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5)”——江西省中小学(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1. 作业标题: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截止时间:2016-03-18
  2. 作业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全面掌握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技巧和策略。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修成果提交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

    要求:

    1.内容要包括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其中教学过程中要把每一个环节使用的媒体及设计意图写清楚

    2.字数不少于500字。

    3.作业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作业,成绩为“0”分。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

提交者:胡小红     提交时间:2015-12-15    浏览数:2     

 

《科举制度的创立》教学设计方案

 

南昌市城东学校    胡小红

 

教材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学科:《中国历史》第4

年级:七年级

册别:下册

 

一、教学设想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大发展的时期,此时开创并完善的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影响至为深远。教材以一课的篇幅让学生了解科举制度,按序介绍了科举制度形成和完善过程。第一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隋朝产生的背景和创立的过程及作用,第二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唐朝的发展,第三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

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每个历史问题不一定只有一个答案,教师要鼓励学生去大胆探索,对不同的结论,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又留下课后问题,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

利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演示科举制度的诞生、完善,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发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和标志,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

(2)    通过讨论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3)    通过比较古今考试制度,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表帮助学生整理科举制在创立和发展的主要情况,认识这一制度既有利于隋唐统治者控制人才,又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人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

2)通过阅读课文及讨论,想象自己作为一个唐朝考生参加科举考试的情况,以此了解唐朝科举制度的基本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科举考试制度是促进唐朝繁荣的原因之一,认识符合社会发展的考试制度的进步性,从而理解我国当今改革考试制度的正确性;

2)通过了解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重点难点

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和逐渐完善。

    难点:科举制度的作用、影响,并对科举制进行客观评价。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方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flash

学生准备: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采用分组合作的方法做好预习工作。第一组:了解隋唐以前我国采取什么选官方法。第二组: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科举考试究竟怎样考。一个普通读书人怎样才会成为进士。第三组:找出课文中提到哪几位人物是通过科举考试当上官的,并尽可能多地了解哪些历史人物是通过科举考试当上官的,如岳飞、司马光等。第四组:排练一个短剧小品(1分钟以内)“看榜文”。

 

五、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对于绝大多数同学而言,考试可能是我们最头疼的事情了。有没有同学知道究竟是谁发明了考试的呢?。其实,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的科举制。你知道科举制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吗?今天我们习惯上把考上大学称作“登龙门”,也常常把当年本地高考文理科第一名分别称为“文科状元”“理科状元”。那么,这些叫法又是怎样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学习新课:

请同学们先不看教科书,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科举制度?(让学生自己讨论,自由发言。)简而言之,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吏的制度就叫科举制度。

一、科举制的诞生[课件显示]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大家都预习过课文,请一起回答:科举制度是什么时候出现的?(隋朝)

现在,请第一小组的同学展示你们的预习成果,派一位代表介绍隋唐以前我国采用什么方法来选拔官吏。

(教师用课件介绍“察举取仕”、“九品中正制”)

好,××同学出色地完成了预习任务,关于在隋之前是如何选拔官员的大家只需要明白一点就够了。

[课件显示]那就是,出自贵族家庭或必须有地方官吏、高门权贵的推荐,才可以做高官。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由于出身寒微,难以担任中央和地方高官,正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课件显示]“想一想”计意图:让学生动脑筋想问题

现在我们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这种选官方式有什么不好?

(让学生踊跃举手,自由发言)

(教师归纳并投影:以往人才选拔制度的弊端)

1、隋文帝下令“分科举人”(投影)

2、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度诞生(投影)

教师强调:在隋朝时期有两位帝王为科举制的创立作出了贡献,可是究竟是在哪个帝王时期确立了这项制度呢?隋文帝时期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而到隋炀帝时期确立为了一种制度。

[教师归纳]

一、科举制的诞生

隋文帝分科考试

隋炀帝设进士科,创立科举制

[教师过渡]同学们,上面我们学习的是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科举制的逐渐完善是在唐朝。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科举制度在唐朝是怎样发展的。

二、科举制的完善[课件显示]计意图:归纳知识点

[课件显示]从唐太宗开始,科举制得到进一步完善。请同学们阅读P18的内容,找出哪位人物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师生共同归纳基础知识:

唐朝科举制度:常科(明经、进士等)和制举

明经:重在考查儒家经书的记忆和理解,省试合格后录用。

进士:重在考核诗赋、时务策写作,考中很不容易。

制举:为皇帝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科目繁多,生源比常科更广。不再经“省试”直接录用。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归纳:他们分别为科举制度的完善做了哪些贡献?(投影唐朝三位皇帝的图像)

教师投影并归纳。

请第二组的同学派一名代表,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完整的科举考试是怎样进行的?一个普通读书人需要经过哪些环节才能成为进士。学习了科举制后,我们应该明白这一点。(学生代表作具体介绍,本组其余同学可作补充)用课件显示从童生到进士的环节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历史上有哪些著名人物是通过科举制度当上官的呢?

那么你能否想象出一个书生在金榜题名时的喜悦心情呢?

(学生回答,教师稍作评价)

[教师引导]同学们,中国古代有种说法,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那么,你能否相象出一个书生在金榜题名时的喜悦心情呢?现在,请第四组的同学共同表演一个小品:看榜文。(学生表演)

[教师归纳]

二、科举制的完善

唐太宗:扩大国学规模

武则天:开创殿试、武举

唐玄宗:诗赋取士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课件显示]

[教师引导]唐朝时社会上对科举考试十分重视,当时人把榜上题名,高中科举者美称为“登龙门”。另外,还有“曲江宴”“雁塔留名”等说法。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课件显示]西安大雁塔图、雁塔进士题名帖拓片图 计意图:丰富知识载体

教师进一步说明:那时候,进士及弟是一种很高的荣誉,许多高中进士的人都充满了春风得意的情怀,“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就是描写这种心情的诗句

[课件显示]动画“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计意图:创设情景

教师用课件介绍古代科考的情景(投影:江南贡院、举子在号房考试)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第三目内容,然后教师概括讲解。

科举制度是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她的出现表明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已从推荐考查为主转变为以考试为主。通过科举考试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科举制度在我国沿用了1300多年,对我国历史有深远影响。                                     

[课件显示]

 SHAPE  \* MERGEFORMAT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它对我国产生深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它呢?

文本框: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它对我国产生深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它呢?

[课件显示]播放配乐解说“科举制的意义和作用”并展示相应的图片

组织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投影并归纳:

 

 

1、改善了用人制度,对社会发展有进步意义。

1)科考形式是封建时代锁可能录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考试。

2)他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扩大唐朝后封建统治阶级基础,为封建统治阶级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3)开创了整个社会读书求学的良好风气。

2、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和唐文化的发展。 造就一批诗人,推动古文运动和传奇小说发展,使唐文学达到很高水平。

3、在世界文明史上占重要地位。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表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明确指出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与英国科举考试制度及现代各国考试制度之间的渊源关系。这说明,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

 

 

 

 

 

 

 

 

 

 

 

 

 


[教师讲述]我想,现在大家应该明白科举制度对谁最有利了吧。科举制的创设被西方人看作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项制度对当时的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不是说这项制度就无可挑剔呢?我们大家来共同探讨。(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组织学生讨论:科举考试的受益者是谁?有什么局限性?

[课件显示]科举制有什么弊端?

[课件显示]播放情景短剧“名落孙山”

教师投影并归纳其局限性及其弊端:1、科举制丝使大批知识分子醉心于功名,一旦科考成功、金榜提名,就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附庸。2、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科举成了封建知识分子进入官场的阶梯,成了他们取得高官厚禄权势的门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种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严重影响着一般知识分子的思想。3、科举考试的最终取舍是由考官、礼部、吏部、宰相、皇帝决定的,录取的标准又多以权势门第为转移。一般知识分子如果没有靠山、门路,就很难被录取。在这种情况下,重门第、通关节、科场舞弊等名利贪贿之风就公开泛滥起来。

[教师归纳]

三、科举制的影响

改善了用人制度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教师小结]科举制度的创立改革了过去不合理的用人制度,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受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日本、新罗、英国、法国等国家相继采用了类似的选拔官员的方法。终于,到清朝末年,在中国沿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由于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被历史淘汰了。

练习设计:

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于(   

A、唐玄宗时    B、武则天时   C、唐太宗时    D、隋炀帝时

2.科举制被废除是在(     

A、宋朝末年   B、元朝末年   C、明朝末年    D、清朝末年

3.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    

A、有利于选拔人才      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

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科举制度比较完善

课堂总结:

 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

             诞生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

唐太宗时扩大国学规模

科举制       完善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

           改善了用人制度

影响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课堂后思考:

学习了科举制后,请想一想,你对现在学校的考试和考试形式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设吗?

[教师介绍]小知识:才子之乡——江西抚州的介绍,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激发学习兴趣,增添学生对江西省情的了解,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小知识内容:江西抚州从古到今都是 "才子之乡"。在我国历代195次科举考试中,抚州临川才子726人高中进士。涌现了王安石、汤显祖、曾巩、晏殊、晏几道、陆象山等历史名人、才子群体。

教学反思

我通过国培研修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制作了flash课件。这堂课上得效果很好,学生完全融入在课堂和知识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

 请具体详见我上传的附件文档

附件

  • 胡小红-教学设计方案.doc     下载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