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5)”——江西省中小学(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1. 作业标题: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截止时间:2016-03-18
  2. 作业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全面掌握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技巧和策略。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修成果提交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

    要求:

    1.内容要包括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其中教学过程中要把每一个环节使用的媒体及设计意图写清楚

    2.字数不少于500字。

    3.作业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作业,成绩为“0”分。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

提交者:沈玉山     提交时间:2016-01-11    浏览数:0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人教版第-册第四单元的第-篇课文,该单元以“注意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析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抓住有用的信息;学习报告文学,要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学习叙事写人的技巧,培养关注社会的意识”为主题展开。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新闻,是一篇获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大胆地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着力表现作为一名有使命感的记者的在场的主观印象,激情洋溢地抒发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疾,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之情。主要写了(内容),表达了(情感),“纯主观性”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本篇课文用一课时即可完成。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新课标》指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高一的学生对新闻这种文体并不陌生,初中时,他们就学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等同样文体,对新闻这种文体进行过初步的鉴赏,因此是熟悉的。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处于形成的过程之中,这种熟悉在很大程度上仅限于生活中的熟悉,而并非阅读与写作技巧上的熟悉,所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把握,既要让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抓住有用的信息。

教学策略: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关键的。《新课标》强调“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这一堂课,我采用了读书指导法、开放式问答法、讨论法,主要运用开放式的问答法进行教学。

所谓开放式的问答法,就是根据加涅的强化理论和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在解决有参考答案的主观题时,鼓励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回答;教师在学生做出的具体答案中,提取出倾向于参考答案的信息;再根据这一类信息,反过来对全班同学进行恰到好处、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的启发和引导,不断强化学生的回答行为,促使全班同学展开联想、拓展思路、大胆发言;将问题层层深入,开发课堂资源,挖掘全班同学的潜能,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利用网络媒体,营造气氛,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能够抓住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本文的写作意图。

能力目标:①课外收集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

          ②揣摩关键语句,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

情感目标: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培养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能够抓住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本文的写作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进入情境

我设计的导语是:

有人说过去的100年是血腥的世纪。面对天灾,不论危害多大,在不可抗力的情形下,人们只能一边痛惜天灾所带来的伤痛和损失,一边坦然承受。还有人祸,人祸指人为造成的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约3千万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大战死亡人数则超过5千万人,著名的例子有,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的、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惨剧--“南京大屠杀”。当时的南京真是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大屠杀中遇难的中国人达30多万人,二战期间,中国军民的死伤人数达到3500万,相当于如今一个福建省的总人口数。在日本法西斯横行中国的同时,在欧洲,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在以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代表的德军专门设置的人间地狱里,约有400万犹太人被严刑拷打,随意杀戮。二次大战后至今,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大小战事而造成的死亡人数已不下一次大战的死亡人数了。

通过刚才的数据能否得出什么样的结论?20世纪的种种“人祸”告诉我们,很多时候,让人类伤亡惨重、涂炭生灵的,更多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

(用课件展示相关的图片和数据,让学生产生视觉上的刺激;播放《辛特勒的名单》的背景音乐,奠定情感基础。)

(二)熟悉作者,理解标题(5分钟)

我先请同学们说出他们关于本文作者的记忆,无论说多说少都要给予鼓励,激发其更大的学习兴趣,能够融入到下一步的课堂活动中。

在3个以上的同学介绍了作者后,我将用PPT软件补充: 亚伯拉罕·迈克尔·罗森塔尔(1922年—2006年5月10日),1922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后到美国求学并加入美国籍。他在纽约市立学院上学时就是校报通讯员。1944年进入《纽约时报》后长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先后常驻印度、波兰、瑞士和日本,并于1960年获普利策奖的国际新闻奖。

1963年返回《纽约时报》总部后,罗森塔尔从事编辑工作。1969年,罗森塔尔在《纽约时报》经济陷入困境之际,推行大刀阔斧的变革,开拓广告业务和扩大读者群。他加强了《纽约时报》的都市新闻报道,增添了一个每天出版的经济栏目和若干有关体育、周末休闲和科技的栏目,为报纸注入新的活力。

罗森塔尔自1977年起任《纽约时报》执行主编。在总部工作期间,他长期主管国际新闻报道,树立了崭新的报道风格,为巩固该报在美国新闻业中的重要地位立下了功劳。1986年卸任后,他又成为一名专栏作家,为美国各大报纸撰稿,直到2004年才搁笔。2006年5月10日晚在纽约曼哈顿一家医院去世,享年84岁。 

(用PPT软件放出作者的大幅照片和按照其人生经历、作品概述、创作风格、社会评价这样的顺序组织编排的作者介绍,我会把这个编排方法告诉给学生,潜移默化,渐渐地,学生也会用这样的顺序介绍作家,而这种处理这类问题的方式也是文学素养的一种体现。)

(三)落实基础,整体感知(10分钟)

首先,请学生自由地朗读文章,熟悉文本,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

在多数同学读完之后,将播放文章中的生僻字词的PPT软件,随机抽取学生按行朗读,并进行指导。这个过程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接下来,请学生浏览课文,或者是听范读,并思考两个问题:文章主旨性问题,用PPT软件播出。

思考本文的写作目的:作者的题目是“没有什么新闻”,是真的“没有”吗?那么他写下的又是些什么呢?

明确:这个“人间地狱”早已不值得一提了,每次提及的都不外乎是令人窒息的愤懑的罪恶,他是人们心中永远的噩梦,确实没有什么可以报道的了。然而,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到过这里参观的都该写些东西或说些东西,否则就真的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无辜者。正是有着这样的良知,作者感受到了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从而写下这篇饱含自身深刻情感倾向的新闻。

2、理清文章脉络,生成主板书。(板书)

导语,1-3自然段是本篇导语。先用对比手法突出如今阳光明媚、花香鸟语的布热金卡曾经是“人间地狱”,现在“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再用一组排比句点出布热金卡是一个世人瞩目的地方。导语部分用如诗般的语言渲染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情感氛围,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接着看主体,4-13自然段是这篇新闻的主干。大致按先整体概述后局部分说的顺序展开。4-5自然段介绍集中营的方位、居民、环境、历史等概况。作者援引具体数据与个人回忆录要点等确凿事实证明这里曾经是“杀人工厂”。第6自然段交代写作动机,“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一句呼应标题,强调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出于记者职业的神圣使命感,出于对遇难者在天之灵的告慰,他不能不向世人报道他所见到的一切。这就再次拉近了记者与受众的心理距离。8-13自然段叙述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大体依照参观地点的转换,即“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女牢房→灰砖房→长廊→地下室”的顺序,择要记录参观者的印象。这里作者运用了多重视角,不仅写历史遗迹(物)的特征,而且刻画参观者的表情反应;不仅写参观者的观感印象,也写自己对参观者反应的反应。尽管第一人称“我”在文中并没有出现,但读者可真切地体验到作为一名特殊的参观者的记者,他那犀利的目光、深沉的情感。

最后看结语。“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一句再次点题,呼应第6自然段首句,这不仅使全文结构收尾圆合,而且激发读者旧事重拾,温故知新。“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呼应首段,反复展现今天布热金卡的安谧、秀丽的风景,这是用乐景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悼,同时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要百倍珍惜今天的自由与幸福。

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这个过程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读、说和概括的能力。

针对这类问题,我曾经用PPT软件展示“标准答案”;后来,我发现对于一些比较有难度的文章,学生的理解和我们的“标准答案”常常是相去甚远。这样教学导致的后果是,不但我自己的授课过程变成了一个被动的解释PPT软件的过程,而且我纠正学生答案的过程也增加了学生的不信任感,非常不利于教学过程的发展。

如果是下午的课,学生的积极性可能不太高,在理清文章脉络时,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和竞赛的办法,这样可以调动起学生们争强好胜的兴致,并为下一个环节所需要的情境调动情绪,但是此处不要浪费过多的时间。

(四)研读品味,赏析文本(15分钟)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所以,本环节,文本的赏析和研读必然是每一堂语文新授课的重中之重。

按照现在流行的教学理念,我们要求淡化背景。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完全地将背景淡出,又是非常不利于文本的赏析和研读的。所以,我认为背景应该在学生需要它的时候,放它出来。那么,什么时候学生会需要文章的背景呢?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根据我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没有背景知识就很难理解文本的时候就是教师不得不交代背景的时候。所以,我将背景的介绍安排在这个环节,而不是通常的介绍作者的那个环节。

课件展示背景介绍

⒈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4月)于波兰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曾关押多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被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每天都有许多人被运送到这里作为实验品或是屠杀(以犹太人居多),然后被投进焚尸炉焚毁,简直惨绝人寰!⒉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这里,当时获救的人不足7000,几乎每人都瘦弱不堪,表情呆滞,甚至精神失常。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一个犹太人永远的“噩梦”。

⒊1947年7月2日,波兰会议通过一项法案,将原址辟为殉难纪念馆,并在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以此纪念在灾难中不幸死去的无辜者。

⒋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⒌该消息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写下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章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⒍纳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是以希特勒为头子的最反动的法西斯主义政党。

介绍了背景,用PPT软件依次出示下列一组问题,请学生先默读再分组讨论。

1、深刻挖掘主题。

怎么理解这个细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明确: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2、把握情感线索,生成右板书。

怎么理解第14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你觉得为什么作者会认为这里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你理解“作祷告”的含义吗?明确:作祷告,无非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是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这个“人间地狱”里,作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正是“没门”,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3、分析艺术手法,生成左板书。

经学习体会,你觉得本文和平时看到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明确:新闻报道中,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物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字里行间凝聚着个人的情感,也正是这一做法取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可谓神来之笔。

精彩的细节(文字分析后用图片辅助)

恰当的细节描写对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极为重要。本文细节刻画细致传神。有对历史遗迹、遗物的细节特征的描画,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个细节象征着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必将灿烂地开放。再如“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这是对历史遗照中人物表情的浮雕似的特写,其后作者用追问——“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又在想什么呢?”——来“放大”“加深”这一细节印象,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要永远牢记法西斯的罪恶,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

还有对参观者表情反应细节的摹写,如用“张大了嘴巴”表现参观者的惊惧莫名,用“浑身发抖”表现参观者的怒不可遏,用“跪了下来”表达参观者的诚挚祈祷等等,这些细节都给读者以立体的视觉形象和强烈的情感震撼。

 

(五)课堂小结,拓展迁移(8分钟)

十四年的岁月长河,流走了数不完的鲜花和果实,流走了想不完的梦幻和希望,但流不走的是人们对法西斯暴鲜血淋淋的记忆,流不走的是作为目击者和见证人的奥斯维辛对未来的昭示。这里不该再有什么新闻了,新闻也不过是过眼烟云,能让历史昭示未来,这难道不是新闻的价值所在吗!用PPT软件展示下列问题,由学生作答:

1、文章中最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在之前我们学过的哪篇文章中学过这样的写法?

2、这篇文章主旨是什么,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这两个问题是按照《新课标》中“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的理念设置的。

最后在学生总结了文章的主旨之后,由教师升华主题。

(六)课后作业,巩固教学

1.在德国法西斯残酷杀害生灵时,在东方同样有一个沾满血腥的刽子手在狞笑,他就是——日本。搜集有关日军的罪行资料,谈谈和平的意义。

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

课件展示,要求学生记录下来。这样的两类作业是按照学生思维模式中的场独立和场依存的不同特点安排的,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能力的提升。

 

课后反思:

课件中准备的背景音乐和补充的图片,以及具体的数据,给学生的感触很大。问题和不足:课件上的文字太多,字号过小,造成阅读困难。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