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5)”——江西省中小学(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1. 作业标题: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截止时间:2016-03-18
  2. 作业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全面掌握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技巧和策略。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修成果提交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

    要求:

    1.内容要包括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其中教学过程中要把每一个环节使用的媒体及设计意图写清楚

    2.字数不少于500字。

    3.作业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作业,成绩为“0”分。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

提交者:周余国     提交时间:2015-12-19    浏览数:0     





 
 
  
  
 
 
  
  
 
 
  
 
 
  
 
 
  
 
 
  
 
 
  
 
 
  
 
 
  
 
 
  
 
 
  
 
 
  
  
  
  
 
 
  
  
  
  
 
 
  
 
 
  
 
 
  
 
 
  
 
 
  
 
 
  
 


  

基本信息


  

  

课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第13课《辛亥革命》


  

  

作者及工作单位


  

  

 江西省修水县琴海学校   周余国


  

  

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2. 本课主要以辛亥革命的发展历程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为中心。


  

3.辛亥革命从中国人民抗争的角度来讲,它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近代化的探索来看,它迈出了近代化探索有实质性的一步,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虽然经过初中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但总体历史知识还是比较薄弱,尤其对抽象的事物较难理解,所以讲课时要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方法上建议学生加强其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同时要学会采用联系和归纳法,理解历史事件的前后联系性和掌握论从史出的观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中华民国的成立等史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概括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述历史件的能力。


  

      通过探究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掌握透过现象找出本质的学习方法。通过探究历史事件的过程,掌握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一代伟人“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继承他“唤起民众”“振兴中华”的伟业,使自己具有胸怀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教学难点: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通过课件展示《辛亥革命》电影视频片断(多媒体)。提出以下问题:武昌起义的情况如何?辛亥革命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这是本课的重点,要求学生课前进行一定的预习,归纳出一部分,上课进行展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件列举一定的史料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


  


  

二、革命爆发:通过向学生展示辛亥革命发展形势的示意图,比较形象直观,再由学生总结革命爆发的过程。


  


  

三、革命高潮


  

1.中华民国的建立,这一部分内容,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是这一部分内容的重点。通过提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的相关规定,从规定中让学生总结出宪法的主要内容和产生的深远意义。


  


  

四、革命的结局


  

提问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当上临时大总统后,国家形势又是如何发展的?由此引出革命的结局。


  


  


  


  

五、最后分析一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主要通过展示当时社会变化的几段史料,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不仅影响到了中国的政治、思想,而且对经济、人们的社会生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学生多角度、辩证的看待历史问题。


  


  


  


  


  


  

  

 


  

  产生兴趣


  

 激起他们学习探究的欲望


  

 


  


  


  


  


  


  


  


  

自己归纳,总结


  


  


  


  


  


  


  


  


  


  


  


  

听讲,个人口头讲述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自己掌握相关知识


  


  


  

明白意义重大


  


  

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堂学习中来


  


  


  

让学生阅读课本得出两个结论,一是清帝退位,清政府的统治宣告结束,二是袁世凯当上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情感目标的实现做铺垫。


  

 


  

 


  

 


  


  


  


  


  


  

引导生进行归纳,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观点


  


  


  


  

养学生口头表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让学生理解这部宪法的性质


  

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他们分析材料的能力,加强对这部宪法产生意义的理解。


  


  


  


  

引导学生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来探索,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理解,客观上是面临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主观上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培养学生多角度、辩证的看待历史问题。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问题


    

    

选项


    

    

1.你知道被称为“20世纪中国的三大巨变”的三大历史事件吗?


    

    

A.不知道  B.知道


    

    

如果你知道,请写出来。


    

    

 


    

    

2.你知道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是谁?


    

    

 


    

    

3.你对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有哪些?(可以多选)


    

    

A.教材及课堂 B.报刊杂志


    

C.网络资源   D.其它途径


    

    

如有其它途径,请写出。


    

    

 


    

    

4.你知道你所在的家乡在辛亥革命中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吗?


    

    

A.知道  B.不知道


    

    

如果你知道,请举例说明。


    

    

 


    

    

5.你知道你的家乡有在辛亥革命中涌现的革命英雄人物吗?


    

    

A.知道  B.不知道


    

    

如果你知道,请举例说明。


    

    

 


    

    

6.你参观过有关辛亥革命的革命遗址、遗迹、纪念馆吗?


    

    

A.       B.没有


    

    

如果你参观过,请举例说明。


    

    

 


    

    

7.你看过有关辛亥革命的小说、电视剧、电影吗?


    

    

A.       B.没有


    

    

如果有,请写出小说、电视剧、电影的名称。


    

    

 


    

    

8.你知道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中,有参加过辛亥革命吗?


    

    

A.       B.没有


    

    

如果有,请举例说明。


    

    

 


    

  

  


  
  

教学反思 

  1、教师层面:
  1)教学思想:以伟人孙中山为一条主线贯穿整个课堂,从忆伟人功绩→学伟人品质→ 继伟人遗志三个篇章循序渐进展开教学。从现实导入,展开历史教学,最后再回归现实。
  2)教学手段:注重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在本节课中,先后采用了设问、录像、朗诵、合作讨论等多种形式展开教学。
  3)教学效果:本节课能够紧扣历史教学指导意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较好地落实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度较高,尤其是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心情感,从而达到师生的共鸣。整堂课,师生互动较多,情感碰撞较多,课堂气氛较为活跃。但感到不足之处的是:一、以孙中山这个人物为主线展开教学,与高二要上的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内容形成了冲突与重复,这样一来,就有偏离必修1政治制度史这个主题之嫌;二是教学过渡性语言,还不是十分的和谐自然,在情感渲染上,语言还有待于进一步锤炼。  

2、学生层面:

 1)课前:高一(14)班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前做了充分准备,进行了认真的预习,且还查找了一些与本节课有关的资料,比如《历史•世纪金榜》等。这样一来,也就保证了课堂的畅快、高效。

 2)课堂: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在问题提出后,一部分同学能够主动举手回答,这是个好现象。学生的知识面较广,回答问题的准确性较高,且在问题提出后,学生间能够较好地实现合作讨论。部分学生看待问题能够有自己的观点与角度,而不是人云亦云。

需要改进之处:

1)在合作讨论问题时,还要注意课堂纪律的维持,而不能够自由散漫。


  

2)在回答问题时,还需要注意问题表述的准确性。


  

3)学生自身的知识面与视野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宽,需要加强课外阅读与知识积累。


  


附件

  •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doc     下载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