物有什么用呢?  引起注意并思考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1、出示常见的几种植物器官,请学生分析属于什么器官、含有的成分 
2、出示细胞膜的结构图 
3、引导学生归纳有机物构建植物体  1、根据生活经验回答,据此得出植物器官含有大量有机物 
2、观察分析图片得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 
有机物为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出示种子萌发释放出能量的演示实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得出种子萌发有能量的变化。 
2、指导学生演示验证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3、指导学生演示有机物分解需要氧的实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归纳出结论。 
4、引导学生描述植物的呼吸作用。  1、观察现象,思考和回答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到有机物发生变化释放出能量。 
2、参与实验、观察现象、讨论归纳得出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结论。 
3、观察实验现象并提出问题归纳得出有机物分解需要氧的参与。 
4、利用教师提供的词语,尝试描述和归纳出呼吸作用的概念。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提出: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还有什么作用?其他生物有呼吸作用吗?  学生分别举例说明 
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有机物的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 

七、教学反思

       根据《生物课程标准解读》中的要求,"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是十大主题之一,本主题的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功能,理解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呼吸作用的知识体系,新教材改变了以往的以"植物的呼吸作用"为标题,以"呼吸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的概念""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呼吸作用在生产中的应用"为线索的"学科中心"的课程设计思路,而是以"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为标题,以"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有机物为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为线索,突出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一主题, 另一个更为重要的线索是引导学生学会推理、归纳的科学思维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这两条线索,以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的科学知识为"材料",以推理、归纳的科学思维方法为"针线",缝制一件精美的"衣服"--课堂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依据《标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好教材的内容,比如,调整教学的内容,改良实验等,尽管教学内容没有探究性的实验,但同样要充分发扬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促使学生讨论和思考,因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便被动为主动,这才是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之一。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