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到岗班主任培训(102)
  1. 作业标题:研修结业成果截止时间:2016-02-28
  2. 作业要求:
     

    内容: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结业成果

提交者:邓美玲     提交时间:2016-01-19    浏览数:1     

                                  《平均分》教学案例 

一、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学生有“平均分”的感性认识,那怎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知识“再创造”中,形成新的体验,新的感悟,使他们真切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了解平均分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2.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
  3.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朴素的人人平等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平均分含义。

教学难点: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猴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是猴哥哥,一个是猴弟弟。妈妈有6个桃子,想分给两个孩子。于是,妈妈给猴哥哥1个,给猴弟弟5个,猴哥哥说:“妈妈,你分得不公平!弟弟的比我的多”这时,猴妈妈笑着从猴弟弟5个桃子里拿走了1个放在猴哥哥这边。可猴哥哥还是大声说:“妈妈还是不公平,弟弟折还是比我多!”于是,猴妈妈又从猴弟弟的4个桃子里拿走了1个放在了猴哥哥这边。这时猴哥哥高兴地说:“妈妈这次就公平了!”

    老师问:开始给猴弟弟5个桃子,给猴哥哥1个桃子,猴哥哥为什么说“不公平”?

        (弟弟多,哥哥少)

    老师问:后来,猴哥哥和猴弟弟都有3个桃子,哥哥为什么说:“这次公平了”?

        (每个人分得的桃子同样多)

    请同学们记住:分东西一定要分得同样多,这才公平!

    二(1)班的同学明天要去春游,他们正忙着准备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什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7页,说说你了解到的情况。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现在小明要给大家分糖了,老师准备了6颗糖,要把它们分成3份,请你们帮小明来分一分。(每位同学6根小棒)

2、独立思考:(1)思考分配方案,怎么分,每份分多少?

             (2)动手分一分。

反馈展示:有哪位同学想来展示一下你是怎么分的?

   学生上台展示

4、你们认为这几位同学分得怎么样?公平不公平?为什么?

   (公平,每份分得同样,都是2个。)

5、这样的分法你们能取个好听的名字吗?叫什么呢?

(学生取名:平分、公平分、平等分.......)

   在数学上,我们把它称为“平均分”(板书课题)

6、平均分的含义

   通过刚刚分糖,你们知道什么叫“平均分”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

     (学生发言)

   每份分得同样多,这叫平均分。

7、小组讨论合作分小棒

   老师给每组12根小棒,将这12根小棒进行平均分,可以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8、反馈分法

   老师请2个小组的同学展示他们的分法,其他学生判断分的对不对。

   老师总结分法:a、每份2根,分成6份;

                 b、每份6根,分成2份;

                 c、每份3根,分成4份;

                 d、每份4根,分成3份。

(三)巩固练习

    第8页“做一做”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最喜欢的是什么?还有哪里不明白的吗?

(五)作业

1、课本第11页“练习二”第1、2题;

2、练习册第6、7页。

五、教学总结

    这节课的教学思路是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初步感知平均分现象,概括出“平均分”的概念;再引导学生探究,操作“平均分”,体验从原始化平均分到最优化平均分的过程;最后,再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可见数学现象。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