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5)”——江西省中小学(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1. 作业标题: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截止时间:2016-03-18
  2. 作业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全面掌握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技巧和策略。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修成果提交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

    要求:

    1.内容要包括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其中教学过程中要把每一个环节使用的媒体及设计意图写清楚

    2.字数不少于500字。

    3.作业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作业,成绩为“0”分。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

提交者:周文春     提交时间:2015-11-22    浏览数:0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都昌二中  周文春

 

一、课标要求:

(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2)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引导学生掌握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概况、主要内容和影响等相关知识。

②理解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中的重要地位,学会全面评价新文化运动。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分析史料,提高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意识。

②通过问题探究和知识归纳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本课,使学生感受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表现出来的探求真理的时代精神,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2、难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评价;归纳中国近代思想解放历程及特点

四、教具准备: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课型:新授课

七、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采用问题导入法)

1、 作为一个文科生,你们最向往的是中国哪一所大学?北京大学(学生回答)

2、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维新变法时期创办的京师大学堂,作为中国一流高校,本身就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正如王选院士所称赞的,北京大学具有“独特的精神魅力”。其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其突出地位主要表现为近代哪次思想解放运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相关内容。(多媒体显示课题)

【新课学习】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问题探究一:通过对教材和相关材料的阅读,教师辅以相关指导,引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然后多媒体显示:

1、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

2、政治: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但是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            

3、思想:辛亥革命后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但是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表格第二列,请学生代表回答。教师再结合相关图片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代表人物和宣传阵地进行适当讲解。

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主要代表

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 、胡适、鲁迅

宣传阵地

《新青年》

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

2、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探究二:北大为什么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

①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②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大任教,北大学术思想空前繁荣。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前期内容:

(1)阅读代表人物的相关言论,从中分析得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

“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即民主)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打倒“孔家店”                                                    ——吴虞

“我翻开历史一查,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文学要“须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作具体阐述。

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展示下列材料并引导学生思考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问题:a、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具体含义是什么?

b、为什么要提倡民主与科学?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结合材料,分析新旧道德的含义,通过例题掌握新文化运动矛头对准旧道德的原因,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儒家传统道德。

材料: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新道德:指资产阶级的道德,追求个性解放、男女平等。

     旧道德: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传统道德。

*新文化运动把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作为矛头所向的根本原因是(   )

    A.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落后      B.儒家思想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D.当时北洋军阀推崇尊孔复古思想逆流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儒家传统道德?(学生讨论回答)

  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多媒体展示胡适的白话文诗歌《兰花草》(并插入音频文件),引导学生分析胡适、陈独秀、鲁迅等在文学方面的主张和地位:

a、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b、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c、鲁迅: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过渡:1918年,新文化运动出现了新的发展,即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2、后期内容:——宣传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背景

首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探究三:1918年以后为什么会出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潮?然后在师生共同努力的基础上总结出:①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需要理论指导;②新文化运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③资产阶级政治斗争的失败;④爱国知识分子探索救国道路的积极努力;⑤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2)李大钊率先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首先通过向学生提问的方式引出这一知识点,如“在中国率先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谁?大家对他了解多少?”。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对李大钊生平及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进行介绍。

(3)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①传播方式:(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出)

    A、组建社团——“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俄罗斯研究会”

 B、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C、创办工人补习学校

 D、创办刊物——《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

(4)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多媒体展示中共一大会址图)

(四)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1、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以下四则材料,让学生对新文化运动进行评价,请学生代表回答。

材料一:反动军阀污蔑新文化运动是“异端邪说”、“洪水猛兽”,守旧派文人甚至谩骂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是“众叛亲离”,“人头畜鸣” 。

材料二:《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

材料四:“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2、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并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概括总结:(多媒体显示)

(1)进步性: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获得空前解放。

②弘扬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③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推动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2)局限性:①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②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片面化、绝对化。

③没有同当时的军阀政府作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

 

 

 

【本课小结】

1、用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基本知识,构建学生的知识框架:(多媒体展示)

背景

 

兴起标志

 

代表人物

 

宣传阵地

 

活动基地

 

 

内容

前期

后期


 

 


性质

 

功绩

 

 

2、比较近代中国的几次思想解放,归纳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演变趋势:(师生共同完成)

派别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实践活动

结果及影响

阶级属性

学习层面

抵抗派

 

 

 

 

 

 

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

 

 

 

 

激进派

 

 

 

 

 

① 共同点:向西方学习, 挽救民族危亡

② 演变趋势:由浅入深渐进的过程

八、板书设计: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四)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九、教学反思:

1、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课堂教学中,学生思考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加强。

3、教学中对学生历史感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相对缺乏,造成学生对历史的陌生感与枯燥感。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