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到岗班主任培训(102)
  1. 作业标题:作业二截止时间:2016-02-25
  2.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

    学习培训课程,结合您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曾用过哪些心理效应的方法管理班级,效果如何?

    作业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二

提交者:谢晓东     提交时间:2016-01-11    浏览数:4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中最微妙的相互接触。”班主任工作更是一门心灵的艺术。每个班级总有一些习惯不好、不爱学习,但情商很高,能量过剩的孩子,我所任教的班级也是如此。采用管理办法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他们终于有了一些进步,我班获得了学校的认可,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班集体。越是走近他们,越是深入他们的心灵,就越能感到心理教育对于他们的重要性和带好班级的重要性。我一直在尝试、在探索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结合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下面我谈谈具体做法。
  一、自我介绍中的“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第一次与某人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长,对于一个人整体认识产生作用最大,因此每个人都力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教育心理学强调:“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的形成有重大影响。”“教师与学生初次见面,特别是头几堂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往往是非常深刻的。”作为新班主任,我对和学生的第一次见面做了精心安排,预设目标和环节,面带笑容地在班门口迎接每一个新生,新生黑板签名,拍下进班的第一张照片,作为送给孩子们的礼物。我在介绍自己时,首先告诉学生我很优秀,然后展示自己的成绩,运用心理光环效应,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认可度。学生日后这样评价:“我们的班主任气场强大,她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师,她是一个很有经验的班主任。”看到这些,我知道预设目标实现,头开得不错。
  二、批评教育中的“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相约比武,看谁能把路上行人的衣服脱掉。于是北风便大施淫威,猛掀路上行人的衣服,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而南风则不同,它轻轻地吹,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暖和,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北风和南风都是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态度和方法不同,结果大相径庭。“南风效应”给我的启示是:批评教育要适度,“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因而是有缺陷的教育,必要的批评是控制学生不良行为的有效信号”。心理学的研究显示奖惩的比例为5:1时效果最好。批评教育要人性化,用语得体,尊重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我是这样做的:针对缺乏恒心、毅力但自尊心强的孩子,采取酒心巧克力批评法。就是将批评夹杂在肯定和赞扬之中,像酒心巧克力一样。先赞扬对方的优点和取得的成绩,待孩子防卫心理松弛下来后再批评,最后友善地予以鼓励,这样的批评易于接受而不致引起反感。我班有一名男同学性格懦弱,经常被其他同学欺负,甚至有一次在强迫下拆开女孩的卫生用品让其在班里展示。经了解,一个男同学是主谋,该生月考进步,借此机会找他谈话,首先要表扬他,是个有责任心的男子汉,答应妈妈月考成绩要提高就做到了。其次是有责任心,是一名会保护兄弟姐妹的同学,不会拿簸箕打同学的脸,不会把脱掉鞋子的脚放到同学的桌子上……话没说完他的脸就红了,主动向我保证再也不欺侮同学,而且以后要像保护弟弟一样保护他。从此班里再没出现欺侮同学的事。
  三、后进生转化中的“鲶鱼效应”
  渔夫将鲶鱼用作保证长途运输沙丁鱼成活的工具,就是“鲶鱼效应”。在后进生转化中应用鲶鱼效应效果不错。三名同学的成绩都由原来的倒数后十名进步到三十名左右。后进生缺乏自信,成绩差,愿意与其他后进生在一起,在班级中容易形成一个特殊团体。但这些学生并非一无是处,比如他们特别活跃,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号召力等。对于我班的后劲团的团长一方面鼓励他,经常让他跑腿干体力活,借机拉近距离。另一方面用激将法让他学习,有一点进步就表扬,让他感觉到老师很关注他。在潜移默化中,他正视自己并努力改正自身缺点,高一学期末整个人都变了,而且成绩也一点点提高了。鲶鱼培养成功,“后进生集团”随之土崩瓦解,其他学生看到他的进步,纷纷开始模仿学习,收到奇效。
  四、目标激励中的“门槛效应”
  男生在追求心仪的女孩时,并不是“一步到位”提出要与对方共度一生,而是通过看电影、吃饭等小要求逐步达到目的。这就是门槛效应。为了因材施教,我认真分析班级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预计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针对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的知识基础与表现,给他们提出不同层次的、具体的目标建议,鼓励他们在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上采取分解法,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我班有一位女同学,入学成绩在班级中只处于中间位置,但目标明确,要考上全县最好的学校。根据“门槛效应”,帮助她分析学习中的优势和劣势,将她的远期目标分解不同的小目标。第一次期末考试结束后,她的成绩排在班级第二十几名,实现了一个小目标,她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更加努力。如今这个孩子成绩目前已经稳定在我班前十,最好的成绩是我班第二。我相信她离自己的大目标越来越近了。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们的本性是很好的。只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让孩子们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非易事,总需要一些时间。面对一个班级中这么多学生,不可能在一两次的教育下就见成效,而需坚持、长久。小学生毕竟还都是未成年的孩子,心理机能还未发育成熟。即便是自控能力较强的成年人,也未必都能做到。我们要坚持,不能因为他们有坏习惯、表现不好,就轻易放弃。班主任必须不抛弃、不放弃,一直帮助他们,走向成功。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