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到岗班主任培训(102)
  1. 作业标题:作业二截止时间:2016-02-25
  2.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

    学习培训课程,结合您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曾用过哪些心理效应的方法管理班级,效果如何?

    作业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二

提交者:李冰馨     提交时间:2016-01-10    浏览数:0     

            应用心理效应的方法管理班级及其效果

我在管理班级中所运用到的心理效应的方法有:

一、运用“半途效应”,正确处理教学中对学生要求过高问题,激励学生“大目标,小进步”。

1)在学习方面

    在开学初,为了让同学们在一个学期有目标,便让同学们都给自己制定了每门学科的目标,并且让每个人到讲台上讲出每门学科的目标及其达到目标的做法。在听得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都给自己制定了比较高的目标,而且都是信心满满。

    但在几个星期的一次测试后,发现很大一部分同学们都锤头丧气的,原因是距自己当初制定的目标很远。当在我看这种氛围时,我给同学们提了一个建议,建议把自己的目标改为比这次考试高1-10分之内,看看下次测试结果如何。很多同学都听从了我的建议。再一次测试之后,发现很多同学都有所进步及信心满满。

 (2)在遵守纪律方面

    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遵守纪律的,但每个班都有一些表现不太好的同学,跟学习一样,我也让同学们按照班规,看看自己一定能做到几条,也都制定了一个目标。百分之九十九的同学都认为自己能做到每一条。但在开学没一个星期,发现有一半的同学都会违反其中的几条,

也都给他们做了思想工作,但是都毫无收获。后来,我采取了跟制定学习目标一样的做法,给自己重新制定目标,每个人都允许有一两条暂时做不到,实行几个星期后,发现很多同学都有所进步。

     后来我总结了他们一开始制定的目标,发现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没有选择合理的目标,目标选择的越不合理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二是个人的意志力不同,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

     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在平时教育学生时注意让学生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同时注意进行意志磨练。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要有实现的可能,不能过高,成为空中楼阁,就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因此我让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但行动和实现目标分阶段进行,也就是行为学家提出了“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对于防止学生学习过程中半途效应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运用“晕轮效应,正确处理学生学习先进与后进的关系,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小鹏是一个聪明好动但很调皮的孩子,学习习惯差,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编一些谎话骗老师,是我们班有名的“捣蛋鬼”。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比如拽小女孩的羊角辩、用橡皮屑砸别的小朋友、随便讲话等,要么情绪低落,一声不吭,埋头做小动作;下课胡乱打闹,经常欺负其他小朋友,与同学闹矛盾,每次值日时都以扫帚作武器,在班上追打其他的值日生,同学们既讨厌他又害怕他,都不愿与他一起玩耍。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班主任告状。所以我们每个科任老师都不太喜欢他,而且也不太关注他。

     但是在一次与他家人谈话中,我了解到其父母整天忙于工作,从小都是爷爷奶奶带,祖辈对其比较宠爱,不管孙辈的要求是否合理,只要孩子开口:“我要……”祖辈总是有求必应。记得有一段时间,每天中午爷爷来接他时,都要买一样玩具才肯上车,要不然小孙子就发脾气、哭闹,老人拗不过他,便一味地迁就、满足 虽然父母对孟某在生活方面极其宠爱,但对他的学习期望又很高。他们认为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孩子应该弥补他们的缺憾。因此,他们对孟某的学习成绩很重视,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打骂,很少有耐心地说理与交谈。长期下来,他对学习渐渐地失去兴趣,也逐渐产生逆反心理。 

   后来,在我用心关注后,我发现他虽然经常犯错误,但他依然有向上的愿望,他身上还有很多“闪光点”,比如,不闹事的时候还挺讨人喜欢的,上课认真听讲时也会积极发言,活动中乐于表现自己……所以我们可以发掘他这些向上的可塑性,对他进行再教育。
上课时,有意识地多让他发言,特别当他的回答有新意或声音响亮的时候,要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让他尝到发言成功的快乐。                               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会正确处理学习进步学生与学习差的学生的关系,不会因为晕轮效应影响自己的视野,会从不同角度评价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给所有学生同等的机会,让学生健康成长,不因为一件小事,给学生上纲上线,不把孩子“一棒打死”,要积极发现孩子的优点,营造和谐进取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成材晕轮效应。

三、运用“破窗效应”,进行环境卫生管理及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这学期班里转来了4名新同学,孩子们来到一个新的环境,难免会对新学校的规定和要求有所不适,卫生习惯、纪律习惯、学习习惯等各方面都与班里的老同学显得格格不入。开学将近两个月了,我感觉班级在各方面都不如以前了,教室不如以前干净了,随处可见丢弃的纸屑,垃圾筒周围更是一片狼藉,总有同学把垃圾丢在外面;卫生工具没有按要求摆放;课堂纪律也不如从前,不听课的多了,不完成作业的也多了......孩子们这是怎么了,原本懂事乖巧的同学怎么这学期一下子像变了个人似的,我怎么想也想不明白。后来通过网上学习,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班里近期出现的这些情况跟破窗效应很类似:有一个同学不遵守纪律,老师没有进行相应的惩罚,其他类似的情况还会重复发生;两三个同学没有完成作业,其他同学认为仅仅是把没完成的作业补上这种惩罚力度不够,继而会有更多同学效仿去不完成作业;垃圾桶周围有一片纸屑,再去扔垃圾的同学如果扔到了外面也会习以为常……

    后来我认真分析了班里的情况,认为一个良好的班风是营造、建设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先决条件,周围的氛围、环境越好,同学们的自律意识越强,反之则会越来越差。认识到这一点,我先在班里对同学们进行了思想教育,然后再次明确细致了班规班纪,提出了表扬和惩罚制度,绝不姑息“小的过错”,在日后的工作中严格贯彻。有了制度约束,同学们的自觉性渐渐地高了。往地上扔东西的越来越少,不完成作业的也少多了。我认为,只有做一个班级管理的有心人,才能将工作越做越好。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综上所述,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没修复的破窗,导致更多的窗户被打破在班级卫生管理和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中,我时时警惕“破窗现象”。在地上发现一张纸片,在教室里发现一丝不整,在学生身上发现一点行为不当,都要及时修补,不能任其蔓延。只有及时修补好了偶尔出现的一小扇“破窗”,才可以保证其它的窗户不被破坏。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破的窗户,能有效阻止“破窗现象”于萌芽状态。
  作为老师的我在面对学生第一次犯错误、班级第一次出现违纪现象时,我会及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批评指正,防止“破窗效应”的发生。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