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辅导培训(404)
  1. 作业标题:作业二截止时间:2016-02-25
  2.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

    学习培训课程,结合您的教学实践,设计一份自己学校少先队大队工作目标分解框架。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刘宁

作业二

提交者:余莉     提交时间:2015-12-23    浏览数:0     

队员心理分析:

从幼儿成为小学生,孩子经历着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这一时期,孩子的行为还带有明显的幼儿期特征,最突出的特点是自控能力较低,注意力容易分散,经常出现打闹等现象。在学习活动方面,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需要借助形象思维和动手操作来理解和记忆,学习活动带有浓厚的游戏色彩。

主要工作和内容:

1.入队前的教育

对儿童进行队前教育可以从三个层面上进行,一是认知层面上,要做到“六知”——知道队名、队旗、队的标志、队礼的意义、队的领导、队的作风;二是操作层面上,要达到“六会”——会写入队申请书、会读入队誓词、会戴红领巾、会行队礼、会唱队歌、会呼号;三是行为层面上,要实现“三做”——为集体做一件好事,学一项本领,努力改正一个缺点。

入队前教育,要开展丰富的少先队活动。可以通过《我想带上红领巾》活动,认识红领巾,了解红领巾的由来,知道少先队的知识;在了解少先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渴望加入少先队的强烈情感;可以通过“友谊树与同心卡”活动,建立友谊班,开展一带一的手拉手活动,让高年级的少先队员与一年级小朋友手拉手学习少先队知识。

2.发展新队员

发展新队员,要做到“四步三建”:

四步,即掌握入队的四个程序。

一是申请,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申请时可以举行简短的仪式;

二是批准,少先队大队委员会审批通过,并张榜公布新队员名单;

三是举行入队宣誓仪式;

四是编队选举,建立中队、编小队,民主选举中队委员会和正副小队长。

“三建”即建立中小队、建立小阵地、建立成长记录袋。

入队宣誓仪式要隆重、严肃。入队日期确定、地点的选择、来宾的邀请、活动的形式等方面都要精心设计,不断创新,以使队员更好地接受教育、受到震撼、终生难忘。

小阵地的建设方法多种多样,除了常见的如先锋角、学习园地等,还可以开展栽“集体成长树”、画“我的笑脸”、建“快乐小屋”等,也可以建立“争星榜”、“友谊树”、“快乐碰碰车”等深受孩子们喜欢的小阵地。

二年级

队员心理分析:

1.模仿性体现明显。他们喜欢学习大人样,因此成人要注意自身言行,给予队员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

2.喜欢游戏性活动。这个年龄阶段,游戏是队员学习的主要途径,通过游戏可以培养队员的自信心、团体合作、勇敢顽强等心理和道德品质。

3.自制能力较弱。队员情绪易冲动,缺乏自制力。兴趣在队员的学习生活中仍起主导作用,队员间开始产生初步的学习差异。因此要注意引导,并多给他们参与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多接触事物,不要过多地限制孩子们的好动心理和行为,扼杀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

4.有合群的愿望。队员存在与他人交往的愿望,并能初步体验到与伙伴交往的快乐。但他们缺乏与其他队员友好相处的技巧,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因此,在此阶段有必要培养队员的集体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主要工作和内容:

    1.了解少先队组织

通过讲队史,观看相关影视片,开展以热爱红领巾为主题的队会等活动深入进行少先队光荣感教育,进行党旗、团旗的教育,教育和引导队员热爱中国共产党。自建中小队、自主开展队活动等,帮助队员了解少先队组织,健全少先队组织建设。

1)队知识知多少

了解少先队知识,应以《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为依托,组织队员开展“队章知识知多少”竞赛,“红旗的一角”、“红领巾胸前飘”主题队会,“我爱红领巾”故事演讲比赛等活动,帮助队员熟知队章内容。同时,通过组织少先队员参观队史展览,走进德育基地,在“红领巾”影视剧场观看《安源儿童团》、《小兵张嘎》、《鸡毛信》、《英雄小八路》等影片和相关剧目,以各种形式宣传少先队知识,深入开展少先队知识普及教育。

2)队的组织同建设

中队委员会一般由37人组成,根据工作需要,设队长、副队长、旗手和学习、劳动、文娱、体育、组织、宣传等委员。中队辅导员由中队委员会聘请。中队建设应做到组织建设好、活动开展好、阵地建设好。小队一般由513人组成,设正、副小队长,由小队全体队员民主选举产生。小队建设应做到“自愿组合、合理编队、自取队名、自定目标、经常活动、建立阵地、辅导员自聘”。组建队组织、选举队干部要尊重少年儿童的参与权和民主权,一般采取竞选的办法,可通过设岗定职、按岗自荐、组织竞选、投票表决等步骤选举队干部;通过组织“今天我当家”、“假日队旗飘”等活动进行相应的教育。

3)队的活动共参与

中队或小队活动一周安排一次。由于队员年龄小,自主开展活动的能力还较弱,辅导员需要对活动给予全方位的组织和引导。活动形式要尽可能做到小型、灵活、多样;活动主题要贴近队员生活,富有童真、童趣,体现教育意义;活动过程要安全,最好有老师或家长参与辅导;活动范围以学校为主,以社区为辅。

2.培养队员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就是自我服务能力。自理能力的培养应从“四自”做起,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学习自己管,自己的责任自己尽,自己的进步自己争”。可通过举行整理生活、学习用品比赛,交流学习计划和安排等自理技能训练,培养队员自理能力,利用自理章的激励方式培养队员的独立意识。辅导员要充分发挥实践育人、活动育人的功能,帮助队员设计好情景,组织队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3. 养成文明好习惯

通过积极创设文明的环境,进行基本礼仪的训练,设立文明监督岗,举办成果展示会等多种途径,帮助队员养成文明好习惯。

文明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辅导员在平时一点一滴的小事培养,并且要坚持反复抓、抓反复。在进行强化实践性训练时,目标要小,起点要低,要求要严,训练要实,评价要活。训练活动一般可以分三步进行:

1)制订公约——导行

2)强化训练——促行

3)激励评价——励行

通过开展争获“文明章”活动,努力把文明礼仪的道德要求内化为队员健康的心理品质,转化为队员良好的行为习惯。辅导员可以组织队员开展“建立中队小宪法”、“做个文明小天使”、“文明礼仪队队行”等活动,以达到“励行”的目的。

三年级

队员心理分析:

三年级孩子活泼好动,正处于儿童期向少年期开始过渡时期,这一阶段孩子较之于低年级的孩子相比,学习任务有所增加,压力加大,活动范围更加广泛,学习活动的游戏性特征明显减弱,学习过程的组织性、认知过程趋向规范和严谨。其身心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队员知识经验扩大,认知能力有所发展。具体表现为:有意注意开始延长,观察力提高,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2.队员的独立自主意识增强。队员能逐步摆脱对成人、老师的依赖,有自己的主见,能够参与大人的谈话,而不像以前那样随意插入大人的谈话。初生牛犊不怕虎,敢尝试去做一切事情,但又往往行事不够周到,做事“毛毛糙糙”。

3.队员的学习兴趣开始分化,开始出现学科偏爱。要加强对队员学习指导和学习兴趣的激发。

4.集体主义观念增强,乐于交往,能初步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懂得集体活动的一些规则、规范。他们喜欢交友,开始以兴趣、爱好来选择朋友,并出现了同伴团体。

5.情感体验逐渐丰富。队员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力得到发展,情绪表现的方式和强度与低年级队员相比,较稳定。一般较少出现忽哭忽笑的现象。

主要工作和内容:

1)开展“手拉手”活动

 “手拉手”活动是少先队的品牌活动,是少年儿童之间相互通信交往,互帮互助,共受教益的一项实践教育活动。队员在活动中不仅要关心校外的“手拉手”小朋友,还要关心校内学习困难、经济贫困、身体残疾、心理障碍、行为不良等需要关心的队员。在交友对象上,要兼顾城乡、贫富、健残、不同民族之间、本地与外来民工子弟、本中队内、校内中队间、校内与校外等多层面多类型。“手拉手”交朋友。要做到“六个一”:写一封交友信、给小伙伴寄一本好书、互赠一张友谊卡、帮助好友解决一个困难、共做一件好事、互学一项新本领。“让每一个队员都有手拉手小伙伴”、“帮助队员找到与小伙伴经常联系的方式”,是开展“手拉手”活动的两项重要任务。手拉手的活动方式很多,可以运用书信、电话、网络、走访、联谊等多种形式进行交友。

(2)开展自护能力培养:

加强少年儿童的自护意识,培养其自护等能力,事关少年儿童的切身利益、人民群众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定,是少先队组织竭诚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培养队员的自我保护的能力,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是儿童迈向社会、学会生存的第一步,对儿童的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少年儿童自护能力培养的内涵,辅导员可从两大层面上来理解:一是显性层面,比如地震、交通安全、防溺水、防火、防触电等;二是隐性层面,如精神上的维护受教育权、生存权、隐私权等和心理上的增强自信心、戒除网隐、避免骚扰、完善人格等。

3)增强少先队员的组织意识

增强少先队员的组织意识,是少先队教育最基本的内容,也是当前加强少先队光荣感与责任感教育的有效途径,一般包括下面几方面内容:

①帮助队员明确大、中、小队干部的职责,尝试分工合作,增强队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队干部的职责分工,让队员各尽其职。一般可设立中队长、组织委员(旗手)、学习委员、宣传委员、文娱委员、体育委员、劳动委员等队干部。

②通过举办队长学校,加强对队干部的培养,提高队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通过自主培训,让队干部通过“三个成为”,增强素养。即:希望队长们成为同学的“领头雁”;希望队长们成为老师和同学的“小公仆”希望队长们成为队集体管理的“小主人”。

③指导队员了解队会一般程序,学会自己规范地组织召开队会。开展队会时,一定要唱队歌、呼号、要出旗、退旗,体现规范性。

④结合主题中队会的召开,进行中队活动评比,增强队组织活力。

 

四年级

队员心理分析:

这一时期的孩子的大脑发育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独立活动能力增强,动作反应开始加快。从心理发展看,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随着知识面的拓宽,思维能力发展也在加速,这一阶段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其显著特点为:

1.自控能力增强。从天真无邪的低年级走到渐明事理的中年级,又经历了三年级较大的心理转折,四年级队员的情绪开始表现得较为稳定。开始根据某种道德规范,对自我的情绪进行调节,开始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

2.集体意识增强。他们对集体有了一定的认同感,开始有组织地、自觉地参与集体活动,懂得集体活动的一些规则、规范,比三年队员更具组织性。他们自我意识明显发展。克服困难能力增强,能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的挫折。这就为参与集体活动创造了条件。

3.交往意识增强。随着身体和心理的逐步发育,四年级队员有了强烈的交往需求,交往对象、领域、内容较三年级队员有了拓展。开始以兴趣、爱好来选择朋友,朋友关系日趋稳定。

4.探究能力增强。由于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他们对于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探究意识,同时他们的情感体验较丰富,联想能力增强,求知欲更加强烈,喜欢思索与探究,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始具备开展探究活动的基础。

主要工作和内容:

1.帮助队员从小学会自主管理,学过民主生活。

通过广泛设立少先队小岗位,引导队员坚持岗位服务,体验为他人、为集体服务的快乐,培养队员的民主意识、民主作风,增强队员的小主人责任感和光荣感。

1)广泛设立少先队小岗位。

少先队小岗位的设立,为队员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发扬民主、自主管理,争做少先队小主人的平台。一般来说,小岗位的设置既要考虑可行性,又要注意趣味性,以便激发队员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2)在队集体中学习民主管理。

发展民主管理能力是学习民主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可以让队员根据中队学期计划,讨论不同岗位的工作细则和要求;可以让队员参与选举与推荐、表决、撰写红领巾提案、进行民主评议等;可以引导队员开展“怎样记笔记”、“如何选择会议主题”、“如何讨论”、“如何团结合作”等专题的学习培训。在集体活动中培养队员的民主意识和民主参与技能,这是学习民主的必由之路。

3)引导儿童积极体验。

体验是让民主意识入脑入心的重要一环。通过开展体验活动,可以强化队员“人人有岗位,个个是主人”的责任意识,可以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体验为集体服务的快乐。我们还可以利用中队的宣传阵地,强化队员的体验效果。比如利用队角展示参选小干部的演讲稿精彩片断或岗位责任履行计划等。

2.指导队员自主开展少先队活动,增强队组织的活力。

少先队组织的活力来自于队员的主动参与,来自于活动的开展符合队员身心发展特点。因此,“自己的活动自己搞”,是增强队组织活力的“源动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活动,帮助队员学会观察、发现、探究、思考,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增强队组织凝聚力。

 

五年级

队员心理分析

(一)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

1.他们在身高、体重等生理方面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一部分队员已经进入青春发育期。

2.智力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阶段,智力结构也在不断地完善。

3.队员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真正开始了比较有组织的、自觉的班队集体生活,初步形成集体的观念。

4. 情感更加丰富,各种高级情感发展迅速,并在他们的情绪生活中明显地表现出来。

(二)学习生活环境变化给队员带来的新特点、新要求

五年级队员眼界逐渐开阔,接触的领域也越来越广,他们除了在社会课中学习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还在社会实践中学习交往与合作,如社区活动、公益宣传。此外,他们开始关注国内外重大社会事件,对国家、民族也有了一定的认知。无论是环境的外在需求,还是队员自我的内部需要,都要求我们在他们这个敏感期开展民族精神教育,以有利于增强队员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培育队员健全的人格,帮助他们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

主要工作内容:

(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强调发挥少先队组织优势,坚持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引导少年儿童以少先队中队、小队的组织形式,以“了解一件蕴涵民族精神的事、学习一个体现民族精神的人、做一件弘扬民族精神的事”为主要方式,以丰富多彩的体验教育活动为载体,开展以“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了不起”系列活动,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小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全面准备。

(二)深化“手拉手”活动

拓展交往空间。不要局限于一校、一镇、一县,在量力而行的前提下,还可以辐射到广大农村和老、少、边、贫地区,甚至是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

开展互访活动。少先队假如有条件的话可以可结合春游、夏令营开展互访活动,到“手拉手”小伙伴的学校、家中作客,体验生活,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情。

创新活动形式。活动切勿停留在物质捐赠这个层面上,而应当策划一些共受教益的实践教育活动,如“手拉手”共读一本书;吸取对方的一个优点;帮好朋友实现一个心愿;“手拉手”看谁进步快等活动,促进德性的生成。

健全活动机制。交往的双方可商定相关制度,如:“正常通信联系制度”、“定期互访制度”、“手拉手”先进个人、集体评比细则“等,确保少先队员之间建立起稳定、持久的联系。

(三)增强环保意识活动

针对实际情况,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有特色的宣传教育活动和经常性的回收活动,定期将回收物品卖给回收部门,将回收款汇至中国少年报社,集中用于为贫困地区建立“手拉手环保小学”。

 

六年级

队员心理分析:

1.身心发展逐步加快。六年级小队员正处于少年期,开始步入青春初期,生理和心理方面进一步完善和成熟。

2.各项能力显著增强。队员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全面发展,逻辑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有了较大的发展,有强烈的创新思维欲望。

3.情绪变化不够稳定。情绪的强度和持久性迅速增长,求知欲发展很快,但自制力还不太强。

4.民主意识开始启蒙。他们自尊心理和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和增强,开始产生社会意识。

5.学习压力不断加大。这个阶段,队员的学习任务最艰巨,学习压力很大,学习活动内容占据了队员生活的绝大部分,他们对升学的选择乃至对自己的人生理想有了思考。

6.人际交往日趋复杂。他们有了一定的道德规范,队员们与社会的接触明显增多。     

7.参与少先队活动积极踊跃。六年级队员的内心渴望与外界交流,他们喜欢参与性、交流性、挑战性、互动性、社会性强的少先队活动,喜欢在活动中表现自己,由于学习的压力客观上影响了他们参加少先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主要工作内容:

1)树立理想,确立志向

2)增强社会实践能力

3)培养创新能力

(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守法意识

法制教育活动要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育为重点,兼顾《宪法》、《国旗法》、《义务教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以及有关禁赌、禁毒和反邪教等法律法规的教育。向学生普及有关法律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交通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低年级段主要学习《国旗法》,养成尊重和爱护国旗的习惯;学习《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服从交通管理。中年级段主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初步形成青少年受法律保护的意识;学习《宪法》,知道遵守《宪法》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小学高年级段主要学习《国旗法》,增强维护国家尊严的自觉性;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法》,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促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形成青少年受法律保护的意识。要继续发挥法制副校长和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的作用,进一步加大校园周边环境的政治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安全、健康环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