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班级问题的化解艺术

发布者:陈君     所属单位:江西财经大学附属中学     发布时间:2015-12-03    浏览数:0

本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年多,但真正切入到班主任管理中却只有短短的2个多月。在此期间,每天都疲于与学生的斗智斗勇和班主任工作的摸索中,同时出现了很多困惑与不解(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时解决的方法往往有较大的差别),这些困惑与不解或多或少影响了工作效率。现就班级日常管理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对此采取的策略在此一一进行探讨。

班主任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权利最小的领导者,但却是在学生、家长、科任老师、学校领导等各个环节之间的枢纽。在学校中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是提升每位学生综合素质的责任人;在小的班级中,又是他们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同时,也是各个任课老师与学生的协调者。作为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新班主任,遇到了刚升入高一的新生,常常出现许多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会让新班主任不知所措,这个时候本人只能笨鸟先飞,希望能够勤能补拙,通过勤上班、勤观察来发现存在的问题。高一年级是初中向高中过渡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刚刚脱离了初中,既带着初中生的稚气又对高中生活充满了憧憬。由于青春期的特殊性,高中生正处于身体、心理及外界的诸多变化中,很容易出现带有情绪性的突发事件发生。处理这些突发事件是班主任工作必学的一门艺术,这就需要班主任深入了解学生现状,认真分析班级出现突发事件的特点,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结构采取相应的对策。目前,本人所带的高一(1)班新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自控能力不行等问题颇多,相应地采取了一些对策,总结如下:

1.行为习惯的问题。经过这2个多月的观察,发现我班同学存在许多不良的行为,诸如见到老师不打招呼、理所当然地接受他人帮助没有感恩的心、课间过分地追逐打闹、上课铃声音结束后仍然无法安静、犯错误后习惯性狡辩、习惯性说谎、上课小动作不断以及集体荣誉感不强等等,这些行为其实在高中之前就已经形成,想要彻底纠正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长期灌输正确的思想教育。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这话不无道理。针对以上行为问题,本人管理班级采取专制与民主并济的方法,在班级制度上体现一个“严”字,如开学第一个月在迟到、早退、课间说话等现象上死盯死守,不定次地跟班甚至不厌其烦地进行纪律申明,逐步加强学生的纪律和时间观念,加强学生的各种自身修养。开学初,本人便强调自己的做事方式,确立好班规制度和奖惩制度,每个制度细化后分配给各个课代表实施,确保在制度上人人平等,老师犯错同样受罚。关于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本人参考了老教师的经验,按照制度要遵守详细化、民主化、可行性等原则。当然,仍然有12个学生漠视制度的问题存在,软硬兼失都没办法,对于厌学严重者的学生的处理,采取的是保守的形式,和家长一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也是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影响其它学生求学的状态,所以要注重培养学生形成对学校和班级文化的认同感。 

2.学习习惯的问题。从学业上看,较之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重,不能再依赖初中时期老师“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自习,“命令式”的作业,要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力,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从心理角度上看,高一学生在入校后会比较茫然,进入高中将面临给自己定位,同时在位次需要“重新洗牌”,压力相对会增大,如今又处于青春期心理状态较不稳定,最终导致以下现象:个别学生早读到班级后不能立即抓紧时间早读,上课思路不能跟着老师走,发言不够积极,听讲效率不高,课后作业没有真正弄明白,导致作业没有及时完成,甚至于有抄袭作业的现象。针对此类问题的策略,主要从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气氛浓厚的班级,务必保持上课环境处于安静状态下,这一点靠学生的自觉性难实现,暂时能做到的方法有教师的嘴动和行动,即讲和跟;其次,在新生入学时第一时间介绍班级其他任课老师,老师对学生的信心树立很重要,在介绍各科老师的时候,力求突出他们的优势和风格,让学生对老师对班级充满期待,坚信自己在这一年一定会感到充实,感到有所收获;再次培养学生有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但本班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较差,完全不知道如何高效的预习,预习不仅仅是提前看书,教师要做的是怎么预习,本人提倡的是事先给学生准备导学案,使学生知道看什么,当然很多学生课外不愿意贡献时间去预习或者私下效率不高,老师开始时可以拿出课堂时间让学生预习,便于及时跟踪、发现问题并且指导学生如何看;最后注重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因此,中学生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能否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学习,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上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大胆发言,展示思维。有的学生由于提前预习,对老师所讲内容有些失去新鲜感,会降低学习兴趣,从而分散注意力。这就对我们老师提出了较高要求,我们老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能照本宣科。有些学生有些不良习惯,如不良坐姿、一些小动作等,这就要求老师及时提醒帮其改正。班主任窗外查看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其实,学习习惯还有很多,作为高中学生很多习惯已经养成,更多的是去纠正不良习惯,这需要我们老师长期关注坚持不懈的去培养和纠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良好的习惯(包括仪表、情绪、语言、板书和解题的良好习惯等),青少年学生的模仿性很强,教师应做出榜样,让学生模仿,在不断模仿训练中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然后通过启发自觉感觉,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自我教育中发展良好的习惯。

3.卫生习惯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变化,生活环境优越了,本班独生子女较多,父母过于疼爱和呵护,包办代替过多,学生劳动锻炼太少,这无形的导致孩子们依赖、处理能力差、经不起挫折。这样的学生一旦进入集体生活,分配劳动后经常出现个别学生没有认真打扫班级卫生、包干区卫生 ,或者没有及时地倒垃圾等现象,看似都是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但是现阶段的学生采取的都是敷衍的态度,在劳动中不尊重他人的劳动。针对这种问题,我一开始事先安排后每天少量的卫生事宜,跟家长沟通后建议在家里也尽量做点家务;每个周末一起大扫除,教室放点音乐,男女分工好按照小组形式适当进行评比,奖惩分明。学生也许一开始打扫不是很理想,但还是有一点改善,起码知道自己在学校、在班级里的责任。

4.特殊性格学生的问题。我班学生的性格可以算是千奇百怪,当中不乏性格孤僻、我行我素、自尊心极强、消极悲观、多疑敏感以及脾气暴躁等等的学生。针对如此学生,本人初次应对时,总会感觉出无奈和紧张,对此类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行为批评时很难把握这个度。a针对自尊心极强和脾气暴躁的学生方面,本人采取是怀柔政策。例如某个女学生在课间操时间因为天气炎热,独自离开队伍去阴凉处,本人劝解她回到队伍中,该学生置之不理并且很有情绪地要求老师也要陪站,面对待该学生的突发状况强制处理是不见成效的,但如不重视其他学生也会效仿其行为,所以本人当即带入办公室进行教育,该学生并不承认其错误并且反而爆发出对本人平时管制的不满。对此,本人开始对其进行讲解学校文化所需要遵守的制度,这种制度不仅对学生,老师同样也会遵守,并且开始自我检讨一方,就平时在班级处理问题的语言方式上的不恰当表达歉意,学生在听到老师认真检讨的时候开始有所意动,本人便继续乘胜追击对她进行适当的批评以及表示对其本人的看重和希望,这才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主动改之。b针对多疑敏感、消极悲观的同学方面,本人采取的是鼓励和爱的方式,有个男同学特别敏感多动,爱与老师唱反调,在与其家长沟通,深刻了解到该同学的问题后,发现在任课老师对其批评时,虽然该同学会有对抗行为,但是事后还是会做到老师的要求,这说明这个同学其实是知道自己的错误,只不过处于叛逆期不愿意认输,针对这个同学的处理方式基本上采取反话正说的方式,以商量的语气和他进行沟通,目前来看效果不错;c针对内心自卑、沉默少言的学生,采取的措施主要是经常性找他们谈话,让活泼的学生带动他们,多鼓励他们参加班级活动并且每周上交一篇自己的生活体会便于了解他们的心得动态。我班一个同学,可能因为反应相对较迟钝,说话语速慢,不敢与其他同学交流,作业经常性不交,屡次劝改未果。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到该同学父母离异,从小与爷爷奶奶生活,父亲由于经常出差没有时间陪他聊天,他也不愿与爷爷姐姐说话,久而久之造成其语言能力较弱。针对他的情况,本人让班长以及课代表多与他交流,平时多让他参加集体活动,增强班级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效果暂时还在观察中。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增强能力。最关键的就是培养习惯—养成教育,无论是行为习惯还是学习习惯。本人最开始进行班级管理的策略主要是先从纪律着手,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树立起良好的班风;再接着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注重班干部的培养,可以加强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最后是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各个任课老师按照本班学生的认知程度设定适合的方式方法。当然高一新生的养成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权宜之事,是一个完全动态的过程。我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的教育和引导学生,加上晓知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勤勉而细致地工作,总会达到我们所追求的效果。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