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发布者:彭永禄     所属单位:临川区第三中学     发布时间:2015-10-19    浏览数:0

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郭 琴[]

【摘要21 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本文论述了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引起了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变革以及信息时代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模式。总之信息技术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希望与生机的同时也给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要全面认识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现代教育信息交流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发展的动力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资源与工具。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特征之一,以至于在某些场合中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成了同义词。然而认识信息技术带给现代教育的希望与生机和认识其所带来的挑战和危机同样重要。客观地分析和认识信息技术可能带给现代教育的负面影响并不意味着摈弃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相反全面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有利于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达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更高水平的应用。

一、知识与信息在信息时代的价值

世界正处在一个信息与通信技术大变革的伟大时代。知识与信息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日益广泛深入地渗入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活动。就全球性的发展而言当前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是经济发展速度的两倍。信息技术成本降低功能增强软件与硬件质量提高设备轻便化更促进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从而带来其本身更大的发展。

在信息时代知识与信息是财富的一种新形态。“知识产权”、“技术入股”、“信息资源”等词汇的产生与流行象征着知识与信息这一新形态的财富已经被社会广泛承认与接受。如何理解信息时代知识与信息的价值国际通信联合组织(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发布的《全球共享基本通信与信息服务声明》(ACC  Statement on  Universal Access to Basic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Services) 概括了知识与信息在信息时代的五大价值:

·知识与信息是正在形成的全球信息社会的生命线与社会基础。

·知识与信息是发展中的信息经济的主要资源。

·知识与信息是日益发展的全球化趋势的中心并且正在促进一个以一系列崭新的遥距模式为特征的遥距经济( teleeconomy) 的产生和发展。

·知识与信息将对国际劳动力市场的划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决定企业与国家经济的竞争能力并且形成新的发展方式与模式。

知识与信息比任何时候都更具有威力。它们将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主要商品是效率与效益的关键所在。

随着向21 世纪迈进的步伐我们进入的是一个全球化的信息社会。知识与信息是信息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是信息社会的必需。知识与信息对于信息社会好比鲜血对于人体一样重要。没有知识,没有信息的流通信息社会就会崩溃人类社会就会陷入历史倒退的危机。

知识与信息是与信息社会相伴随的信息经济的主要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信息社会的财富。拥有知识与信息就拥有发展的优势与机会。但是知识、信息与自然资源存在本质上的差别。首先知识与信息具有时效性。知识与信息是不断更新的今日之拥有并不保障明日之不缺。因此知识与信息的拥有是一个不断进取的过程。第二知识与信息具有共享性是可以分享和再生产的资源。知识与信息的传播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知识与信息的能量只有在传播与应用的过程中才能释放出来。因此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与途径,是在信息社会中拥有发展的机会和优势的关键所在而社会的信息技术水平将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因素和衡量标准。

现代信息技术已将“地球村”的假说变为现实。在许多领域中物理意义上的空间距离已不再是影响获取产品与服务的因素。遥距医疗、遥距教育、遥距购物、遥距商务、遥距办公、遥距会议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时空限制的遥距模式代表着全球化的遥距经济的诞生。产品与服务的全球化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

在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中掌握信息技术、拥有知识与信息者如鱼得水充满发展的希望与能量。没有信息技术缺乏信息与知识者如浪中泥沙始终面临着被淘汰的危机。信息社会中知识与信息就是力量。信息技术水平、知识与信息的丰富程度是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标志。这一点从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市场的瓜分比例就可以得到有力的验证。据欧洲信息技术了望台(E ITO ) 的统计, 1998 年世界信息技术市场中美国与日本两个国家就占了世界信息技术市场的百分之五十六。其中美国占有世界信息技术市场的比例是百分之四十四(参见表1)。欧洲信息技术了望台预测整个世界在向21 世纪迈进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市场将按接近百分之十的年增长率发展(参见表2)。表的数据显示除了美日两国之外其他国家也已经开始信息技术市场的开发。虽然进入21 世纪之初美日两国仍然将居世界信息技术市场的主导地位但是就增长的速度而言它们却落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下。在这场信息技术竞争之中究竟鹿死谁手恐怕连美国这个向来俨然以老大哥自居的国家也不敢轻言了。

二、21 世纪终身教育的四大支柱

教育是向学生传授人类积累的知识与经验的社会活动。1957 年毛泽东主席提出我国总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长期以来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虽然根据各自的需要与目的而作出其有关教育目标、教育性质以及教育途径的具体规定但是关于教育的评价标准却大同小异都是以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水平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然而信息时代知识与信息的爆炸性膨胀以及日新月异的更新速度使得贯穿于每一个人的一生的终身教育成为时代的必然令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新时代的教育目标与评价标准。

早在1991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便开始组织研究21 世纪的教育问题。并于1993 年初成立了“面向21 世纪教育国际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Education for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1996 年面向21 世纪教育国际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题为《

LEARNIN G:THE TREASURE WITHIN 》的报告中提出终身教育“四大支柱”之说。报告指出终身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知识学习做事学习协作学习生活。

“学习知识”包括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也包括学习获取知识的方法。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是继承人类知识财富所需。但是信息时代知识与信息的时效性越来越突出知识更新成为终身教育的主要内容。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与途径意味着掌握了通向人类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拥有进一步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学习做事”包括属于动手能力的就业所需的各种技术、技能的学习也包括各种社会活动所需的技能、技巧的学习。“学习协作”指在尊重多元主义的前提下学习处理各种矛盾与冲突的方法。学会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与协调合作。“学习生活”就是在培养良好个人品质的基础上发展个人生活能力。与这些个人品质相关的素质包括记忆力、审美观、交际能力、分析能力、体育运动能力等等。

学校正规教育虽然以学习知识为主但是信息时代的学生不可避免地需要掌握在信息社会中生活的本领培养在信息社会中生存的能力。因此面向21 世纪的学校教育改革同样应该从学习知识,学习做事学习协作和学习生活四个方面着手。新时代的教育目标除了向学生传授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之外还要将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传给学生,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新时代的教育评价标准应该包括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衡量以及对学生个人素质、生活能力、协作能力的展水平的衡量。这是一场涉及教育观念、教育方针、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的全方位的改革。

三、教育技术与教育

20 世纪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可以归纳为三次飞跃。第一次是30 年代初以电影和播音为代表的电子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第二次是80 年代将电视、录音和个人计算机在教育中广泛推广应用。第三次是90 年代多媒体、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在教育过程中采用现代技术往往被当成教育改革的象征。把现代技术引入学校引入课堂后,人们理所当然地期待其带来促进的效果。例如, 30年代初教育界称影音(电影与播音技术为“教育之利器”。意为可令当时教育之问题迎刃而解之锐利武器。80 年代教育界将电视、录音技术的教学功能概括为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提高教学效率等等。也就是说可以在课堂中演示过去和未来、微观和宏观而且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传授更多知识,并且达到更好的效果。90 年代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逐步成为教育技术的重头戏。多媒体计算机的超文本、多维信息显示以及相互作用功能互联网之“线”通广大令人们期待着一种更高效率的跨国界、跨文化的教育效果。

然而任何工具、任何技术发挥预期作用都是以其必要条件为前提的。任何工具与技术只能是发展的可能性而且几乎无一例外其可能性包括正负两个方面。以计算机为例这是一种具有处理、存储、显示信息功能的、能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教学媒体。它可以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提高学习效率、扩大知识来源的教学媒体。但是它也可以产生不利于学习甚至令学生学业荒废的潜在效应。首先使用计算机需要一定的技能因此在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之前必须首先学会使用计算机的方法。第二计算机可以用于学习也可以用来玩电子游戏。因此在提供一个提高学习效率的可能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玩忽学业的潜在危险。第三使用计算机学习遨游电子空间具有很大吸引力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长时间使用计算机可能引起学生视力下降,甚至出现头痛,头晕,背痛等症状。

除了技术与工具本身具有双重可能性之外,在教育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也可能产生一些难以预测的副作用。例如1975年美国航空署和印度政府合作在印度的边远地区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电视教育实验。实验刚开始时,村民反应热烈,往常阶级意识特别强的村民们在电视的无敌魅力吸引下,仿佛忘记了不同阶级的尊卑之差,男女老少,不分贵贱,大家共聚一堂观看电视。据当时统计,开始时平均每天晚上每个村庄的观众人数达2000人以上。可是好景不长,实验进行一个月以后,村民出席率急骤下降,平均每天晚上每个村庄的观众只有100人左右。是什么原因使得村民们失去对教育电视的兴趣呢?原来参加实验的2336个村庄的村民们在实验以前百分之九十九从未见过电视,百分之九十从未阅读报纸,百分之七十从未看过电影。因此实验开始时,电视这个神秘的箱子对于这些边远地区的村民来说简直是新奇得不得了。所以,实验之初村民们的踊跃与热情与其说是由于电视的内容,还不如说是出于对电视本身的好奇与新鲜感更为确切。一个月过后,村民们对这新奇的“玩意”已经不再具有原先的新鲜感了,而电视的内容本来就不很精彩,所以观众人数自然大跌。在这个例子中,如果把村民们对电视的新鲜感当作一个变量的话,那么这个变量至少产生了两个明显的结果。第一个是村民们对电视的新鲜感把村里各个阶层的人们带到一起,共聚一堂,增强了社会各阶层的团结。这是实验的设计者们预先没有估计到的意外效应。第二,在电视内容无大变化的情况下,村民们对电视本身的新鲜感成为影响观众人数的主要因素。这也是为实验的设计者们所疏忽了的意外效应(QinGuo,1995年,第157页)。

1964年开始美国在萨摩岛进行了近10年的学校教育改革,试图通过将电视引入课堂,让岛上的孩子们聆听美国大陆的优秀教师的讲课,观看岛外的多姿多彩的世界。可谓是一次应用现代技术, 突破时空限制,将最好的教师和丰富的教育信息送到边远地区课堂的教育实验。后来美国一些教育界人士将这次实验称作一次“大胆的实验”。但是,尽管美国政府平均每年投入一百万美元制作课堂教育电视供应岛上的教学,结果仍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岛上的电视教学勉强维持了10年,原先计划的以由美国大陆优秀教师播讲的以录像为主的课堂教学最终并不能实现。实验中与10年后在印度进行的电视教育实验相似的是实验开始时学生的兴趣很高,教学效果很好。实验失败的一个原因是电视教育的结果使岛上的师生大开眼界,因而也产生了新的需求。可是电视节目内容却基本没有改进,实验者亦未能及时了解师生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对实验过程进行相应的调整。结果这场耗资巨大的电视教育由于无法适应变化的需求而告终。宣伟伯等教育传播学者后来在研究这个“大胆的实验”时用7个“假如”概括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1)假如实验者用更多的时间进行整个实验的设计;(2)假如软件方面的计划和准备能够跟上硬件的计划和准备;(3)假如有充分的时间使实验者得以将实验的目标与当地社区沟通;(4)假如将电视引入课堂的计划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而不是一开始就全面铺开;(5)假如实验者能够及时监测实验之初几年内课堂教师们的变化;(6)假如有时间对预先实验中采用的节目进行试验;(7)假如有时间更细致地考虑实验可能带来的结果(QinGuo,1995年,第151页)。这7个假如实际上是所有教育改革者在改革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法则。

就政府行为而言,中国在推行现代技术的教育应用方面可以说是力度最大的国家之一。80年代以来,电化教育被当作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电视、语言实验室、计算机室等现代化教育设施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大城市以及广东、福建等开放地区的中小学中出现。但是,在大力发展设备的同时,却出现了人才和教材贫血症。不少学校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建设电教室,却找不到好教材,或者很少教师会用。结果,成千上万元的设备进入校门后便被冷落一旁。这种现象其实20年前传媒大师宣伟伯在他的《大媒介与小媒介》一书中就已经批评过。他认为这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常犯的通病。中国开展电化教育应用与研究已有60多年历史,可是仍然存在盲目追求硬件建设的现象,不能不引起广泛重视了。

把工具与技术所提供的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惟一决定因素是人。教育技术对教育的效果产生影响不是一个简单、直接的线性过程。信息时代为教育提供了崭新的信息技术,这是对教育界的一个激励,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如何迎接时代的挑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育功能是一个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技术学和系统工程学的跨学科研究课题。这是一个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都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永无止境的研究课题。

四、信息技术对教育内容的影响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与学习革命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教育内容的改革与革命。现代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逐渐普及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来源。信息时代的学生不仅仅从包括家庭、社会、学校在内的本土文化环境以及书本中吸收知识而且通过卫星电视、国际互联网从跨文化、跨时空的电子信息资源中汲取知识。知识资源的拓展提供了学生发展的更广阔的天地也向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使学生在广阔的电子空间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首先信息时代需要有知识的人才。人类知识财富需要代代相传传授前人积累的知识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信息社会的知识时效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知识更新的周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短。因此知识的拥有不仅止于对前人积累的知识的继承更重要的是知识的更新。学校教育的另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教给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方法。这显然不是教育改革中的一支新曲。但是在信息时代中这支老调的重弹更具新意。目前就澳大利亚的小学生从开始有家庭作业起(一般是小学四年级) , 便有一项作业叫做“研究项目”(Research Project )。这项作业一般都是由教师提出一个主题然后要求学生进行资料检索作资料检索的笔记最后用自己的语言写出研究报告。学生在进行资料检索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尽量发挥。资料的来源包括学校图书馆、社区图书馆(澳大利亚每个大的生活区都设立图书馆)、资料光盘(例如百科全书光盘)、互联网、个人访问等等可谓包罗万象。学生从各个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后需要在报告中注明资料出处从小培养知识产权观念和严谨的科研精神。在完成这类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知识不仅仅体现在他们写出来的研究报告,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习了在信息海洋中学习和研究的方法。这才是裨益终身的知识。

第二信息社会需要具有多文化包容性的人才。信息社会中地球村已经是一种现实而不是假想。跨文化的信息传播是日常传播活动的组成部分。外语能力是多文化包容性的一项重要指标。不懂外语无法与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们沟通本就谈不上多文化的包容。因此外语教育应该是信息时代教育内容改革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多元文化观念的树立与培养也是信息时代教育的重要内容。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信息时代的全球化既不是抹杀文化差异也不是倡导某一民族文化而是促进多元文化相互包容、和平共存。具有多元文化包容性的人在信息技术带来的文化浪潮冲击下能够保持本土文化的优秀本质不排斥外来文化也不盲目以某一文化取代另一文化是善于从其他文化当中吸取养分。我国传统教育中的社会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固然是这方面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此外对其他国家与文化的客观知识也是培养多元文化包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信息社会需要更具协作能力的人才。人们通常认为整天与计算机打交道令人失去情感失去人际协作能力。由此推出信息社会中只需要与机器打交道不需要感情不需要人际协作的结论其实不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生活与工作中的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虽然减少了人际交流的机会,但是并不意味着降低了人际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性。如果说工业化中采用机器的结果是以流水线的集体劳作方式代替了个体劳动方式从而显示人际协作的重要性那么信息社会中的遥距模式是以网络化的更为精密的系统协调代替了流水线式的协调。纪律观念、分工合作观念、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协调等都是信息社会中的人必须具备的能力与品质。美国与澳大利亚等国家从小学开始就经常有要求小组协作完成的作业。小学生们围绕教师给出的题目分工合作进行解答然后教师在小组之间进行评比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类题目的内容可以包括数学、人文科学、科技活动等方面。

第四信息社会需要身心健康的人才。无论在什么社会人都必须学会生存。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能够适应环境。因此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就是适应环境的能力。信息技术加快了整个社会的活动节奏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能在信息社会中生存与发展。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出现的青少年吸毒率、自杀率、犯罪率上升的现象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两年前在澳大利亚悉尼一个日本留学生自杀的事件曾经轰动一时。这个日本留学生的名字已记不起来权且称作君。君出生于日本一个富裕家庭只身渡洋到澳大利亚学习英语完成了两年的英语学习他的父母准备接他回日本的大学继续深造。但是在澳大利亚生活了两年后,A 君已经习惯了澳大利亚的阳光、蓝天和沙滩习惯了澳大利亚人悠闲自在、享受人生的生活节奏。对于君来说科技高度发达的日本那种紧张的生活节奏、激烈的竞争已成为一种可怕的梦魇。虽然他在日本有一个富裕的家不愁吃穿在澳大利亚留学父母供应学费和生活费有为了假期外出旅游,A君还需要在一家餐馆打工。可是,A 君仍视日本为地狱宁死不愿回国。因此就在预定的回国日期之前两天他从自己租住的位于悉尼最昂贵的住宅区——曼利(MANLY) 的滨海公寓跳楼自杀。可见,技术的高度发达可以提高物质文明水平而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建设则非技术之所能及。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是教育的时代使命。

五、信息技术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 的建构理论认为知识并不是简单地由教师传递给学生而是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大脑中主动地进行建构而形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获得”了知识,而是制作了知识。建构理论还认为当学习者积极地参与制作某些外在的模型用以反映以及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概念时特别容易形成自己的新思想。这些外在模型可以是机器人模型诗词、计算机程序或者沙砌模型等等(http://hale.pepperdine.edu/~swspear/

edc665/project/constructionism.html)。建构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主张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学习、在自己大脑中建构知识的过程。信息时代的学习环境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来源超文本计算机教学软件和互联网信息系统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学习的主动性。这些特点都与建构理论关于学习环境的观点相吻合。信息技术和与其相伴随的学习环境必然带来教学方法上的革命。信息时代的教与学的方法将产生根本的变革。

第一教师的“讲”变为“导”。曾经有人怀疑信息时代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软件将会代替教师的角色其实不然信息时代教师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角色。但是教的方法已经有本质上的变革。“教”师应该变为“导”师。工业革命以前一个人可以通晓百科一位老师可以包揽从天文地理到人文科技的所有课程。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丰富出现了分科教学的学校教育。一个人可以成为物理学家、化学家而通晓百科的通才已经不可能存在了。信息时代信息与知识的爆炸性膨胀,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避免不断的知识更新以求跟上

时代的步伐。纵向而言今日的“专家”如果不更新知识明日已不复为专家。横向而言人的接受能力、信息存储量毕竟是有限的。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浸没在知识海洋中的人纵然有像海绵般的吸收能力能吸入的也只是汪洋大海的一小瓢。所以站在讲台上的教师即使是对着十来岁的小学生也不一定样样都比学生懂得多。因此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课应该变为向导式的引导。教师的角色应该从传统的“专家”变为学生求知过程中的合作者与向导。在介绍了基本的知识以后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探索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以及丰富的信息资源的作用达到教学效果的质与量的高水平。

第二学生的“听”变为“学”。信息时代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因而具有更大的创造性。信息时代教科书(如果有的话与教师不是仅有的知识来源。图书馆互联网以及各种传播媒介提供了更丰富、更有趣、更有时效的信息资源。学生除了从课堂上学习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运用学习的技能从丰富的学习资源中探索与汲取知识。这种建立在学生兴趣与自觉性上的学习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将会更加深刻、巩固。表对前面分析的信息时代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角色、活动、任务与目标进行了简要概括。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了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的信息资源、发展的生机但是并没有减轻教师肩上的重任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新世纪的教育改革任重道远。

 表   1998 年世界信息技术市场瓜分比例

参考文献

[1] Wilbur Schramm, LyleM. Nelson. And Mere T. Betham. < < Bold Experiment The Story of Educational Television in American Samoa> > 1981,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USA.

[2] Wilbur Schramm, < < Big Media, Little Media: Tools and Technologies for Instruct ion> > 1977, Stge Publications, London, U K.

[3]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Education f r The Twenty2first Century. < < Leaning: the Treasure With in> > 1996,UNESCO Publishing, Paris, France.

[4] Qin Guo. < < An Innovation Diffusion Model> > 1995, EA P Education & Communicat ion Service, Sydney, Australia.

[5] http: www.fvit-eurobit.de/pages/eito/figures99/ppframe.htm.

[6 ]http: //www.reading online .org/electronic/jaal/9-99 column.html.

[7 ]http://www.netspace.org~mrl/handboob/int ed.html.

[8] http://hale.pepperdine.edu/~swspear/edc665/project/constructionism.html

[9] http: //kww.itu.int/acc/rte/aee-rep.htm.

[10 ]张念宏教育百科辞典[M ].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88.

本文原载《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8-13

附件

  • 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doc     下载
评论
发布

2015年