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5)”——江西省中小学(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1. 作业标题: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截止时间:2016-03-18
  2. 作业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全面掌握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技巧和策略。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修成果提交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

    要求:

    1.内容要包括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其中教学过程中要把每一个环节使用的媒体及设计意图写清楚

    2.字数不少于500字。

    3.作业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作业,成绩为“0”分。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

提交者:欧阳富华     提交时间:2016-02-03    浏览数:1     

 

课题1

彭泽县浩山中学 欧阳富华

【教学目标】

了解空气成分及各成分的用途,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

通过共同设计、探究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培养自主探究精神,体验探究乐趣。

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

教学重点】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

【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的意图

点评

与同学们一起深呼吸,引出本节课研究的内容------空气

深呼吸

放松心情,也暗示着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从吸呼切题,隐含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感到亲切和轻松。

【提出问题1】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你能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生活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定存在吗?

设计实验并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探究,

激发探究欲望,

激活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小经验来说明空气的存在。

【阶段小结 提出问题2

以上事实说明空气确定存在,那么空气中含有哪些气体成分呢?如何证明这些气体的存在?

学生回顾生活经验和以往的探究活动,汇报交流空气中已知的气体成分

温故知新,学会由生活现象分析推理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善于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阶段小结 提出问题3

设计实验粗略测定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前后的四个同学可以组成一个小组,相互讨论,4分钟后,请同学发表自己的见解。

【小结】从生活经验和以往的探究活动中,我们知道了空气中含有氧气、CO2和水蒸汽。

【讨论交流  设计实验】

探究逐步深入,难度逐渐加大,因此明确提出探究任务和目的,直奔主题,分组讨论,相互交流与借鉴,以期互相启发,思维产生碰撞,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

经过情境创设唤起追求,明确提出探究的任务和目的,合乎学生需求,把学生思维引入新的情境中,采用分组讨论,体验合作式学习,学会相互交流与借鉴。

参与学生讨论,一起探讨实验方案的可行性,适时给予引导、点拨,激励性评价。

估计学生会认同“利用蜡烛燃烧消耗氧气来测定体积分数”准备实验用品,让学生演示

组间交流,上台展示本组方案,共同讨论可行性,共同得出较好的方案,学生演示。

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展示的舞台,给他们表现的机会。

教师及时评价学生方案中的闪光点,肯定其创见,激励学生大胆参与,再引导发现方案中的不足,发动同学们完善、改进。

提供出错机会,让实验说话,引导分析原因

【发现与探究】实验结果是氧气约中空气的1/10,与科学家的结论相差甚远。为什么呢?再讨论。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会用实验来检验方案的可行性,正确对待实验的成败,学会实验失败原因分析

利用该方案做的实验,误差太大!学生感到困惑,同时大大激发了学生探求新问题的欲望。

顺势点拨

学生猜想、分析推理,归纳出选择可燃物的原则,完善实验方案

不断修正方案,培养严谨学风

【演示实验2-1

观察,描述现象,从不同角度得出多个结论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看待问题

把思维的对象由氧气转向氮气等,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得出不同结论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简介空气发展史

激趣,体验成功

师生交流总结,布置作业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